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创意更有黏性》|3招让你的观点或创意直抵人心

《让创意更有黏性》|3招让你的观点或创意直抵人心

作者: 随笔简写 | 来源:发表于2023-05-01 21:12 被阅读0次

    在信息过度传播的时代,我们都希望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把自己感兴趣的观点或者经验分享出去,能够影响他人或被他人认可。但是,传播出去的信息都是一闪而过,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于文学爱好者而言,怎样表达才能让人听得懂、记得住、甚至产生影响呢?

    下面和你分享一本好书《让创意更有黏性》,这是一本教你让创意直抵人心的工具书。豆瓣评分是8.1,6年来高踞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是《纽约时报》的经典畅销书。

    作者奇普·希思,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与丹·希思共同著有全球畅销书《决断力》。

    丹·希思,杜克大学社会企业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前哈佛商学院研究员,Thinkwell(思睿)新媒体教育公司创办人之一。

    这本风靡多国的畅销书《让创意更有黏性》,向我们揭示了让创意或观点具有黏性的六条路径,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和故事。

    读了这本书,关于如何让你的观点获得认可,和你分享我的3点收获:

    一、要想观点有黏性,就要找到观点的核心

    我们通常认为的简单,就是比较浅湿,粗略。让人一看就明白。

    但作者认为的简单就是,指找到观点的核心。也就是说剥去外壳,直击本质。要找到核心,必须拔去“杂草”,剔除多余和不相干的元素。

    就比如,总统竞选通常会遭遇难题,克林顿本人天生是个政策呆子,每逢别人提问某项议题,他都会武断生硬地说教半天,根本答不到关键点上。

    作为克林顿的政治顾问卡维尔为了让团队保持专注,在白板上写了三句话给助选工作人员看。其中一个临时想出来的句子是:“关键是经济啦,笨蛋。”1992年正是美国经济不景气的低潮,这句话成为一个非常棒又应景的导语,也成为克林顿成功竞选的核心观点。

    由此可见,简单不是指“断章取义”,也不是说一定得用粗浅词汇。而是需要我们,把可能分散读者注意力的无用信息,直接剔除。选用简洁、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通过适当的逻辑顺序引导读者,准确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

    二、只有打破常规,才能吸引他人注意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一个个性独特,不想被规则约束的人,难成大事,他们认为无规则不成方圆都,只有中规中矩,按照模式工作,路子才能走得稳。

    在作者看来,吸引他人注意的最好办法是直接打破对方脑中固有的基模(“基模”由我们记忆中预先储存的海量信息组成。)。

    就比如,我们耳熟能祥的海底捞,以超棒的客户服务著称,他们很大一部分依靠一些令人意外的服务,打破这个原有的基模,再以另一套基模取而代之。如果客户觉得餐后的西瓜很甜,服务员最后给送了一个西瓜让顾客带回家吃。有客人打了一个喷嚏,服务员就吩咐厨房做了碗姜汤。有客人要赶火车却打不到的士,结果海底捞的店长把自己的SUV开出来,说“赶紧上车吧时间不多了”

    这些小故事完全打破我们对于好服务的定义。

    我们人脑天生就对各种变化十分敏感,对意料之外的事感到印象深刻。

    因此,要想让你的想法及创意更具黏性,首先要选出最重要的那个核心。其次,找出信息中最与众不同的说法。最后,打破常规,又要符合人的常识。

    三、只有把抽象的观点具体化,才能便于理解

    在生活中,有些人传递想法或说话,比较抽象,他们认为自己知道的,别人也能够理解。

    但作者认为,抽象化会让观点不易被理解和记住;抽象化还会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要想让自己传达的信息被人牢牢记住,那么就要将一切抽象的概念转化成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为。

    就比如,在冷战时期,美苏在太空展开激烈的竞赛。在一起演讲中,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说到:“十年内我们要把宇航员送上月球,并且能安全回来”。

    这就十分具体,而不是用“我们要用十年时间成为太空技术的强国”。这种抽象的语言,既让人无感觉,又使人找不到方向。

    具体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事物,更容易牢记。

    因此,我们在传递想法或观点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传达,或者简单举例。

    要想让观点或创意直达人心,就应该让它具有黏性。

    所谓“黏性”,是指你的创意与观点能让人听懂,能被人记住,并形成持久的影响。

    希望通过本书的分享,让你的观点和创意更吸引人,更有黏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创意更有黏性》|3招让你的观点或创意直抵人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yo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