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限,怎么办呢?向死而生

作者: 一个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8-02 23:29 被阅读52次

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谁都无法向天再借五百年,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会面临无限的选择。如何权衡和比较,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我们是必死的凡人,向死而生。这是个一生都需要面临的基本约束,那么如何在这个约束下,活出更精彩的人生和自己呢?

经济学也许可以给你答案,这里进入第2个部分,生命有限。因为生命有限,我们需要做出各种各样的安排,来拥有舒适的生活、应对眼前的危机和以后出现的困境,比如衰老,灾难等等。

生命有限,怎么办呢?向死而生

这里从耐心的角度、资产的角度、未来的角度和利益的角度来解读。

耐心的角度

经济学上把商品分为耐用品和易耗品,易耗品就是一次性把它消费完毕的;耐用品就是需要在时间的维度才能散发它的价值和服务。

比如一个苹果就是易耗品,一次性可以把它吃完;一棵苹果树就是耐用品。需要在时间的维度上才能散发它蕴含的价值。学历也是耐用品,不能一次性把它变现,需要在时间的维度上,慢慢地收回成本。

当一个人越有耐心,就越能把未来的收益,看得大,看得清楚,他对自己的自律就会越强。资产也一样,当你越有耐心把未来看得越清楚,就会把资产看得更大更清晰,更容易笑到最后。

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我不会今天赚了一大笔钱,就把它一下吃光喝光用光。我今天的消费水平取决于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如果我预计我未来的收入不稳定,那么我今天就更倾向于节约消费。

生命有限,怎么办呢?向死而生

我追求的是一生中总的幸福水平。三天吃一顿饭,饭当然会更香,但我每天都会吃饭,我追求的是总体的最大幸福。

耐心影响我们对未来的预期,预期会决定我们目前的生活水平。耐心会影响一个人的自律,当一个官员准备做大官,他就不会轻易贪污;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未来会赚很多钱,就不会贪图眼前的小利。

资产的角度

因为耐心不同,就会产生交易。人们对消费其实有一个时间上的偏好,就是更喜欢今天确定的消费,而不喜欢明天不确定的消费,但每一个人的耐心程度是不一样的。

基于耐心程度的不同,产生了交易,或用期货换现货,或用现货换期货。因为更倾向于今天消费,那么为了劝说他明天消费,就需要对他的延迟消费做出补偿。

这个补偿就是利率,当未来越不确定时,利率就越高,因为你需要更多的钱才能说服他推迟消费。当未来越确定时,利率就越低,你不需要花那么多钱就能说服他延迟消费。

接下来进入正式的资产,只有新消息才可能对资产的价格产生影响,而新消息是随机出现的,不可预测的。

生命有限,怎么办呢?向死而生

比如我买了一个碗,鉴定说是清朝的,这个消息出来,这个碗立马涨价到10万。可能下一秒不小心打碎了,10万飞了。

资产的价格已经反映了关于资产内在价值的所有可得信息。也就是你不需要拿已有的信息再去研究资产的价格,价格已经包含了所有的信息。

这是尤金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与之相对的是,罗伯特席勒的泡沫假说。经济学这一点很神奇,就是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各自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并存而且活得很好。

未来的角度

我们不知道风险和明天的太阳哪一个会先来到,为了避免明天的风险。更准确的说是为了未来收入一致性,创造出了保险,这个产品。

保险的目的不是避免风险,风险是不可能避免的,它是随机的、一定会到来的。保险公司只是把风险分摊到每个人头上,只是转移了风险。比如用收入的10%购买保险,目的是保护另外90%收入的安全。

保险公司提供这种商业服务,承诺即使遇到意外,也可以保持一定的收入水平。保险的基本运作原理就是细分和加总,把人群细分为不同的种类,把不同种类加总到一起,目的是防止搭便车行为。

生命有限,怎么办呢?向死而生

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奥巴马的全民医保。可以看出是这是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商业保险,而是一种由政府实行的社会补贴,财富转移计划。

利益的角度

对利益的追逐,会使所有资产的回报率,就像一张网一样,是一个趋于平衡的过程。

也就是一笔资产,不管你去投资开饭店,制造手机,制造毛巾,还是其他。每个人对利益的追逐会使你的投资回报率趋于平衡,也就是你的投资不管是哪个方向,它的回报率基本持平。

还有一个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自己跟自己比,总有效率比较高,成本比较低的生产项目,专注这些生产项目,然后跟别人交换,整个社会的财富就会增加,个人的财富也会增加。

其实我是个垃圾分类的反对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观察到那些捡垃圾的人,都是时间成本比较低的(每小时赚钱比较少),而教会全民如何去垃圾分类,就是让那些时间成本比较高的人(每小时赚钱比较多人),去做时间成本比较低的事情。

生命有限,怎么办呢?向死而生

这是不划算的,是需要整个社会付出更高成本的。通过专业的分工和协作,然后进行自由贸易,总是能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利益。

总结:一个人越把未来看得大,看得清楚,就会越自律。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根据科斯定律,像我这样没有对象的,就需要把自己建设得足够好,这样一定会吸引到同样优秀的。

没错生命有限,但经济学给了我拓宽生命宽度和维度的工具,拿着这个工具,重新丈量世界和生命。谢谢欣赏,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

  • 生命有限,怎么办呢?向死而生

    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谁都无法向天再借五百年,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会面临无限的选择。如何权衡和...

  • 晨间日记

    敬畏生命, 向死而生。

  • 向死而生,向死而生

    九月忧伤,十月耻辱。 那天,莞尔把自己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十八层。顿时各种牛头马面的小鬼扑身而来热情相拥。莞尔虽觉已经...

  •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好像起了个很惨烈的标题, 但实际上只是几件身边发生的事,而且重点是生。 一 前天晚上和小熊聊天, 他抽着烟——我看...

  • 向死而生,生命永恒

    一片荒凉的沙滩上,没有人影、没有鸟兽,甚至海面都是静止的,有的是一只紧闭眼帘的似马非马、似人非人的死尸,枯死...

  • 向死而生,信任生命

    当你把该想的都想了,把该做的都做了。再没有一点力气的时候,不得不放手了。但同时你也能把心❤安放到肚子里。

  • 向死而生的生命

    她又做了那个梦,那时候的她不用为面包发愁,也没有到面对死神的年纪。她总喜欢在自己的枕头边放上一瓶丙烯颜料,时不...

  • 永不言弃

    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向死而生,按照不确定的生命轨迹。 每一个生物细胞都是向死而生,按照基本确定的生命周期。 所以,对...

  • 向死而生

    唯有向死而生的意志会使生命变得更为美丽、宽广。

  •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有很多种解读。我理解的向死而生,是生命的倒计时法,计算自己的生命还剩下多少时日?还有多少愿望没有实现?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命有限,怎么办呢?向死而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cd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