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公司各类业务尝试的爆发年,门店研发疲于各类业务属性、标识的接入,团队leader也是顶住各方压力搬出架构的最佳设计、参考别的团队实践等假招式推脱了很多类似需求。即使说这样也在沟通上浪费了很大的成本,深入思考一下即使这类打标回到各业务线,实际是把各自的打标需求自己实现了。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类通用需求,可以提炼出通用的打标工具或者系统供各业务方使用。
当然在需求的承接中也遇到过一些bad case,或者说是架构设计上的懒惰导致,比如申请一个标签属性,用于做订单处理中的灰度逻辑。
什么是属性,什么是标签
属性
对事物的定义,一个属性集能够唯一确定一个事物。
比如说门店,包含店名、电话、地址、logo等。
标签
做打标动作的对象为事物之外的另一个角色视角,用于分类及检索等一些管理动作
用于门店,比如新零售标识,表示这些门店归为新零售门店。超出事物本身的定义,便于另一个角色(比如BD、运营等)管理。
当对这两个定义明确后我们就能完全知晓哪类是标签,哪类是门店属性,甚至说能够区分出哪些即不是标签也不是属性。有个真实的案例,物流某个业务研发找到门店研发想接入个标签,用于他们识别一些门店进行灰度验证。这显然是把标签这个概念滥用了。
需要考虑的问题
接入流程什么样,是否需要产品化
标签的合理性由谁来把控且能够说服接入方
考虑到业务下线等因素,是否需要有退出机制
系统核心模块
标签提报(业务方)
标签审核(产品审核)
生命周期管理
标签值限制(枚举类、true/false)
标签修改历史
统一服务接入&输出
架构设计
尽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