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的RGP镜片。普通的RGP镜片用于矫正视力,而塑形镜用于“矫形”,即通过改变角膜集合形态来提高视力。“矫正”型的RGP镜片,其内表面与角膜的表面相平行,互相吻合,通过改变镜片的外表面来调节镜片光度。而“矫形”用的塑形镜则相反。其外表面较简单,内表面相对复杂。塑形镜的内表面不再与角膜平行或吻合,而是在镜片角膜之间制造一些间隙,利用泪液的作用达到“矫形”效果。

角膜塑形镜共经历了四代设计,而前三代已经不适合现代人们的需要,而最新一代设计属于第四代,其治疗效果较以往快速很多,所以又称为“快速塑形法”。患者配戴一夜后即有非常显著的矫治效果,之后的治疗期为10--30天,达到最终的治疗效果。
现代角膜塑形镜采用四区设计。四区分别为:基弧区,又称中央光学区或治疗区;反转弧区;定位弧区,又称配适弧区;和周边弧区。
材料
PMMA材料,即聚甲丙烯酸甲酯材料,俗称“有机玻璃”或“亚克力”,是最早期硬质角膜接触镜所用的材料。尽管它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等多项优点,但由于完全不透气,患者无法长时间配戴。
为了改善硬质接触镜的透气性能,克服PMMA镜片材料的生理特性方面的不足,研究人员通过在PMMA中添加硅胶(硅胶丙烯酸材料)或氟-硅胶(氟-硅胶丙烯酸材料)等开发出透气性硬性材料,即RGP。
评价一种RGP材料,必须了解其三大特征,即生物相容性、无力特性和表面特性。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的RGP镜片,用于改变角膜现有的几个形态。同时,大部分患者采用夜戴的方式。
因此,对于角膜塑形镜来说,最重要的是保证配戴的安全和塑形效果。然后才是配戴舒适度、镜片寿命、护理的难易程度等。透氧系数和弹性系数是选择角膜塑形镜材料最为重要的两个参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