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 彼得.莱文(Peter A.Levine)安.弗雷德里克(Ann Frederick)
适合阅读人群:几乎所有人
时间:12月21日
阅读内容:第一部分:以身体为治疗手段(第三章:可以愈合的伤口)
小树受伤后会沿着伤口生长,随着树木继续生长,与树的块头相比伤口就会显得小了很多,粗燥的树瘤和扭曲的树干形成了树独特的美态和特质。作者不是鼓励人去遭受创伤塑造个人体质,而是人生中心理创伤难免,也许可以以树为借鉴。作者说心理创伤者常把自己圈定为受害者蜷缩在角落舔舐伤口,虽然是迈出了治疗第一步,如果一直这样没完没了,创伤治愈就会受阻碍,我们需要积极构建框架,就如成年树仪态万方。
作者说心理创伤根源存在于生理本能,所以只能通过心灵和身体才能找到治愈答案。个体自己都必须找到他的根源意识到自己是有选择权的,而这种选择权有时还是人生重要选择。作者说心理创伤治疗是一种自然过程,可以唤醒自己内在意识感受身体,从而是实现这一过程。无需接受数年心理治疗,也无须没完没了探寻和追溯所谓的“创伤记忆”,因为这样会阻碍机体,使之无法动用与生俱来的疗愈智慧。
作者结论心理创伤症候群根本上是由于恐惧而中断了的生理反应,我们在危急时刻的反应始终会存在,除非我们完成它。在这里我想到作者一再强调能量残余,所以一直强调完成生理反应是多么重要,那么在应激或者孩子养育中的一些中断不一定妥当了。尤其孩子的成长需要更多是陪伴而不是要去干涉过多。作者说心理创伤走出要自己选择完成突破僵直反应,释放能量,同时需要安静、安全以及保护。所以除自身外大自然支持,亲人朋友帮助等,个体才逐渐开始信任和尊重那个释放能量完成平静的自然过程。
作者以偏头痛为例说明原理,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创伤,认为药物治疗是会扼住创造力源泉,甚至阻碍机体不能自己完成上述的生物过程。当然这只是某一方面不是说就否认所有药物治疗,严重创伤专业医师指导下还是需要辅助治疗的。作者说心理创伤不是疾病而是一种身体失调,一种不适应。我联想到一些饱受心灵之苦人的药物治疗之。。。和能遇见一位高职业素养心理治疗师是多么幸运,而目前国内心理治疗师资源的稀缺诸多。。。然而治疗师也必然会去感受治疗过程的能量释放,对于自身环境的维护也是相当重要,如果说治疗师是垃圾桶,即时随即处理倒掉垃圾,久了能保证自己不被垃圾弄脏吗?有的咨询师说这过程是在寻宝,那就不会被弄脏吗?还是因为带着使命而强大力量净化了。那很多咨询师会研究佛学和这里有关吗?这是疑惑希望伙伴们可以讨论一下。
最后作者表明心理创伤是可以治愈的,而且不需要太久,存在已久的心理创伤症候群就是受困能量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应当吸收的经验教训,只要学会关注当下,每一个时刻都是新的。作者说避免心理创伤比治愈心理创伤简单多了,本书提供的信息和方法就可以避免心理创伤事件,提高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并有助于将心理创伤导致的症状转化为促使人积极上进的经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