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四日,两家最流行的外刊讲解团队不约而同滴解读了一篇来自于卫报的新闻:Reiwa: how Japan's new era name is breaking tradition
日本政府公布了新年号“令和”,从 1989 年开始使用的“平成”年号将在今年 5 月 1 日退出历史舞台。
本篇选自 The Guardi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9/apr/01/reiwa-how-japans-new-era-name-is-breaking-tradition
感谢️夏老师对于“美与礼”的讲解,近期读了一些日本作家的好书,让我又想起了一直种草没时间看的这本《菊与刀》
从小受日本文化“荼毒”的我在今年发现曾经迷之喜爱的动画片《水果篮子》和《钢之炼金术士》都要重制了,虽然上高中后就逐渐加入了美剧党,大学后就被网文剥夺了注意力,但不得不说,小时候很多温暖的瞬间都在那一集一集的动画片里。。。
虽然上大学后就很少看动画了,但工作第一年的年假还是选择与老爹一起共游日本,在这个浪漫国度的温馨记忆至今铭记在心。
2016年樱花烂漫的四月天,干净清爽的日本街道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步行走过大大小小的街道,打卡过必去景点,但是直到前阵子读外刊节目,才知道原来道顿堀(ku)是这个读音,原来我一直读(jue),语言的学习还是要深入了解其文化,所谓“知其源,明其行”
拜读《菊与刀》这本名著,我的总结就是一个词:paradox
看到书名,我的首要疑惑就是菊是什么?众所周知的提到日本第一印象是樱花,那为什么会提到菊呢? 其实“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就是天皇的象征,“刀”让我联想到武士精神,尤其是看过的那部动画片《浪客剑心》,永远忘不了剑心那瘦弱身躯所蕴含的能量,武士精神不单单表现在那绯红色的疤痕上,更在他颤抖流血的背影中。。。。“菊与刀”的组合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
虽然现代的日本人与书中所述很多都不同,看到的更多的是由于加班而睡眠剥夺的“民工”,或者是“佛系宅男”,但是了解日本文化还是可以从这本经典的著作开始。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美国在二战中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夕。美国为了解答怎么处理战后日本的问题,委托本书作者对日本进行一项人类学研究。《菊与刀》完美地解答了美国政府的两个主要问题。一:不应该废除天皇,因为天皇背后,是日本一整套民族心理和社会逻辑,对日本的这方面认识得越深,就越不该废除天皇,否则会引发无法预料的反抗。二:美国军队也不应该全面占领日本,因为日本人的价值观里包括一种所谓的“情义”,本质就是要面子,如果美国给了日本人一定的尊严,日本人一定会配合美国主导的战后秩序,给予相应的回报。
本书作者说:日本人“一直认为精神力量大于物质力量;等级观念深入人心,下级服从上级,晚辈服从长辈,妻子服从丈夫,家族成员服从家族;天皇是全体日本人精神信仰,时时刻刻表现出“忠”;对于他人的行为,会一直怀着“恩”的心态,同时也不愿意去做欠“恩”情的事情。
在日本人眼中,“义”是指努力让自己对得起所有人。既包括自己的祖先,也包括与自己同时代的人。为什么要对他们讲“义”呢?因为恩情。
在日本,他们常常把这种“恩情”分为两种:一种是无限量的,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持续时间上都永存的恩。他们认为,这种“无限量的恩情”包括父母的养育之恩(也就是“孝”),还有天皇的恩赐(也就是“忠”)。孝和忠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是每个日本人必须应尽的义务,就像日本的初等教育被称为义务教育一样。
于“忠”的维护才是最重要的事,战争的结果并不能取代日本人的文化信仰,“忠”才是他们最为珍视的东西,日本人有信心说:即便是一个投降命令,那也是天皇的旨意,而且他们不认为天皇会作恶。即使是对待投降这样令人难以接受的问题,日本人仍然把“忠”当做法律一样摆在了决定自己行为的最重要位置上。
日本人轻易不愿接受别人的恩惠,让自己背上人情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意志和行为都是基于一种感恩的理念。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看成一个巨大的负恩者。
日本青年人,常常对照镜子"自省",培养其自尊,灌输其谨小慎微。成长中慢慢形成日本精神,进入无我状态,精神凌驾于肉体,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切腹的文化也是根源于此。
日本儿童成年之后,既能够为了浪漫的爱情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也可以瞬间成为服从家庭安排和一个不认识的人结婚;既可以放纵声色酒肉,又可以放弃一切享受履行艰苦卓绝的义务;那些谨慎的理念让他们行动怯懦,可是一转眼这些人又变得勇敢到接近于鲁莽;等级制的信仰让每一个人都非常驯服顺从,可是另一面又是绝不轻易认同上级的驾驭;他们能够殷勤而有礼,却又那么傲慢和不逊;这就是日本人的两面性格。
日本人眼里没有“恶”。日本人并不是不承认坏行为的存在,只不过他们不觉得,人生中一定要充斥着善恶两种力量的争斗。他们眼中的人生就是一出戏,而且是一出本质是“善”的戏。
他们说,我们的心灵本身就有道德的光辉,就像一把崭新的刀一样闪着光,但这把刀若不进行勤磨便会生锈。人身上所具有的“恶”就像刀因为没有磨炼而生的“刀锈”一样,是“自身的锈”,不是值得保留的东西。人必须像磨刀那样磨砺自己的本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善”重现光辉。生锈不能否认心灵本身的“善”,只要加以磨炼,心灵的善便可以重现。
日本人追求享乐,尊重享乐,只是要求适当享乐,不允许因为享乐而耽误人生中的大事。日本人对待享乐如义务一样,也需要进行学习。肉体享乐在他们眼中被当作艺术一样加以培养。
从日本人对于忠,孝,情面,仁义,享乐等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人生观。
看此书确实感觉到:日本人就是个矛盾体,菊与刀并存。
永远记得越前龙马说的那句话“あなたはまだまだですね”
加油鸭,Mocha酱
2019-04-07于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