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寸铁千元征文半决赛故事
寸铁千元征文半决赛|英子

寸铁千元征文半决赛|英子

作者: 超爱狗的顾小蛮 | 来源:发表于2018-05-16 07:33 被阅读134次

    文|一只狗的烦恼 参赛编号:486

    寸铁千元征文半决赛|英子

    Step 1

    在豫北平原偏北的某个地区,有一个这样的村庄,由于村庄前的水紧密地连接着黄河,所以,取名叫“连水村”。

    在连水村,一直都有个叫小芳的姑娘,她好看又善良,但这几年又多了一个叫英子的烧包。

    烧包,在连水村的方言里表示着时髦和潮的意思。

    我认识英子当然比她出名还要早。

    英子是我的姑姑,但这并不代表她是我奶奶的女儿,而是因为那些我怎么也搞不懂,也不知道怎么就牵扯到一起的祖上关系,反正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她就成为了我的姑姑。

    英子姑姑的前半生其实并不是一个烧包,她就是一位很普通很典型的农村妇女,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她比她们多了一丝不幸。

    在她到夫家的第四年,丈夫因为意外在工地上重伤,后来抢救无效死亡,只留下她还有两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唯一的财产就是他们住的那间传了好几代的房子。

    当时村里有不少人劝她,让她把女儿送给别人,选择再婚,这样子可以轻松些,因为她还年轻,而且生的也漂亮。

    英子姑姑确实很漂亮,她是一个很标志的美女,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红红的小嘴。我觉得,她这样的姿色即使带着孩子也是有人会接受的。

    可是她呢,偏是不听,十分霸气地说,我自己的孩子,我自己养活。

    在那个以劳动最光荣的艰辛年代,一个女人带着两个什么也不能做的孩子并不是说说那么容易的,但她就这样硬生生地拉扯着她的两个女儿长大。

    为了挣钱,她卖掉了自己为了结婚留了好几年的头发,每天早上凌晨三点钟就起床,去山上刨野菜、捡柴火,然后等到赶集的时候卖,她们每天吃的就是卖菜的人剩下的或不要的菜叶子,卖菜的人也知道她的困境,常常主动地留给她,并且不问她要一分钱,她们一年几乎都不怎么买衣服,旧衣服破了又补,村里人可怜她们,时常把不穿或者穿不了的衣服送到她们家……

    她们的生活就这样将就着,勉勉强强可以糊口,后来,我妈妈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在附近的纺织厂帮她找了一份工作,她下班的时候,就去附近的工地上帮人家捡石头、抬东西,生活明显好转起来。

    也正因为患难之刻的这种援助,英子姑姑和妈妈的关系非比寻常的好,哪怕是姑姑后来烧包,也依旧没有改变。

    Step 2

    在我之前的印象中,英子姑姑一直都是位朴实的农村妇女,由于缺少营养,她面部发黄,但由于经常做体力劳动,身材却反倒粗壮,并且经常着一身破烂的衣服,直到她的两个女儿开始工作,她的生活才稍微有所改善。

    由于我在外地上学,回家的时间屈指可数,再加上两家之间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平时也不怎么见面。

    最先注意到她的改变是在我的二姐,也就是她二女儿的婚礼上。

    连水村一直以来都流行着一个这样的习俗:有女不远嫁,两女必一招。意思是,家里有女儿的不要嫁太远,家里是两个女儿的话,一定要有一个招进来,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如果是一男一女或者两男,也就没什么特别的要求了,这是为了将来的养老。

    可是这些年,似乎是为了响应国家创新的战略,连水村开始突破思想的束缚,打破旧有的堡垒,流行起了将女儿远嫁的风潮,许多人家拖外面的人给自己的女儿介绍,把女儿嫁的远远的,听说是女儿嫁的远,生活过的好。

    英子姑姑也紧随着这种潮流,其实,只是碰巧罢了,因为她的大女儿在上班的地方遇到了一个外地人,两个人暗生情愫,后来决定要结婚。

    我妈妈劝说她,一定要让她的二女儿招,不然家中就只剩下她一个人了。英子姑姑说,只要她们幸福就好,她自己倒是无所谓,操劳了这大半辈子,唯一的心愿就是这两个女儿的幸福了。

    我妈妈见劝说不动她了,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好巧不巧,她的二女儿找的对象也是个外地人。

    而由于我正好回来,所以就顺便参加了这场婚礼。

    我注意到英子姑姑的时候,她正坐在房间里,那时的她穿着一身很喜庆的衣服,脸上还化着淡妆。

    她招呼了我和妈妈一下,就又匆忙地去招呼其他人了。

    我想,那时的英子姑姑其实就变了。

    Step 3

    英子是个烧包这句话,就是在这之后逐渐开始流行起来的。

    因为送完女儿出门后的她真的很潮,时常着一身艳丽的衣服,头发微烫并染成了棕黄色,脸上甚至还化着淡妆,明明是五十多岁的人了,看起来就像三十多岁的小媳妇一样。而这些年的操劳也在这些日子的保养下逐渐减少了痕迹。

    她经常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而且永远都是人群中最亮眼的一个。

    我很震惊于她的这种变化,时常和妈妈说起她。

    但每次说起她,妈妈总是露出一副很难过的表情,对我说,英子姑姑不容易啊!

    我一直都不太懂她为什么这种反应,直到发现她开始玩手机之后。

    Step 4 

    英子姑姑厌恶手机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最起码就连平时不经常回家的我都知道。

    手机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才在中国出现的机器,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才在中国广为流传,甚至包括农村地区。

    英子姑姑接触手机也是在那时候,那个时候的手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打电话,发短信,还有一些诸如连连看,推箱子和俄罗斯方块之类的游戏。

    当时,她并不反感手机,觉得手机真是个伟大的东西,极好地连接了外界,当然,她的外界就是女儿所在之地。

    可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逐渐在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英子姑姑的两个女儿整天都拿着手机,甚至吃饭都是手不离机,她经常说她们,可是说多了也惹得她们不快,她便也不说了。

    她给妈妈说,她觉得手机真的是一个很失败的工具。

    她说的当然是智能手机,她的女儿怕她无聊,工作后无数次地想给她换部手机,因为她的手机很破,而且功能少,她用的依旧是那部为了能和女儿联系方便而买的手机。

    但她偏不同意,以这种倔强的方式来反应她对这种潮流的厌恶。

    可是现在,她不仅穿着打扮潮了,就连用的手机也潮了,那可是我至今也没有拥有过的苹果手机,甚至是村里老一辈人中出现的第一部苹果手机。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手机的学习,她大多都是靠自我摸索,五十多岁快六十岁的人了,学习手机的热情却依旧不减,甚至和当年高考的我有的一拼。

    她没有什么文化,也不认识很多字,手机于她真的有很多困难,每次我回家,她总是来我家问我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诸如微信为什么发不了语音、怎么把键盘变成手写键盘、怎么看天气等此类的问题,当然,我也很愿意教她。

    我时常对妈妈说,妈,你看看英子姑姑,你再看看你……

    妈妈平时的生活和英子姑姑就是两个极端,可能是因为她还没有嫁女儿,她经常就是劳动劳动再劳动。

    她说,那才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主潮。

    她的手机是智能手机,但是她平时除了接打电话不怎么用,手机几乎都是在我那正上初中的妹妹手中。

    妈妈说,你以为那是你英子姑姑愿意的吗?

    Step 5

    她是不是愿意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英子姑姑对手机的痴迷程度完全不亚于当初她的两个女儿。

    假期在家,我经常看见她,手里拿着手机,目不转睛地在看些什么。

    直到那次,我凑上前去看,才发现,她正在看和女儿的聊天记录,几乎都是她在说,她的女儿都是很简单的回。

    闺女,明天你们那儿有雨,出门要带伞啊。

    嗯。

    ……

    我看了一下时间,这是英子姑姑问我天气怎么看的那天晚上发的。

    闺女,早上要记得吃饭,你的胃不好,不要总是着急上班而忘了吃早饭。

    好。

    带伞了吗?

    带了。

    路上小心点,你平时走路都不怎么看路的,千万要小心。

    妈,我知道了,您别说了,我上班要迟到了。

    路上要慢点啊,千万要慢点。

    ……

    这是第二天早上发的,我能想到英子姑姑拿起手机,戴着老花镜,慢慢打字的场景,她没有什么事,明明可以迟点起床呀!

    妈,我和妹妹明天去你那儿。

    好啊,我就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西红柿炒鸡蛋、烧茄子。

    ……

    我记得这是那天我回来之后,英子姑姑兴高采烈地拉着妈妈去买菜,可是第二天两个姐姐因为工作的事都没有回来。

    ……

    可就是这样的话,她一个人也看的津津有味。

    那时,我才明白,她其实能依靠的也只有这个她最厌恶的手机,因为这是她和远嫁的女儿唯一的纽带。

    如果可以,她也很希望能像我的妈妈那样劳动,做着她们这一代人的潮流,可她却只能拼命地追赶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潮流,这个样子真心的不好看,甚至还有些狼狈。

    可是,没有如果……

    我突然明白了她的“潮”,她穿着很潮很艳丽的衣服,一方面是为了告诉女儿她过的很好,另一方面也是在间接地吸引女儿的注意,她就像一个渴望得到家长关注的孩子一样,希望得到女儿的关怀,哪怕只是一点点。

    这一刻,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每次说起她,妈妈会难过,为什么妈妈会劝她不要把女儿远嫁,因为她真的是一个人,而一个人真的会寂寞。

    一年中的多数日子,她都是一个人守着这间房子,饿的时候就做饭,不饿的时候就不做,每次吃饭都是在大大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碗一双筷子,甚至没有别人不好吃的要求,对她来说,吃饭的目的就是为了不饿着。每一天,她都想知道女儿们的状况,她担心别人没有她做的那么好,怕她们会受委屈。

    她熬过了最困难的时光,可是却享受不了现在的“幸福”,因为她想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Step 6

    英子姑姑的故事大多都是妈妈给我讲的,她的用意我也明白。

    因为我们家也是两个女儿,我即将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而她也要面临英子姑姑的问题。

    我问妈妈:英子姑姑现在完全可以去做些她之前想做的事情呀!

    妈妈说,这是农村,而她们是农村妇女。

    农村妇女又怎么了?我问。

    农村妇女大多就是把自己贡献于家庭中,这就是大多数农村妇女的潮流。妈妈说。

    你们可以做个新型的农村妇女啊!我笑着说。

    妈妈摇了摇头,没再说什么。

    Step 7

    最近一次见英子姑姑是在连水村一年一度的庙会上,这可是连水村一年中最盛大的日子,那些出摊的生意人就是趁此狠狠地捞上一笔,赚足一年的费用。因为,这个时候,村里的负责人会请邻村戏团的人来唱戏,甚至有时候国内大型戏剧梨园春也会来此地演出,比如这个时候,所以,各个地方的人都会不惧炎热地来到此地,或赶集,或听戏。

    当时的英子姑姑骑着一辆小电动车,脸上带着墨镜,头上是遮阳帽,依旧是一身艳丽之极的衣服。

    “英子姑姑。”我叫了她一声。

    “牛牛,你咋一个人在这儿,你妈呢?”英子姑姑停下车问。

    我指了指旁边不远处的摊上正在买菜的妈妈。

    英子姑姑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点了点头。

    “我还有点事,先走了,等下次见面聊。”说完她便骑着她的小电驴走了……

    我看着她逐渐远去的背影,我突然很想问问她那个我问过妈妈的问题。

    我不敢,怕得到和妈妈一样的答案,其实也一定会是一样的答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寸铁千元征文半决赛|英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vu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