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校里请了一个有名的女作家来做讲座,女作家叫方华清,除了作家的身份,她的特殊之处在于她的残疾。
她的残疾非常严重,很小的时候生病,后来下半身几乎不能动,靠着父母照顾生活,后来父亲去世了,她的丈夫照顾她,这么多年,也一直支持她的写作。
在讲座最后,同学提问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大多数人提问的都是一些无伤大雅的问题,比如如何追女孩子,如何写宋词,有一位姑娘偏偏不走寻常路,一出口,我就听得有点难受。
“请问为什么这本书的名字要叫做《走向阳光的爱情》,是因为你们现在的爱情处于黑暗之中,还是曾经黑暗过?能不能分享一下黑暗的事情。”
可能很多人看来,这只是一个姑娘没有恶意的好奇心,但是换一个意思表达,那就是,我就想看你们生命中的痛苦是怎样的。
当时女作家兴高采烈的神色有点淡了,解释说“这个是编辑让改的,他认为这个名字更加合适。”
她丈夫没沉得住气,拿过妻子面前的话筒说:“我解释一下,我们的感情很好,生活的很幸福。我们的爱情是有过昏暗的时刻,但那是父母亲戚阻挠,不让我们在一起的时候。”
我当时就在想,这个姑娘又不是新闻传媒学院的,也不是靠挖人绯闻隐私靠这个来吃饭的狗仔,干嘛言辞如此尖锐,仿佛揭开别人的伤疤是一件多光荣的事一样。
而这对夫妻原本开心喜悦的心情,也因为这个姑娘一时兴起的话,淡了下来。
所以,打着好奇心的名头,想要揭开别人生命里暗疮的,不是蠢,就是坏。
2
最近在看《生活如沸》,以各地的火锅作为引子,讲述做火锅的这群人背后的故事。评论区一片指摘,尤其是指着一个故事说,一位坚持做火锅的师傅,曾经因为火锅内心留下了创伤,大概是几个朋友一起合伙做火锅,结果在生意鼎盛的时候被踢出局,内心大受打击,但他对火锅的喜爱让他坚持把火锅做下去,开着一家小店。
很多观众都说纪录片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比如火锅如何让他受到创伤,再比如是怎么被踢出局的详细讲述出来。
在我看来,这样未必好。
首先,不是所有人都能对曾经的苦难和黑暗风轻云淡地讲述出来。饱经沧桑,对往事淡然处之的人有,但绝对不多。也有像祥林嫂一样,深陷在痛苦中不能自拔的。更多的,是像鸵鸟一样,对这份痛苦和折磨回避的。
我认为,除了真正看透世态人情的大智慧的人,多数人黑暗的时刻还是像未化脓的伤口一样,放在回忆里发烂,是别人碰不得的底线。
然后,讲出来能有什么用呢。在评论里大骂别人狼心狗肺,还是说你真的太惨了,能挺过来真的不容易?智慧的处理方式当然是立足当下,经营好自己操持出来的小店铺,守着已有的温暖火锅。在纪录片里讲自己曾经多委屈多惨淡,苦痛不会消退,反而有种告状的孩子气。
这也折射出一些人隐秘的窥探欲,也许是各种作品把观众惯坏了,就好像没什么大风大浪,车祸天灾,亲情背叛,这种人生就完全不值得过一样,实际上生活的主旋律就是平平淡淡。
但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份平平淡淡,反而想要撕开平平淡淡的生活,去深入探究到别人生命的暗疮中。
他们弄明白了,不过是成全自己的好奇心,而那些还没有走出来心理阴影的人,只能怀抱着刺痛感,难受好一阵子。
3
曾经看到一个段子,说一个男孩跟他妈妈出柜了,他妈妈很平静地接受了,没有打骂,没有歇斯底里,男孩问他妈妈,为什么不骂他。他妈妈说:“这条路很难走,你以后面对的非议很多,我不愿意让你再难了。”
是这样,这个世界风风雨雨那么多,何必自己再横插一脚,让别人难受,难堪,多low。
所以,生活不易,希望我们能够体会每个人的不易,别打着好奇心的名头,去揭开别人生命中的暗疮,然后满不在乎的嘻嘻闹闹。
【逻辑有些混乱,希望批评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