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
当我们在谈思考的时候,到底在谈什么?

当我们在谈思考的时候,到底在谈什么?

作者: 易客志 | 来源:发表于2019-04-11 09:09 被阅读0次

你觉得你勤奋吗?

你认为你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吗?

又或是深度的思考能力?

这个充满暴击的连环三问,先别急着回答,而是仔细想一想这个问题。

按照国际惯例,开头分享一个故事:

「 逻辑思维里曾来了一个武汉大学的实习生,他被安排到客服岗位,工作内容就是每天接听用户的催单电话和干一些其他琐事。一个985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做着客服的工作,想想就觉得有点大材小用了。

更何况,客服面对的用户都是比较焦虑甚至是不满的态度,在这样的条件下,一般人是很容易积累许多负能量压力的。

在实习期快要结束的时候,这位实习生主动提交了一份总结文档。

他说:通过2个月不断的接听电话,我整理出了我们公司可能遇到的所有客服问题,例如这些问题该怎么去解答,很多话应该怎么沟通比较好,我参考其他公司的的客服,做了一个梳理,这大概是30页的文档,希望能对公司日后的客服工作有所帮助。

罗振宇在看到这份文档后,心里认定:这位同学必定是个人才。

再对比一下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客服,可能就是按部就班的解答一下问题,至于如何沟通比较好,也许压根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为什么同样是客服工作,不同的人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也许你会说,这是工作态度导致的,是他们得过且过引起的连锁反应。

事实上,更深层的原因是: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正如古典在《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中所说:

成功有很多模式,但平庸往往只有一种模式——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01当我们在谈思考的时候,到底是在谈什么?

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意思考”。

实际上,他们确实至死也没有思考过。

美团王兴在接受采访时也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有调查数据显示, 至少有80%的人以上不愿意思考(也许更多),甚至害怕思考。还有剩下20%中80%的人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

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比例呢?

从认知心理学上来讲,人的大脑第一认知原理便是:能不思考便不思考

这是大脑基因机制决定的。

换言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试想一下这个场景,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遇见了那些凶猛的野兽,第一反应是跑?还是说,别急,让我先思考一下往左跑?或是往右跑?

基于生存是第一本能,结果可能就是那些善于思考的物种,一个也没有遗留下来。

但时代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今天,如果一个没有思考能力的人,处于共同的价值网KPI考核下,那结果可能只有一个,变得平庸。

举例来说,在工作岗位中,有些人只是做领导安排的任务,他们不会思考这个任务想要达成的目的,以及这个任务背后的原因,背景等,只是勤奋的去做,其结果就是往往都做不好。

还有另外一些人(当然,只是极少数),在接到任务后,他们会主动去思考,去琢磨该任务的目标,意义,以及怎么策略分解。其结果就是,往往他们做得都还不错,超过了老板心里的预期,自然会获得了很多意外的收获。

这就是有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差别。

比起勤奋,决定你能有多大成就的是你的思考能力。

就像小马宋在《朋友圈的尖子生》中说到:“”

人的成功一定是有方法的,对此我坚信不疑,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你的方法,有一个建议,那就是积极的思考。

也正是基于此,对我来说,我认为有3个认知至关重要。

一是阅读,大量的阅读;

二是思考,积极的思考;

三是践行,极致的践行。

在个人成长领域,这3个认知是始终避不开的,我也非常敬畏这个认知体系,我想,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3条认知可能都是我的标签,也是我重要专研的领域。

02关于思考的几条重要建议

从人的发展机制来讲,思考是一件反本能的事情,因为人的大脑天生就是懒惰的,能不思考便不思考。

《普通人如何摆脱平庸走向卓越?,我们也说到:

刻意练习是反人性的,甚至可以说,任何成长都是反人性的。越是好走的路越是在走下坡路。

但是,如果持续刻意练习,带来的可能就是无尽的成就,比如,你可以像梅西一样踢球,像二郎一样做寿司,像杰克韦尔奇一样管理公司。

思考亦是如此。

那怎样做到更好的思考呢?

1)务必给思考预留时间

在以往,我常常听别人说思考如何如何好,思考于人生多重要!但很少有人说,思考的时间这回事。

直到我在思考思考这件事时,才发现,给思考预留时间往往被人们忽视。

这其实是一件挺悲哀的事,因为,你起身观察一下周边的人,你会发现,大部分人每天只是机械的做事,空闲的时候,会选择刷抖音,玩游戏,逛街……,以至于,工作和生活的时间排的满满的,唯独缺少了独立思考的时间。

小马宋说,思考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习惯,当思考养成习惯后,你总会想明白一些事情。

而这就是你为什么必须给自己留出时间思考的原因。

我在看到这句话时,醍醐灌顶。因为我深刻的感受到过,只要给时间思考,总会想出一些明白事来。

这也是为什么比尔盖茨每年都要给自己安排两周的时间独处,不准任何人或事来打扰他。事实上,微软很多重大决定策略,都是在他在闭关的时候思考出来的。

2)勤用「黄金思维圈」

黄金思维圈最早是由一位作家名叫西蒙·斯涅克SimonO.Sinek发明的。首次提出是西蒙在一次TED演讲上,演讲的主题是《西蒙·斯涅克:伟大的领袖如何激励行动》。

从黄金思维圈的名字,其实,就足以看出这个思维模式的分量。

其次,黄金思维圈也是认知世界的方式。

第一层面——what层面,事情的表象;

第二层面——how层面,操作的方法;

第三层面——why层面,目的与理念。

绝大多数人,思考问题,只能看到what层面的内容,很少有人能从how的角度去思考,而去思考why的人就更少了。

而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不是吗?

举个例子,比如,老板说我去出差,让你定张机票,你可能就只是简单的定张机票,领导安排你去通知别人开会,你可能就简单的去通知别人。很少有人会问:领导为什么要定机票,是不是也要给他预定房间?以及返程的机票?领导为什么要通知别人开会?开这个会的目的是干什么?

凡事多想一步,总会想到超出你预期的东西。而这正是职场进阶的弯道。

有一种职业特别容易让人看不清它的本质,那就是市场营销。

如果你是做市场营销的,你知道市场部到底是做什么的吗?

事实上,你可能不一定说得清楚,我曾在知乎上看到各种各样的答案,有人说做活动,做海报,做微信公众号,对接乙方,做设计等等。

这完全是就是一天的日程表嘛——what,不是我们想要的那个——why。

就好比,你问一个医生在做什么,他可能会说:“我在给病人看病,并制定治疗方案”而不是说:“我每天见病人,开药方”。

所以,如果你不能明白为什么要进行市场营销,那你就可能做不好营销是做什么的。

同样的,如果你不知道老板安排你做这件事的目的,那你就有可能超出不了老板的预期,进一步,升职加薪的名单就有可能没有你。

《教父》这部电影,里面有一句话让我记忆至今: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如果你想和别人不一样,那你一定要比别人能够更快更准确的抓住问题的本质。 而想要看透问题的本质,第一个要养成的习惯便是问“为什么”,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问为什么,让你不断接近问题的本质。

这也是训练黄金思维圈的绝佳方法。

3)重视反思和复盘

对于反思和复盘,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反思的重要性,这里不再赘述(怕你烦=)

我想聊一聊反思的几个细节之处。

第一,反思最忌讳的是记流水账,相信我,那毫无意义,甚至会毁掉你写反思日记的热情。这种感受就像小时候写流水账日记一样,毫无乐趣可言。

好的反思应该是感知细微变化的细节。

李笑来曾在《不一样的世界》中说:

感受细微变化的能力,绝对是学习能力的重要根基之一。

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感受细微变化的能力”差的话,那么他在学习任何技能的时候,他相对更难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或者退步,所以,进步的时候少些快乐,退步的时候少些痛苦,进而,进步或者退步时的反馈就少许多,而反馈是练习比较重要的一环。

运用2)中黄金思维圈的逻辑,我们反思的目的何在,为什么要反思?

答案很显然:让自己进步。

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感受细微变化的能力差的话,那就很难感受到进步或者退步。

由此可见,为什么说感受细微变化的能力对于写好反思的来说如此重要吧。

第二,做行动的主人,而非情绪。

不知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每每写反思日记时,总是把自己谴责一顿,说这里做错了,那里不应该这么做,然后激情高涨,下次我应该怎么做,我要做到什么。

实际情况是,下次,你依然会犯重复的错误。

好的销售对待客户的态度,绝不是万般迎合,而是不卑不亢。

同样,好的反思也不应是情绪带动,而是思考的结晶。

嗯,以上,就是几条思考的建议,请你笑纳。

03写在最后的话

思考,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仅用一篇文章是很难说清的,尽管我知道,好的内容,应该是不惜笔墨的。

正如前面所说,阅读,思考,实践是我现阶段甚至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所要专研的领域。

所以本文只是分享几个好的思考习惯,希望能够给予大家一些启发,在思考这个领域,未来肯定还会思考的更多,当然,思考的内容,也会以写作输出的形式分享出来。

在文章结尾之际,我想安利一些关于思考的书单,愿正在阅读的你能更好的思考。

《思考的技术》,作者 [日]大前研一。 

《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作者 [日]安宅和人 。

《创新者的思考》,作者 [日]大前研一 。

《学会提问》,作者尼尔•布朗(NeilBrowne)。

《超越感觉》,作者[美] 文森特·鲁吉罗  

END

参阅书籍:《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作者古典。

         《朋友圈的尖子生》,作者小马宋。

或者读读这些文章

刘润:写作24年,从5块到6000万的三条终极写作武器

如何进行刻意练习?3000字给你说清楚

如何做到将知识真正的运用起来?

普通人如何摆脱平庸走向卓越?

如何让你的表达更有逻辑?

人与人是如何拉开差距的?

易客志 ∣有用 | 有料 |  有趣

阅读    |     思考    |     践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我们在谈思考的时候,到底在谈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sz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