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

作者: 地上游的鱼 | 来源:发表于2021-09-12 18:58 被阅读0次
京城路边的槐花

“一到春天,家家的孩子没有不爬树摘槐花的。”猴哥说小时候吃槐花春天最美好的事情。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物质匮乏,冬天常年都是吃老三样,白菜、萝卜、土豆。春天青黄不接,常吃的老三样都紧缺。槐花正好弥补了这一季节的食物短缺。孩子从树上采摘一蓝满满的槐花回到家里。手巧的母亲,用清水一泡,清洗干净,过滤好放在小筛子,这就是万能搭配的食材。与面、鸡蛋、水、搅拌在一起拌匀,在热油的锅上摊煎就是槐花煎饼;用槐花和肉馅搅拌的饺子馅,蒸出的饺子,都是淡淡的槐花清香。当然也可以凉拌、清炒、蒸菜,只要你发挥想象,槐花没有不可以搭配的。

“我已经大概有二十年没有吃槐花了”,每到春末夏初,洁白的槐花高高的挂在树枝上,当猴哥看到此景,会感慨一番。现在生活好了,槐花逐渐淡出了百姓的餐桌,槐树成了京城路边种植的最普通的观赏植物,也是北京特色的植物。

在清朝,皇宫有专业的人才种植菊花,能培育出十几种颜色艳丽,雍容华贵的菊花,专供皇家御用,菊花也因此有皇室之花,也称为国花。可是富贵的菊花并不能代表北京。就像万里长城、富丽的宫殿一样终究不能代表北京的文化一样,只有满城的槐花、街头的冰糖葫芦、古朴的胡同、难以下咽的豆汁,那才是真正的北京。所以,想真正体验老北京文化的,那真该到到北京二环里的胡同逛逛。

这里依然保持着三四百年前北京的生活形态,胡同纵横四错,低矮、灰色灰瓦的平房井然有序。三百年的高龄古槐树,像穿着盔甲的士兵矗立于在路旁、房子、院子旁。遒劲的树干伸向高空延展,阳光从婆娑茂密枝叶渗透在地板上以及那墙角的花草上,走过这里就能感受到千年古都的的肃静和古朴。

老人,妇女、年轻人、小孩,他们在这里进进出出。每个人穿着朴素,脸上带着恬静的笑容,走路慢悠悠的。如果邻居在胡同相遇了,就站一会,打个招呼,顺便还会聊一下家常。 聊天的内容大概就是哪家的孩子淘气了或者是电视里的新闻。这种寻常场景,离开了胡同以外的城市生活估计很难找到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了。在大城市里,我们进了家门就把门紧闭,邻居是谁都不知道,更别提交流。而北京的胡同还延续这农耕文明时期的生活形态,这里的生活很慢,这里很安静,这里的人也很悠闲,悠闲到,春天能发现槐树是什么时候发芽,夏天能聆听躲在槐树密叶里的禅虫的叫声,能停下脚步欣赏风中落下的点点槐花,以至于能感受到生活的宁静、祥和 、诗意。

不止在胡同里,在北京隐秘的角落里,或者某一隅,也常能感受这种诗意。夏天,当下班走出地铁,热得满身大汗,心生烦躁。路旁的槐树,枝叶茂盛,光影从树隙洒落到地面上。地上落了薄薄一层槐花,白色的,柔软的像花毯。花瓣轻轻的落在肩膀上。置身于这里,所有的烦恼都消散了,内心宁静而淡定。

这就是槐花。如北京城一样朴实无华,不美,不艳,却让人回味绵长。

相关文章

  • [微信九宫格]红槐花

    槐花,开了,红槐花也开了。槐花能吃,红槐花似乎不能吃。

  • 槐花

    槐花开, 开在春天里。 紫槐花, 白槐花, 妆点世界。 采摘槐花, 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槐花落, 槐米香, 槐米...

  • 槐花,槐花

    南国的春, 早已植入到睡莲根底。 北国呢? 槐花,才开始醉得一树糊涂! 你说,高兴时,一般都不放歌。 可我:在一隅...

  • 槐花、槐花

    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连日的阴雨虽然洗去了浓郁的花香,却掩不住槐花枝头倔强的身姿。每一次上下班的路上,我都激动地透过...

  • 槐花恋

    槐花恋 幼时槐花串串圆, 寄情童年槐花园。 春梦人间峥嵘路, 槐花树荫梦香甜。

  • 想念

    又见槐花开, 又闻槐花香, 香气溢满巷。 而你在何方? 他乡有五月? 他乡开槐花? 槐花开家门, 槐花随风飘, 飘...

  • 槐花深处没故乡

    槐花已经下来了很久了,槐花麦饭吃了,槐花饺子吃了,槐花炒鸡蛋也吃了(没在城里生活以前,我不知道有槐花炒鸡蛋这道菜,...

  • 又闻槐花香

    又闻槐花香 萧山 “洋槐花,洋槐花,卖洋槐花喽”,上班的路上,一阵阵卖洋槐花的叫卖声徘徊在大街小巷。 又可...

  • 印象槐花

    小时候,每当槐花开的盛开的季节,妈妈就到村东边的沙窝里捋来大篓大篓的槐花,做槐花炒鸡蛋、蒸槐花、蒸槐花馍我们...

  • 槐花麦饭

    又是一年槐花季,每到这个季节,蜜蜂可以采槐花蜜,我也可以吃槐花麦饭。 每年槐花开,我都要捋点槐花吃。最家常的吃法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槐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ex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