前几天大家的朋友圈可能被一条图文消息刷屏了:说一个80后的家长,陪孩子做作业得了脑出血,正在医院呢。然后这个家长的朋友圈就爆屏了,大家都开始吐槽:有气得胃疼的,有大声嚷嚷:“什么关系?你说到底什么关系?”结果被邻居误认为在外有外遇被发现结果实际是在帮孩子讲解数学作业的(前面大声嚷嚷的结果是“互为相反数关系啊!”)之类。
没错,现在的80后,都开始了陪孩子学习的生活,也都开始面临了同他们小时候完全不一样的学校状况:
80后小时候,没有要求在学前班学XX个的汉字、XX个的英语单词,而现在需要;
80后小时候,放学比较晚,家长又有很多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接;而80后的孩子,放学最早14:30,而他们自己又基本都在非国家事业单位,请假出来接孩子很麻烦、甚至长久以往会有被辞退的危险;
80后小时候,没有教改,老师都比较认真负责。而现在的学校,把很多原本应该由学校、老师完成的事情都交给了家长去做。
现在的80后,不仅社会、职场对他们要求高,学校对他们要求也非常高:
要有钱。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等着孩子去上,不上,就“落后在了起跑线上”。可是这些辅导班一上,钱就好似哗哗的流水一般,不停的往外跑,每个月的工资有一多半都花在了孩子身上。一个孩子,一个月在辅导班花个5、6000,再正常不过,甚至都算少的。
要有时间。各种学校本身的课程、辅导班的课程,都需要家长给孩子讲解;上辅导班时,家长也要从公司紧赶慢赶冲到学校,接上孩子后再大步流星跑到辅导班全程陪同,孩子上课家长要么在教室里旁听记笔记要么在外面干坐苦等;周末、假期还要带着孩子去各个景点游玩。所有这些,都需要时间。回到家之后还要马上给孩子准备晚饭和晚上的学习讲解。只有等孩子做完当天的事情睡下之后,才能有自己的一点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要有知识储备,而且要有足够的深度。语文的东西,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各种文学流派、各种诗词歌赋,孩子问的时候要能回答上来才行;数学的各种定理、解题思路,家长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管你当年是数学学渣还是学霸。英语的发音、语法、同义词反义词、阅读、单词量、有效率的学习英文方法、口语、听力,家长也都要有深厚的积累。
这还只是课内学习的内容和小学的内容,以后的初中高中的化学、物理、生物,也同样对家长提出了要求,更不用说各种培养兴趣爱好的课外辅导班了。体育方面的,你可以不懂理论,但你作为一个才30来岁的80后,体力总该有吧?要不怎么陪孩子练习、玩耍呢?美术,前后远近的透视关系,用笔技巧,也得差不多了解一二吧?音乐,音基的东西,基础理论,总也要知晓一些吧?
不写这些要求了,再写我自己作为一个深陷其中的80后,哭都找不到地方哭去。但是,我可以给我们80后这些新手爸妈,起一个名字:“三有父母”。
最早的80后,还有2个月就迈入38岁的年龄。
而曾几何时,对我们而言,“30岁”是一个多么遥远的数字,遥远到我们感觉似乎永远不会到来。
曾经的我们,被老师称为“未来的小主人翁”。现在,”小“已经没有了,而是不是主人翁,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所清楚的,是”中年“这个词,已经不再是一个无病呻吟的词汇,而是一个已经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一个让我们恐慌的事实。不管是不是愿意,我们都必须把自己transfer到中年这一模式下。
也是,不承认中年也不行了。以前通宵打游戏啥事儿没有,现在只要晚睡一点儿,第二天就必须想办法补觉。以前见到一个漂亮小妹妹或者小姐姐,如果不能”秒硬“,那简直不可想象,可现在,却是常态了。而更多的身体变化,也让我们觉得这付皮囊老化的好快。
这是不是也是某种”中年危机“呢?
可更可怕的是,中年危机往往并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上。
曾经网上有一个段子,虽然有戏谑的成分,但却是真实的反映了我们80后的生不逢时:
我们读小学时,大学不要钱;
当我们读大学时,读小学不要钱了。
当我们上学时,工作是包分配的;
当我们找工作时,挤破头才勉强得到一个糊口的工作。
当我们不挣钱时,房子是国家分配的;
当我们能挣钱时,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而且是永远买不起。
当我们出生时,是第一年实行计划生育;
当我们能生孩子时,计划生育又取消了(所以我们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代没有兄弟姐妹的)。
我们父母那一代人,也许是出生环境或眼界所限,尽管他们壮年时生活在中国最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时间段里,可是并没有几个抓住了时代的大潮、把握住了机会。而看现在的富二代、官二代们,他们的父辈要么是年纪稍大,享受到了建国初期的红利;要么是年纪稍小,但也找到了改革开放前后的致富门路。
而只有我们父母这一代人,基本赶上了建国后各种风潮各种运动,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缺失了很多东西,没有完善的人格和社会教育,使得他们并不真正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则,使得他们没有能力和眼界去看到各种机会。
而对于我们自己,在改革开放后机会好的时候,我们还在上学;等我们毕业了,想进入好的公司、好的外企时,却发现90年代外企在华大扩张的好时候早已远去,抓住机会的70后早已完成了他们最开始的财富积累,开始享受他们的美好人生了。当时在HP这样的牛逼公司,做5年可以买一套房。而现在,连一个马桶都没有。
结婚时,想买套新房,发现就算把爸妈的棺材本都用上,也还要背负几十年的房贷,而且爸妈从此以后再也不能生病……
现在90后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上位,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新秀、创业公司老板都是90后的年轻人。他们通过自己的技术、想法、思维模式,拓展着新的领域,甚至于可能出现一批对社会、技术各方面有开创性、历史性影响的牛人。
而我们80后,可能更多的是想着如何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和两边的父母,因而不太敢有足够的勇气去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的完成某个自己的理想。
这不是能力问题,更多的是机遇问题。一个成熟、稳定的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方式,给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的人以明确的希望和定位。建国以来的人口政策已被证明为是错误的政策,而错误政策的后果,只有80后这一代史上第一代且唯一一代的独生子女去承担了。
90年代以来的各种改革和引进外企使得一大批人得以上位,从来不是能力的原因。在未来,数字化的时代里,可能80后更不会有很大的机会去做到中层的位置。90后以及未来的00后,他们的成长背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思维模式和80后相比,优势太大。
有些人可能想也许80后会在不久的未来从70后或60后手里接管资源?
错!
更有可能的是,市场中的资本、热钱跳过80后,直接投资给90后。因为他们是真正数字化时代成长的一代,比我们青春,比我们有活力,不投给他们给谁呢?
80后可能比任何人都更想去改变自己的工作现状和人生轨迹,可是孩子要养、房子车子要供、双方父母要照顾,我们只能安于现状。不是我们不想赌,而是我们不能赌。害怕万一失败,老婆孩子父母受牵连,这个世界没有给我们新的选择。
80后一直想对政府制定政策的官员说一句话:”能不能别逮着我们这同一代人去坑?能不能也平均点?“可是这种错误政策造成的生育潮的后果,早已经在当年我们一个班塞进50个人的时候就命中注定的了。
可是善良的80后并没有指责自己的父母为什么没有给自己一个好的生活,或者去责问这个社会,而是选择我们自己去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一个更好的世界。
也许这个过程有苦,有泪,但我们仍将砥砺前行,虽然我们一直承担着一些本不应我们承担的东西。
只是,每一天拖着疲惫的身子躺下的时候,真的希望我们可以永远不用,不用,不用长大。
关注公众号“锦乡悦堂”,看更多精彩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