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教学之名远播,今日一见,果然令人酣畅淋漓。《将进酒》短短四句,竟能引出如此遐思。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人道酒后吐真言,奈何一代诗仙,借酒浇愁,只能愁上加愁,许是夹杂几分牢骚,此处真言并不尽然。
于是这节课,我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浅析这其中真真假假。(钟鼓馔玉不足贵)必然是真心,豪气干云,视锦衣玉食为粪土而不屑一顾,真真是“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毫不相惜。李白非趋炎附势之人,非贪恋荣华富贵之人,他不要高官厚禄,只想凭借自己的“政治天才”,拯救天下苍生,富强黎民百姓。然“赐金放还”给了这个自诩“政治天才”的翰林沉重一击。
(但愿长醉不复醒)有人说这是真心话,因为现实无法满足他一展政治才华的抱负,他只能在梦中指点江山,一了夙愿,就像《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般,见到仙人盛会,有虎鼓瑟有鸾回车,金碧辉煌,其乐融融。他不用摧眉折腰事权贵,就有“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现实黑暗,他愤懑之余只愿酩酊大醉,回想那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的往昔,梦想白衣卿相,名垂青史。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满心喜悦,直言“我辈岂是蓬蒿人”。
(但愿长醉不复醒)亦有人说这是假话。酒酣之时胸中郁结,一气之下口不择言。李白是不会折腰也不愿折腰的,他讨厌仰视。他本是一手剑一手笔,一路放歌纵酒,游历山川的游侠。所以他不懂得人情世故,官场浮沉,所以他不懂得人言可畏,即使不满小人当道,败于三人成虎,被排挤出京。单纯的李白捧着一颗心来,结果带着破碎的梦归去。八年之久,仍念念不忘,带着几分伤心几分委屈几分赌气,把嘴一撇“但愿长醉不复醒”。
(其实我也不想做丁文涛,只是最近刚好对成语有那么点兴趣罢了。)
虽然要为李白的遭遇洒一把同情泪,但仍要为唐明皇此举拍手称道。没错,李白自始至终都没有搞清楚自己究竟有何才能,明明是个政治白痴,却妄想干预朝政,如此想来,小人此举倒也是一件幸事,单从他想在安史之乱中建功立业却反身陷囹圄来看,就知道这小子不是搞政治的料。空有热血没脑子怎么行!与其遭人排挤埋没官场,我只想说,呆子!速去写诗!至少他不负“诗仙”圣名,不会默默无闻的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有人说这两句其实是反语,也有几分赌气意味。因为古往今来,唯有圣贤才可留名于世,饮者之名屈指可数。
反正我只知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读《三国》时才知道原来那个自小让梨的孔融其实嗜酒如命,要梨?好啊随你拿;要酒?对不起要酒没有要命一条。敢抢我酒?跟你拼命!真是三观尽毁啊。而李白之所以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又不是因为他能喝,是因为他会写诗名气大!所以应是“圣贤留名,饮者寂寞”才是。
(古来圣贤皆寂寞)这倒真是大实话。大凡圣贤,往往是思想境界超脱凡夫俗子,少为常人所理解的。要么高处不胜寒,要么独孤求败而无人能敌,总而言之,都是寂寞的。李白就是这么认为的。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大贤,但唐玄宗不理解他,不赏识他,他委屈了,生闷气了,自娱自乐去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不要我,我还不稀罕呢。那个一心想逍遥游的庄子,负手立于濮水边,默默思考宇宙万物,天地与人。他不知是他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他。他以为,天之苍苍非天之正色,只是因为其远而无所至极。这一番现在我们看来在正常不过的言论,在当时却是惊世骇俗。所以人们常带着无法理解敬而远之。他也是寂寞的吧。那个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贾谊更应寂寞了。空有惊世之才,却生生憋死腹中。
(惟有饮者留其名)这绝不是真心话,醉生梦死纸醉金迷那不是李白。李白在政坛混不出名声,寻思着自己喜欢喝酒,就在喝酒上搞点儿名声出来呗?真是个呆子。以消极避世的态度来面对不想面对因为无力改变的现实,激慨一番过后,惟有空虚寂寞。
又及老师说,可以把“钟鼓馔玉不足贵,古来圣贤皆寂寞,但愿长醉不复醒,惟有饮者留其名”连起来,细细一品,果然更有关联性。
如果可以,我愿长醉不复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