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幻影和梦
放在狭长的贝壳里
柳枝编成的船篷
还旋绕着夏蝉的长鸣
拉紧桅绳
风吹起晨雾的帆
我开航了
――顾城
船和梦在《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中有着紧密的联系。电影中人物关系不复杂,叙述分两条线来进行:一条是故事线,完整地讲1900一生的故事;一条是梦想线,船上所有人的梦。
马克斯开头就引出他的好朋友和一个待讲的故事,接下来引出故事发生的地点:海上的维吉尼亚号,船上人们的逐梦。
故事线1:
电影原名《The legend of 1900》翻译过来就是《1900传奇》,自然《海上钢琴师》文艺气息更浓一点,从电影名字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些讯息,这是关于1900的有着传奇色彩的故事。这个人1900年出生在维吉尼亚号上,是个弃婴,他身份不明,国籍不明,他是一个不被期待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他的传奇之处是他有惊人的钢琴才华,并且从来没有下过船。他的弃婴出身使捡到他的乐观开朗的丹尼成为他的父亲;1900八岁再次成为孤儿,音乐走入他的内心;他总是呆在船仓底看大海,同时他拥有了钢琴。
上帝总是在关闭一扇门的时候,向他打开一扇窗。在丹尼去世之后他和钢琴在海洋的世界里遨游。
梦想线1:
维吉尼亚号有个灿烂的过去,他白色的楼体,绿色的船身。启航时,人们对新生活的期望使得船上的四个大烟囱拖着黑黑的辫子在大海上疾驰。
每次载着追梦的两千人在欧洲和美国之间往返,这艘船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在大海上航行,这些追梦人向往着无限的可能。这些人一批批地来了走了,总有一个最渴望美国梦的人大喊一声America!然后船载着人们驶入纽约港,人们对着自由女神像挥帽致敬欢呼,接着人们看到纽约的高楼大厦,然后整体陷入震惊的沉默中,仿佛他们来到了天堂,似乎有锦绣的前程和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他们。而这首船对于1900来说却是他的摇篮,他的家,他的世界,他不肯上岸,他从来没有觉得美国让他向往,他是整个电影里面唯一一个不追梦的人,一直清醒地做着自己。
故事线2:
在1900八岁时没有被岸上的警察带走进入孤儿院,消失22天后的一个深夜,他无师自通地演奏了一曲钢琴的天籁,那是一首没有悲伤的小夜曲,纯净而喜悦。之后他就开启了海上和钢琴的一生。
他20多岁认识了马克斯――一个真正倾听和关心他内心的人,然后他和小风琴手相遇,1900听到那个内陆的中年人说,听到大海的呐喊,觉得人生有无限可能。
他第一次和大海还有船拉开距离,从他人的眼中得知大海的样子和感觉,1900很惊讶,他虽然日日与船和大海相处,他突然意识到对于他来说熟悉的大海的声音,在小风琴口中竟然充满着力量,会给别人带来无尽的希望。
这是他第一次由外部讯息引发的对于自身环境的审视。
斗琴是1900人生中在外人看来的巅峰时刻,整船的人都喜欢他的琴声,他名声在外,引来爵士乐创始人(电影上这样说)的挑战。
1900本身是抱着好奇和欣赏的心态和杰利切磋琴艺,杰利试图用他的琴艺要达到很多的目的:捍卫自己的地位名利,向他人炫耀自己的技艺高超,羞辱1900。
他第一首曲子时还保持着音乐上的美感,给人以享受。第二首曲子投入了自己的感情,连1900都感动地留下眼泪,觉得杰利演奏得真棒,第三首曲子,杰利求胜心切,倾注了大量的愤怒和企图证明,曲子名字《拧断手指》,带有很强的个人侮辱的目的,他自己演奏完毕,激动到眼泪都要出来了。
我们以为他倾注了情感感动了自己,可是那情感里面都是自己对另一个人的侮辱蔑视,甚至在音乐中要杀死对方。本身音乐是很美好的事物,对于真正热爱音乐的人,杰利玷污音乐的做法,让人难以容忍。1900本身的音乐充满了快乐,他原样再现杰利的第二支曲子比杰利还要流畅。第三支曲子他用《无穷动》回敬了傲慢的杰利,彻底地将其打败。
电影用艺术手法演绎了斗琴这一精彩片段,杰利和1900两个人穿白色的西服,从周围的环境中突显出来,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
拍摄杰利的很多镜头给的是背影还有侧面,1900给的是近景正面面部特写镜头,而且采用的是俯视和仰视视角呈现1900高超的琴艺,以及他忘我的演出。用镜头来展现杰利和1900对于钢琴的态度。
杰利用身家名誉来挑战本身不在音乐圈子的1900。杰利他只能赢,他也觉得自己必胜,1900本身只是热爱钢琴,他没有输赢的概念,也不在意这些,他在意的是音乐本身。他觉得杰利侮辱了音乐,是在自取其辱。杰利败北黯然下船,我内心觉得悲凉,杰利似乎拥有很多东西,但是其实什么也没有真正拥有,1900一无所有,但是因为他有音乐,有维吉尼亚号,还有他和人们在一起分享钢琴曲时带给人的抚慰的力量,他似乎拥有了全世界。
几年后他在灌唱片时,正值妙龄的帕多万在对着船舱上的玻璃照镜子时,1900被爱情的闪电击中了,钢琴缓缓流淌出柔情还有甜蜜的忧伤。
这是他第一次真正的爱上他人,之后的很多年都是在消化咀嚼这些他人激发出他自身的好奇和爱意。然而他无论多么渴望能够从陆地上来重新认识一下大海,多么渴望和帕多万相爱并生活在一起,但是他最终也没有下船,和船一起被炸毁。
梦想线2:
马克斯上岸了,过得穷困潦倒,沦落到要卖了小号的地步。他23岁登船,吹的是伟大小号手用的康恩小号,做着成为音乐大师的梦。
30岁下船,也是他不再做音乐梦的年纪,最后他把小号卖给商店老板的时,他说那是自己是一生,那个小号是一部音乐史。当时店里挂满了回收来的乐器,那该是多少梦的尸体啊。
我想从时间上说说个人的梦和时代的梦。1900年新的世纪来到,人类觉得将要进入一个新的文明时代,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10多年,正是美国的爵士乐时代,和1900的音乐之路的起伏是一致的,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是烧煤用大锅炉产气,需要大烟囱排烟的蒸汽船慢慢被油轮代替。
最开始维吉尼亚号是客轮,二战时是医用船,到最后没什么用途了需要被炸毁。从时间推断1900可能50岁左右。正好那一批批追求美国梦的人梦碎的时间,爵士乐早已经被甜歌取代,人们很少认真听真正的音乐了(电影上店老板话语里透露出来的)。
大海、船、钢琴在电影里并不是实指一层含义,它们还有一层象征意义。大海是给人类的文明进程提供背景的存在,它浩瀚无边,亘古长存,它时而惊涛骇浪,时而平静无波,和人类文明之路是一致的。
船是人们追逐梦想的工具,他载着人们从蛮荒的过去走向不确定的未来。钢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它看似有限,却有无限可能,人们的生活像钢琴曲一样可以平淡无奇也可以光辉灿烂。
美国有部伟大的象征主义作品《白鲸》,写发生在大海上的一条船上,人类和自然界白鲸的搏斗,文明和野蛮的交锋,最后两者同归于尽。那本书既歌颂人类不屈奋斗的精神,同时又对自然充满敬畏,对文明持一定的怀疑态度。
《海上钢琴师》虽然不像《白鲸》那样宏大开阔悲壮,不过也带着深深感伤的调子。
1900坚持的到底是什么?也就是他为什么不肯上岸?
他在船上经过很多城市,他看到的城市的景象像梦一样,连本地人也没有他那么了解那些如梦如幻的时刻,他看得到船上形形色色的人,用音符描摹出众生相。
他对马克斯说,岸上的人喜欢不停问为什么,为很多繁琐的事情忙碌,这是他忍受不了的,还有一个就是他看到的城市没有尽头,那么多可能性会把一个人吞没。
本来他可以在钢琴上创造无限的可能,当他到一个无限大的环境中,他觉得自己会被吞没。他要保持自我。
对于这个世界1900没有存在过,他是个故事,人人都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一个人,除了那张碎了又被修补好的母盘,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他什么都不追求,也不追寻意义,可是他却拼尽全力抵制各种诱惑和孤独,保持他自己。
我们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1900的存在提醒我们,如果一个人他不追求意义,他是否存在?一个人存在,他是否有不追求意义的权利?
新时代文明的标志――法律,在1900眼中一文不值,他蔑视规定和限制,他身上有着贵族的气质,不要外界的束缚,自觉维护着旧文明的尊严,他不重名利,为人单纯幽默。丹尼濒临死亡时,1900念的赛马的名字,新出现的名词战胜了过去辉煌事物代名词,“活泼的母牛英勇胜利,扣动扳机战胜神圣一击和美好时光……”我们可以感觉时间抛弃了一个个时代的符号,同时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出现,丹尼哈哈大笑着死去。这首船在时代巨变的过渡期内存在,最后也被历史抛弃,而1900主动选择了和旧时代一起走向消亡。
这部电影情感的基调极其悲伤,但是拍摄时却不乏幽默的瞬间,丹尼对于名字的解释,妈妈和孤儿院,还有名字很长的医生,丹尼受重伤的紧急时刻,那个喊医生的老头结结巴巴喊不出全名,还有杰利一笑,1900看到他的大牙缝和一颗镶钻。
1900是旧文明的具体代表,他自动选择了一个拒绝。
我最喜欢的是海上风暴时,1900和马克斯坐在琴旁,钢琴随着大海的形状在音乐的旋律里舞动。
我那时觉得大海的形状和节奏可视可听,有形有声的东西抽象成钢琴的旋律,具体地在其它形式中充分展现,我甚至想象一个穿宽大长褶裙的女子在旋转跳舞裙摆就像海浪一样,这是这首船的美梦时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