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投资理财理财投资每天写1000字
会变的钱:诺贝尔经济学奖有话说

会变的钱:诺贝尔经济学奖有话说

作者: 拖天航线图 | 来源:发表于2017-10-13 07:28 被阅读46次

这两天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新闻多多少少有些刷屏的趋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本届得主理查德•塞勒教授的行为经济学研究看起来比较接地气,比起之前的各种高大上理论,更容易被咱们普通人理解,也更贴近大家的生活。

比如,他又一次提醒我们,失去某件东西的痛苦,比得到它的快乐更大。

又比如,他又一次提醒我们,我们的理性很有限,经常被各种情绪和心理因素误导,做出一些失了智的决定。

等等,为什么要说又呢?

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们就逐渐将目光转向了行为经济学领域,对经典的有效市场和理性人假说提出了挑战。

而诺贝尔经济学奖,也不是第一次颁给塞勒这样的非主流经济学家。早在2002年时,就有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获奖,他的“前景理论”大家或许已经接触过,但不是叫这个名字,而是一个更扯眼球的词语:怪诞经济学。

也就是说,行为经济学曾经被认为是怪异的,非正常的,难以理解的,还要用标题党的书名来引人关注。但不论如何,面对一些实际问题,传统主流经济学的确难以给出完美的解释,这就最终导向了新学说新理论的崛起。

关于行为经济学的种种理论描述就不提了,咱们来复习几个很著名的实验,就能大致知道这个经济学的前沿玩法是要干什么了。

首先,让人在一定能赚30000元,和80%可能赚40000元,2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之间选择。

虽然按数学期望计算,80%*40000 = 32000,应该是后者赚得比较多,但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这被归纳为“确定效应”,提示说咱们都倾向于见好就收,害怕失去已经到手的东西。

但是改变一下实验中的金额数字,让人在一定得到2元,和1%的几率赢得10000元99%几率啥也没有之间选,会怎样?

可能有很多人会考虑冒一点风险选后者了。这时候,2元这个金额太小,不足以触发确定效应,而10000元这个金额,反而令我们这颗对概率没有多少实际了解的大脑跃跃欲试起来。这一点,只要是买过彩票的小伙伴都应该有所体会。

现在我们再来改变一下实验的条件,让人在一定会损失30000元,和80%可能损失40000元,20%可能安全过关之间选择,又会如何?

我猜肯定有人动摇,抱着侥幸心理选后面那一条,希望能回避掉损失。这就叫做“反射效应”,用一句老话概括就是两害相侵取其轻。但要命的是,这个“轻”并不是真正的数学期望,而只是我们主观的感受。

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虽然都承认钱很重要,没有人不喜欢钱,但我们的大脑认为一笔钱究竟有多少价值,却是会随着具体情境发生变化。

主流经济学其实也意识到了这种“一块钱不等于一块钱”的现象,并且发展出了名为“效用”的理论,用以替代单纯的经济利益,作为衡量价值的参考标准。

举个例子,一个包子在你很饿的时候就很值钱,你愿意花5块买来吃,但当你塞满肚子时,倒给你5块你都未必愿意再吃一个。这就是包子在不同情形下的效用,它不单纯是标价,而是要结合人类个体的感受来评估。

这也就是为什么别人的理财规划、投资方案和操作策略不能被简单复制的原因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在仓位轻重、资金大小、时间周期长短不同的情形之下,看似相同的行为产生的结果不一样,也是由于同样金额的资金变化,给不同的人造成的心理刺激也大有差异。

比如,2013年的时候土豪告诉你投个10万在比特币里别管了,4年后可以直接暴富,可是你未必能承受住这中间的价格起起伏伏。

实际上,很多小伙伴对我说,当时也不是不看好虚拟货币,但几次暴涨暴跌的过山车之后,还能淡定对待的真心没两个人了。现在但凡说什么“从长期看”比特币是上涨的,所以当初你们应该坚定持有云云,大多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理查德•塞勒教授今年获奖的原因里有一句话很有意思:评奖委员会表示,塞勒教授的工作启发了其他许多研究人员,并且彻底转变了他的研究所催生的行为经济学领域,使其从“一个边缘和有争议的”领域变成一个“主流领域”(引用自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这也就是说,承认非理性,承认人的局限性,将成为今后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共识。由此,在这样的前提下做出尽可能平衡理性计算和感性体验的财务决策,可能将会成为个人理财规划中应该纳入考量的内容。

再说得通俗一点,哀嚎着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买买买的小伙伴们,以前大家可能误会了了你们,认为你们是有剁手的病。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是病人,你们只是病得比较明显一点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会变的钱:诺贝尔经济学奖有话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va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