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鹏估计没想到,他说相声都没有“招人辅导孩子写作业”传播快影响大。
岳云鹏微博招人辅导孩子写作业仅仅两天时间,这条微博就收到了5.3万留言,1.8万转发,点赞量28.4万。除了众多老父亲老母亲积极响应“深有同感”,还有人调侃他语文太差连“聘”字都不会写……
也不奇怪,现在“辅导作业”绝对是最火爆的热搜题材之一,而且不用关注时效,随时翻出来都能引起一大波共鸣。有多少人,一边看着网上流传的各种辅导功课小视频笑到肚子疼,一边面对自家娃的作业上演现场版咆哮动画。
这不,昨天我们班级群里还有家长吐槽:作业总共有20个生字,老母亲在一旁陪着,好不容易20分钟写完了一半,本以为胜利在望,结果剩下10个字半个钟头都没写完。
这段分享引发了群里好多家长的感慨,大家倒不是嫌弃娃写得慢,而是……明明20分钟就能写完10个字,怎么就非得磨时间?嘴皮子磨破催吐血,这熊孩子咋就不明白,赶紧写完了你能去玩老娘我也乐得解放呢?
等等——写10个字用了20分钟,就等于下一个20分钟也应该写完10个字吗?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期待?甚至如果孩子没能做的,就判断他是“态度问题”?
如果是这样,你可能和我一样,也被小学时候常见的“路程问题”给带偏了:
一个人从A出发前往B,20分钟的时间走了一半的路程,请问他走完全程需要多久?
很熟悉是吧?很简单是吧?能解答正确并得分可不等于你看见了真相!
无独有偶,在日本经济学家坂井丰贵的新作《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一书中,刚好提到了同类型的“路程问题”,不过是把“走路”换成了“跑步”。
这个标题……看看就好,别当真我爱好跑步,但跑的越多腿越沉重。参加长距离比赛时,虽然同样是1公里,但与最初的1公里相比,最后的1公里花费的时间要长出很多。如果是42公里的全程马拉松,即使能在2小时之内跑完前半,后半却要花费2小时以上。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P63
读完这一段,不用我说,你马上就能判断这两个明显不同的说法哪个更符合实际情况。
咱们大都有长距离行走的经验。想当年我从泰山西路下山,走了三个多小时还见不到底儿,好容易迎面遇到一个刚上山的游客,忙问人家从山脚上来用了多久。结果,人家口中的“40分钟”我愣是走了俩小时!
当然不是人家蒙我,也未必见得他比我的脚程快多少,而是……同样的路程,人家的“40分钟”是刚开始走体力满满,而我已经走了三个小时是强弩之末,速度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在经济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边际成本递增”。
新增生产每一单位商品所需要的成本叫做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叫做边际成本递增。
生产一定数量产品的(总)成本,是生产到这一数量的产品为止的边际成本之和。还用长跑来举例的话,就是跑完3公里的痛苦等于“跑第1公里的痛苦、跑第2公里的痛苦与跑第3公里的痛苦之和。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P65
你看,这才是真实的生活!当你要求孩子“抓紧时间一鼓作气提高效率”的时候,本来就是在和客观规律对抗!在一个不靠谱的前提下建立起的期待,能靠谱吗?
看到这里,咱们是不是也该换个思路:下一次辅导作业的时候,至少为娃完成作业可能需要的时间,留出更充分的心理准备?
当然,让老母亲绝望的“管教难题”可不只有辅导作业。催起床叫吃饭陪练琴……分分钟让你陷入抓狂的境地。
很多家长感叹“孩子越大越不好管”,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一开始催孩子,远远的声音提高八度就能立竿见影让他乖乖听话;可是没多久人家就充耳不闻了,非得走到跟前“耳提面命”才能勉强成功;再后来恨不得上手拽着他直接“押送现场”——都是催促,要实现同样的效果,付出的“成本”显然也是越来越高了。
单件产品的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增那么,如果已经陷入了这个可怕的漩涡,还有可能逃脱吗?
在经济学上,还真有。
2012年白菜和卷心菜大丰收,在东京的大田市场,价格与以往相比下跌了将近30%。面对这种情况,全国农业组织联合会要求农户将蔬菜销毁。生产份额较多的长野县共有2175吨白菜和150吨卷心菜遭到废弃处理(《日本经济新闻》电子版,2012年9月18日)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P106
看着很眼熟是不是?这不就是中学政治课讲过的“生产相对过剩”吗?小时候我对于资本家“把过剩的牛奶倒河里”、“用卖不出的粮食拌沥青铺路”百思不得其解,总觉得“免费送给需要的人不是更好吗?”现在就能明白其中蕴含的经济学原理了:
不管是低价出售还是免费供应,都会导致市场需求相应减少,继而引发价格大幅下跌。这与生产者希望增加利润的初衷是完全相悖的。
也就是说,生产更多的商品实际上已经付出了更高的成本,生产者当然希望能够赚回相应的利润;如果有一种做法能够提升产品价格、增加利润,当然就会选择这样做。
对于农户来说,销毁自己精心栽培的蔬菜令人心碎,然而不这样做的话就无法增加利润。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P106
看完了日本农民“壮士断腕”的做法,你能理解当初资本家处理过剩产品的“良苦用心”了吗?
当然,对老母亲来说,资本家啥的都无所谓,重要的是,面对自家“投入越多,收效越差”的管教困境,要从哪里找到一个突破口来扭转困境呢?
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经典的育儿书籍,对于“如何取代催促”给出的指导意见吧: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比如只说一个词儿:“毛巾!”——《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只做,不说。——《正面管教》
·沉默,用被动倾听来表示接受。——《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原来,专家之所以是专家,因为他们不仅更懂孩子,似乎也更懂经济学。
啥?当家长还得先懂经济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