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

作者: _浅墨_ | 来源:发表于2020-09-03 22:40 被阅读0次

    今晚本来不想写东西的,想想自己的小目标,还是坚持吧。

    晚上下班后来,慢慢走在路上,看着一轮明月悬挂中天,一棵高大的垂柳伫立路边,心中一算,今天是七月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真是个好日子。

    抬头望月,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想起很多年以前,我站在老家东边不远处那个高速公路(大广高速)的高架桥上,当时我在想,“有一天,我一定要驾着车驰向远方!”

    时间打马,转眼都这么多年了。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一路走来,心理路程历经万万千,冷热酸甜苦辣辛,诸般滋味,如鱼饮水。

    我想穿江、渡河、过整片海,我想夜路、冒雨、翻所有山,我想寒露、霜降、秋逝、冬至、夏来,不惊,不惧,心无挂碍。

    只是好难哦。

    人在困惑的时候,不免要问儒、道、释、基督、神。

    无论儒家、道家、释家,还是其他什么家,都对哲学有很深的研究。虽然现在科技非常发达了,但是在哲学这方面,现代人远远落后于几千年前的古人。

    我们不妨想象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菩提树下冥想乃至成佛的整个过程:“他离开皇宫,削去头发,脱下昔日的华装,走进苦行林中修行。经六年,身体枯瘦如柴,却一无所得,涅槃解脱遥遥无期,始知盲修苦行无益精神向上。于是他走进河中清洗掉六年来的身垢,并下决心重新进食,接受了一位牧羊女供奉的乳粥。他来到菩提迦耶的一棵菩提树下,用草铺成一个座位,面向东,双腿结成跏趺,平稳坐下,并发出宏愿 -- ‘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他在树下宴坐冥想了四十九日,克服了身心内外的一切魔障,终于达到了冥想的最高境域,开了智慧,证得大道,明白了解脱众生轮回之苦的方法”。

    佛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由此可知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众生即佛,而不厌离生死,怖畏烦恼,舍弃众生。乃能证不生等境界。如此乃是菩萨,乃是般若,乃是自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呃,太高深了。让人看不懂。

    之前看过一部电影,明叫《一轮明月》,濮存昕饰演的民国高僧弘一法师的故事。对冥想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看。弘一法师,可是令鲁迅拜倒的大师。民国时期的文化圈,鲁迅怼天怼地怼人,却对弘一大师佩服至极,他一直心心念的是大师的字和印章。

    ​很多人,一生中,都要受到极大的痛,然后才能有极大的顿悟。

    千古奇案,即爱与恨的关系。有爱才有恨,​有恨才有爱。

    老子主张不爱又不恨,以境界论,高则高矣,奇苦无比。

    心中有爱,就要准备痛,“最痛也就是这么痛了”!

    一生中总要为爱承受一个痛,真诚地付出,方不枉此生。除了真诚,不打算留下任何东西。

    佛经上说,人身难得如盲龟遇浮木孔——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一块带孔的浮木,一只瞎眼的乌龟,我们做人概率几如这只乌龟巧遇到浮木的概率。

    所以,生命是宝贵的,我们不要轻易地耗散了。

    所以,相遇是宝贵的,我们不要轻易地走散了。

    现在正值浅秋,黄昏落日镕金两岸芦苇成阵。

    芦苇阵阵

    不禁让人想起诗来:

    今晚天上有一轮的圆月
    我想携着她的手
    往明月多处走
    一样是清光,我想,圆满或残缺
    庭前有一树开剩的玉兰花
    她有的是爱花癖
    我忍看它的怜惜
    一样是芬芳,她说,满花与残花
    浓荫里有一只过时的夜莺
    她受了秋凉
    不如从前浏亮
    快死了,她说,但我不悔我的痴情
    但这莺,这一树残花,这半轮月
    我独自沉吟,
    对着我的身影
    她在那里呀,为什么伤悲,凋谢,残缺?

    2020.09.03 夜
    上海 二联家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轮明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oo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