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天气晴
小时候,家里很穷,单衣薄片,寒冬腊月,手上脚上老是生冻疮。
那一年,妈妈带我到邻县的外婆家玩,在外婆家过年,吃着外婆蒸的香喷喷的馒头、各类糕点,和娘舅家的小表妹俩在野地里打雪仗、玩老鹰捉小鸡游戏……乐开了怀。
过完年回家,奶奶看见我小手红肿、小脚裂尺满是冻疮,气得不行,狠狠地骂了妈妈一顿,说她不会照顾小孩,委屈了宝贝孙子。
妈妈没有反驳,吧嗒翻合着眼帘,好像既有自责又有不甘。小孩子的我怎懂大人的苦楚,后来才知道妈妈确实不会做什么家务,她是城市里工人,为了爱情才下嫁给农村的父亲,农活生疏不说,针线活等等一概陌生,仅仅凭着满腔热情迎接生活的历练。
记忆中的妈妈总是家里起得最早的,烧全家人的早饭,煮一大锅猪食、吃力地背到屋后猪圈,伺候那窝饿坏了的牲畜。还要赶紧洗衣服,完了草草糊两口泡饭,紧赶慢赶去十几里地外的塑料厂上班。
妈妈不会骑自行车,下班走路回家总要披星戴月。一路上还买些荤素食材,以备全家人每一天的吃喝。
那个时候还没电灯,晚上一盏煤油灯用来照明。家徒四壁,为了省钱,一大家子合用一盏灯火。奶奶就寝了给哥哥与我洗漱上床,父亲入睡了最后才轮上妈妈。
全家人都躺床上,妈妈一个人还在灯下忙碌。后来发现,妈妈是在纳鞋底,为全家人赶制鞋子。回想冻疮事件奶奶发火的样子,估计妈妈也会为我做一双暖暖的小棉鞋。
妈妈的针线活实在不咋的,一切从零开始学起,鞋底线纹歪歪扭扭不整齐,奶奶一把抢过去,一脸鄙视的神情。
奶奶耐着性子指点妈妈穿针引线,妈妈一旁很虔诚虚心听,如此这般,倒也相安。
纳好鞋底要上鞋帮,妈妈没技术没手劲,手脚还不利索,可她没有泄气。邻村有个瘸腿的鞋匠,妈妈得空就去请教制作鞋子的技巧。功夫不负有心人,妈妈的手艺见长。
终于有了结果,像模像样的鞋子制作出来了。奶奶还是嫌妈妈做的鞋子不是难看就是不合脚。妈妈总是默默地收拾那摊子半成品鞋,根据奶奶等要求一点一点地改,实在勉为其难的活计,妈妈会拿到鞋匠那里处理。
妈妈睡觉很少,终日操劳,起早摸黑,村上人称之为“铁人”。妈妈几乎没了女性特征,皮包骨头,心里疼得不能再疼,劝她歇歇,她却咬着牙坚持再坚持。
冬天来了,一双可爱的小棉鞋,妈妈亲手缝制的灯芯绒棉鞋呈现在眼前,喜滋滋地穿上,非常合脚。再也不会冷脚生冻疮了。
记忆里,那双小棉鞋穿了好几年,直到鞋面破损、棉花外露,用橡皮胶粘住继续穿着。妈妈做的棉鞋,温暖,贴心,舍不得扔。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抵抗力越来越强大,反正自从穿上那双小棉鞋之后,双脚再也未生过冻疮。
妈妈做的小棉鞋,永远珍藏在柔软的心底。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46天)
网友评论
有些事情只能回忆了
心酸
朴实的文字娓娓道来,抹不去的仍是母子间的款款深情,感人贴心!
感恩父母多劳累,孝敬父母记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