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开智学堂参加“阅读训练营”,今天分享的是“抽样阅读法”。
以下是学习笔记:
抽样阅读法,简单而言,是带着问题去读一本书,与主题阅读结合,用于快速获取最少关键知识,特点就是把书读薄。
抽样阅读法通过“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修正假设”,完成闭环。短时间内迅速了解某一学科的核心知识,在时间资源越来越紧缺的当下,帮助我们高效阅读。需要说明的是:抽样阅读法只适合于非虚构类阅读,也就是说那些小说、文学类作品是不适合抽样阅读的。
提出假设
当我们想要快速了解某一领域知识的时候,总是会因为兴趣或者疑问,产生了动力。或许有人会说,互联网如此发达,需要什么直接网上搜索不就行了,有必要阅读吗?
搜索的确能迅速获得知识点,但那是零散的,想要系统的获得相关知识,必须通过书籍阅读,特别是同一主题下多本书籍的阅读,一方面是帮助阅读者建立知识体系,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交叉验证知识正确性。方法如下:
- 买同一个主题下的一堆书(3-5本),从豆瓣等渠道查看评论找到评价高的书
- 快速阅读(封面、目录、前言、推荐、后记):
a.一本书上特别的知识点(其他书没有的内容)
b.几本书的共性内容;
c 阅读中通过写学习卡片的方式,将知识点归纳提炼,构建知识架构 - 对一本书的抽样阅读:
a 边角料(封面、目录、封底推荐,序言、后记、引用文献清单);
b 用新材料交叉验证:多本书中都有的共性内容,就是被验证是正确的,此外也可通过维基百科查询相关知识词条来进行验证。
验证假设:
- 封底推荐:推荐人专业性(是否该领域人士),推荐语(核心观点有哪些),
- 封皮内页:本书核心信息,重点提出的观点、方法
- 查阅目录:
a 看结构(书中有哪些内容,分别占比多少),
b 看页数(占页数多的说明最重要),
c 阅读目录提问题,写卡片,先写下自己的理解, - 阅读重点章节:
a 快速阅读部分章节中的小标题,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b 补充读书卡片,知道的是什么,不知道的是什么,建立知识框架的卡片;
c 细化某个知识点的卡片 如新的方法或者工具的具体使用;
d 根据所学到的知识,确定下一步要做什么,其中的关键点是什么,落实到行动中,验证所学。
质疑假设
书籍阅读获得的是特定场景下的知识,所以要通过不断提出假设,从一个假设到另一个假设再到一堆假设,进行验证。
“抽样阅读”背后的认知科学原理是什么?
大脑爱新鲜,大脑爱脑补,大脑善于找不同,这是大脑的认知模式,所以我们过去以为“从头到尾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其实是走了弯路,不用字字读,抽样百遍其义自现,书读百本其义自现,通过这种交叉验证的方式,实现更高效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