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小羊/文
01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经常听四十多岁的同事讲,人的衰老,不是缓慢的过程,而是你忽然有一天就觉得自己老了。
比如过完35岁或者40岁生日,一夜之间脸上的皱纹多了,体力也明显不支。
她这个理论,得到了大多数中老年同事的支持。我却持怀疑态度,因为“实践出真知”的理论,往往经不起科学分析。
但究竟是什么,让一个人忽然老了?
后来我在父亲身上,看到了这种神奇的变化。
父亲是个老顽童,80岁还骑摩托车去水库钓鱼,说话中气十足,一顿能吃三碗饭,很多人以为他才60岁。
80岁那年,他轻微中风,摔倒在马路上。身边每个人都告诉他,你老了,要服老,我哥直接把他的摩托车卖了。
仿佛一夜之间,父亲就老了。“年轻的意念”像被抽了线头的毛衣一样,一点点地从他的身体里抽离,整齐的毛衣只剩下一堆难看的乱线。
他开始像个真正的老人一样,走三步路就喊累,恨不得吃饭、上厕所都在床上。
我每次回老家看他,要走的时候,他总是郑重地告诉我,我要死了,你下次就见不着我了。
我以为他是老得走不动,后来发现,他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老得走不动了。
偶尔带他出去吃饭,他一高兴能走很远的路,如果服务员小姑娘漂亮一点,他还忍不住跟人家开几句玩笑。
那样的时刻,我觉得他忘了自己的老。只要他忘了“老”这个字,他就瞬间年轻了10岁。
悲哀的是,这个字已经顽固地盘踞在他的心里,需要极强的刺激,才能暂时把它赶走。
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当年同事说,老是一瞬间的事。
并不是身体在那一瞬间衰老,而是你开始认老、服老,意念中有一种东西告诉你,35岁你就老了,或者40岁你就老了。
于是这一天之后,你真的老了。
02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艾伦·朗格教授认为,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
老年人的虚弱、无助、多病,常常是一种习得性无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过程。
他邀请16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参加一个试验。将环境布置成20年前的样子,要求老人们言行举止活在20年前,谈论、回忆的也都是20年前的事。
一周后,不打针不吃药,16位老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真正抑制潜能的是我们身处一个崇拜青春而厌弃老年的社会,固执地认为年龄增长与能力减弱有必然联系,是这种思维定势谋杀了人的健康和活力。
我早说过,听上去像玩笑的话,比一本正经的理论往往更接近于真理。“不服老,就不会老”就是这样一句听上去很傻的真理。
它也是我的座右铭之一。
除了生孩子,其它事情,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年龄障碍。
而生孩子这种年龄障碍,对女性来说,简直是恩赐。想想如果女性生育期跟男性一样长,60岁还要怀孕生孩子,是多可怕的事。
孩子是从女人身上掉下来的肉,再温柔体贴的男人,也无法对女性生养孩子的心路历程感同身受。
所以,造物主才为女性多争取了一些时间,让我们做回自己。
03
如果你想做个耐老的女人,就要藐视自己的年龄,反抗社会给你的年龄角色分工。
“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儿”是句最没用的话,只要后果在自己的掌控和承受范围之内,你管我什么年龄呢。
会打扮、衣品好、坚持护肤、饮食健康、定期健身、喜欢小鲜肉,这些都是耐老女人的锦上添花。如果没有“不服老”这块锦,花在风中零乱。
做耐老的女人,不是嘴上不服老,心里已沧桑,更不是穿成粉红小芭比。
一个人如果总是刻意把自己打扮成18岁,她心里得老成什么样啊!
别忘了,老人才爱红,正值青春年少的女孩,往往迷恋的是黑白灰。
耐老的女人,永远相信未来,期待自己的无限可能。无论站在哪一个年龄段的起点,总是搓着小手,激动地说:人生最好的10年开始了。
她的年轻与美丽,不依托于爱情,更不依托于孩子,年轻是她心里长出的一朵花,是她与整个世界恋爱结出的果。
对于爱情和婚姻,她崇尚平淡就好;对于孩子,她心心念念的是平安就好。
她专注地投入工作和生活,无论什么年龄,都不惧怕新的挑战。
专注是耐老女人的春药,专注于每一个崭新的体验;不论得失成败地去完成目标,过程即是奖励,结果只是意外之喜。
专注地做一顿饭,专注地搭配一套衣服,所谓仪式感,不过是保持专注、敬畏之心,去做最普通的事。
专注地爱一个公号,看一篇文章。
希望大家都成为一个耐老的女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