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报
我在学习心理咨询时,被称为最幸福的女人,不管别人是真心也罢奉承也好,我欣然接受,我以最幸福的女人自居。
古人说,命自我立,福自己求。人的福气不是天定的,而是自己求来的,或者说,是自己修来的。
福报我的幸福从何而来,从读书而来,班主任的帽子卸了却不掉,于是只好放宽心态,再干一年了。每天早上和同学们一起早读是我幸福的源泉,学生在下边大声朗读,我也在讲台上孜孜不倦,不知不觉读了<道德经>,<大学>,虽然感觉什么也没记住,但我享受过程,现在<笠翁对韵>正在进行,我幸福了也得拉上儿子啊,于是和儿子有个约定每天背诵一小段,虽然背了忘,但不知不觉中我们上卷已经快背完了,不管知识在我们心中沉淀了多少,但过程是幸福的美好的。
福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是道德经里的话
天道本身并没有偏向谁,但是经常偏爱善良的人。
春秋时期,秦穆公走丢了一匹马,被岐山的老百姓抓到,杀了吃掉了。
当地的官吏很快抓到了这些人,但是秦穆公却没有惩罚他们,反而请他们喝酒。
他说吃了马肉如果不喝酒,就会伤害身体。后来,秦穆公攻打晋国的时候,被敌人包围,百姓听说起秦穆公被包围,他们每个人都拿起自己的武器,为秦穆公拼死作战,来报答秦穆公当初让他们食马饮酒的恩德。最终,秦穆公俘获了晋侯,回到秦国。
秦穆公的一念之仁,救了百姓,也救了自己。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别人好,别人自然对你好。
对这句话的理解我深有感受。善良孝顺一直是我家所弘扬的。
记得小时候,爷爷总收留那些无价可归的收破烂者,他们来自贫穷的兰考,那里的盐碱地养活不了他们,他们就到我们这里收破烂维持生计,爷爷心善收留了他们,于是我家就成了他们的根据地,一批又一批的换人,一住就是几十年,从老村住到新村。
在我的印象中我家的楼上总有一群早起晚归的人,因口音的差异说的话听的似懂非懂,每到农忙时他们收工回来也会帮忙干点农活,对盐碱地的理解就是从他们那别样的口音中了解的,当时听他们说,他们那里地里总像下了一层薄薄的雪,只适合种花生,当时挺羡慕那里的,有花生吃多幸福了,干嘛还要背井离乡。具体也记不清是什么时间家里少了这样的一群人。但善良之风依然在我家盛行。
福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也是道德经里的句子,我已经是第二次写起它了。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
宋朝范仲淹,曾经在苏州买过一座宅院,风水先生说这个宅院风水很好,以后一定出大官。范仲淹听到之后,马上把房子捐出来做了苏州的学堂。他觉得自己不能独占这么好的风水,应该把这份好福气分享给苏州的百姓,让苏州的更多读书人高中,以此来改变大家的境遇。善良的人做事惠及万物,而不和人们争抢。
范仲淹有句名言流传至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这样的品质和精神,让范仲淹家族得以长盛不衰。在众多家族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时候,范氏家族整整延续了八百年,一直到民国初年依然兴盛不衰。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也是道德经里的句子。
《法句经》里讲: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善不积,无以成圣。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小恶所积,足以灭身。 水滴虽然小,但是慢慢就能充满大的容器。不从小善做起,就没法成圣。
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没有罪过,小恶慢慢积累起来,足够毁掉一生。
从小事开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慢慢积累下来,心态自然就会改变。妈妈是村里出了名的好人,奶奶去世的早,妈妈一过门就担当起了嫂妈的角色,和三个姑姑的关系很和谐,妈妈今年生病,三个姑姑一趟又一趟的去看望,并召回远在他方的儿女们,一次又一次的去探望,其中一个说的好,如果没有我妗子,我妈妈们才可怜里,朴实的话里道出了对妈妈的感激,在我的记忆里,爷爷永远和我们住在一起,也从没见妈妈和爷爷有过言语的不和。
原来的时候穷,喝不起奶粉,于是在早饭之前总要给爷爷加一顿面疙瘩汤来补充营养。每每村里有流动商贩正赶上饭点的,从爷爷辈到妈妈辈总会给他们端上一碗,记得妈妈曾告诉我,有一次村里又来卖东西了,邻居们搞价钱怎么也搞不下去,都怨商人小气,等妈妈从屋里出来买时,这个人疑惑的问,你们院里住了几家人,妈妈说就我一家啊,这商贩说什么也不收钱,说曾经受过这一家的恩惠。这细微的善举给了我们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因此在心理咨询师学习时说到原生态家庭时,我可以自豪的说,我在原生态家庭中从没受到过创伤。
日常的生活中,一点一点的善心善行积累起来,就是一个人的福报。我很幸运,,生长在一个和谐的家庭里,我的幸福也许是长辈们积来的福报吧。
福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