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材肥胖的大婶,仅用两个月,就瘦了20公斤,但突然有一天,大婶因心脏麻痹而死了,恰巧,在两个月前的同一时间点,这位大婶的前夫娶了一个身材高挑的年轻女人。
于是,大家纷纷猜测,大婶一定是受到情感刺激,所以想要变美获得老公的关注,一时之间,关于大婶的事件演变成“因欲望过剩而引发的死亡案件”,被人贴上了标签。
可实际上,大婶是为了救自己患上晚期肝硬化的女儿,突然去世了只个意外而已,那个医生说,她只有减掉30公斤体重,才能把肝脏移植给女儿。
这是电视剧《匹诺曹》中的一个情节,吃瓜群众的评价却让人心寒,听过这么一句话:“不要冒然评价我,你只知道我的名字,却不知道我的故事。你只听闻我做了什么,却不知道我经历过什么。”

深以为然,评价是人的自由,但是评价应当建立在已经充分了解相关事实的情况下发表的,而不是随意评评论,跟着分向走。
正如我们评价一个人,评价一本书也应当如此,你得抛开成见,去公平公正的评价一本书,比如说,
这本书好,还是不好?如果好,好在哪里?如果不好,又应该如何改进?
《如何阅读一本书》强调了在评价一本书前,在你说出“我同意” 或者“我不同意”前,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确保自己真正理解并读懂了它,我们的评断才称得上公正客观,而不是没看过这本书你就一票否决,不是因为哪个谁说了不行,不好看,没啥意义,我们就听而信之。
我们要带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去看待,正如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因此,也没有一本书会好到无懈可击,通常一本书有四个评价标准:
1.知识不足
知识不足是指作者缺少与他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知识。
比如一个哲学家想写一本关于经济学的书籍,那么他需要去系统了解经济学,研究透彻再来写,要是一开始就动笔,就很可能就会出现知识不足,论证不充分的情况。
当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时,可以指出来,但同样的,我们不能只表达观点,而不解决问题。
正确的批评方法是,先说明本书缺乏哪方面的知识,然后再给出具体理由。
2.知识错误
简单来说,就是理念不正确,论点与事实不符。
比如,2006年以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后来冥王星被划分为矮行星,从九大行星中除名,九大行星变成了八大行星。
但如果一位作家没有及时更新知识,可能就会犯下这个知识性的失误了。
作者提醒,当我们指出本书犯了知识错误的问题时,必须能说明事实,能找到相关论据说明自己的相反观点。
同时,这也提醒作为自媒体时代的写作者,要对自己的观点负责,千万不可想当然地乱写瞎写,因为我们的每一字每一篇文章都会受到无数双眼睛的检阅,减少不必要的犯错,是写作者的基本素养。
3.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也即推论荒谬。
推论荒谬主要分为两种形态:第一种,缺乏连贯性,结论出来了,但却和前面的论述联系不紧密,论证乏力;第二种,前后矛盾,论据无法说明论点。
和前面两种错误一样,要证明本书犯了不合逻辑的失误,同样也要给出足够让人信服的理由。
4.分析不够完整
即作者并没有解决他提出来的所有问题。
批评一本书的最后阶段,在回顾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论述过程后,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吗?是否有遗漏?
或者,我想要的答案找到了吗?这本书能解决我遇到的问题吗?阅读是一个寻求帮助的过程,对于读者来说,如果一本书能解答自己的困惑,让自己茅塞顿开,就是一本好书。
当然了,如果你无法用充分的证据证明作者没有以上四个缺点,你就不能盲目反对作者,正如作者所说,毫无理解便同意只是愚蠢,还不清楚便不同意是无礼。
我们要做一个礼貌而智慧的阅读者,不仅要能提出问题,更要学会解决问题,不能意气用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