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十六)

作者: 沙漠 | 来源:发表于2023-07-17 19:25 被阅读0次

    公孙龙是一个善于诡辩的古代哲学家,他能够把对的说成是不对的,也能把不对的说成对的,能够把是的说成是不是的,也能够把不是的说成是是的。可是,当他遇到庄子时却怎么也说不过,是公孙龙的才智不如庄子吗?不是的,是公孙龙是在思辨而庄子在求真。

    为什么是可信的呢?因为是可信的,所以人们就信任;为什么是对的?因为是对的,所以人们就认为是对的;为什么是真的?因为是的真的,所以人们就认为是真的。是真的东西,无论你怎么去说、怎么去看、怎么去对待,也不会对其有一丝减损和诋毁。

    伯牙是一个善于弹琴的人,钟子期是一个善于听伯牙鼓琴的人,他们两人便因为弹琴与听琴二结下来一段渊源的感情。有一天钟子期死了,伯牙便弄断了琴弦,因为他认为伯牙死了后就再也没人懂得他弹的琴了。伯牙的弹琴与不弹琴不会影响到钟子期的生死,可是钟子期的生死却能够影响到伯牙的弹琴与不弹琴,你要非得说伯牙得做法到底是对还是错,倒不如两性而自然。因为伯牙认为钟子期死后便不会再有人懂得自己的琴声是正确的,所以断琴而告慰钟子期也是正确的——伯牙应着钟子期,钟子期也应着伯牙——就世俗的眼光而言,真的伯牙的做法可以是对的也可以是错的,这全凭个人怎么去想,可是却有这么一个真主,他认为伯牙的弹琴与不弹琴都是一样的。

    就对错而言,事物都有他对的地方也都有他错的地方,可就真主而言是没有对错之分的,一切都是事物自然的秉性——有对就必然有错,有错也必然有对;有“无”就有“有”,有“有”也必然有“无”,所以说有无相生。就事物的秉性而言,有就是有,无就是无。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一粒大葫芦种子,我种植长成后结的葫芦有能装下五石粮食那么大;用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却承受不了自己的容量;割开它来做瓢,则瓢太大无处可容。这葫芦不是不大,我认为它没有什么用,便把它打破了。”
    庄子说:“你真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呀!宋国有个人善于制造不龟裂手的药,于是利用它,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这种药,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方。他聚合家族人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只得到很少的钱;现在一旦卖出这个药方就能得到百金,就卖给他吧。’那客人得到了药方,便去游说吴王。这时越国对吴国发难,吴王就派他将兵,冬天同越人水战,大败越人,吴王分封给他土地以为奖赏。同样一个让人不龟裂手的药方,有的因此得到封赏,有的却只是用来从事漂洗丝絮的劳动,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大葫芦,何不系着当作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愁它太大无处可容呢?可见你的心还是茅塞不通呀!”
    庄子说:“你没有看见猫和黄鼠狼吗?它们趴伏着身子,等待出游的小动物;东西跳跃掠夺,不避高低;常常踏中机关,死在罗网中。再看那牦牛,庞大的身躯像垂在天上的云,它的能力可做大事,但不能捉老鼠。现在你有这棵大树,发愁它没有用,何不把它种在虚寂的乡土,或广漠的旷野,随意地徘徊在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在树下。不因遭受斧头的砍伐而夭折,没有东西来伤害它,没有什么可用,又会有什么可困惑苦恼的呢!”

    依据庄子与惠子的两个故事,可以验证了《道德经》所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地(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bg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