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子疑云》,不换的是情感

作者: 文艺是件正经事儿丶 | 来源:发表于2017-02-05 17:09 被阅读43次

    写在前面的话:我在微博上看到过一篇文章,类似于这样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被拐卖的妇女和儿童?又为什么他们无法逃脱出来?文章的作者说他在去一个乡村时就碰到了这么一个被拐卖的妇女向他发出了求救的信号,只是后来他才得知就算警察去了也没有什么用,因为已经“打好了关系”,其实原因我们也都很清楚,对啊钱呗。在国产的电影中我也看到过类似的片子吧,但是我发了这样一部影片,一边会心疼主人公,一边又想批斗一番这个社会……

                   微光中的希望  把爱点亮

        理智要比心灵更高,思想要比情感可靠。现实的残酷可能会让我们抱怨命运的不公,命运的坎坷可能会让我们丧失生存的欲望。但《换子疑云》中那位伟大的母亲在面对渺茫的希望、曲折的人生时,她未曾想过放弃,也未曾屈服于命运的折磨,她生活在被阴暗笼罩的社会环境下,她拼命的挣扎,努力挣脱黑暗的束缚,或许残酷的考验让她变得疲惫不堪,但因为有了爱的支撑,让她学会了在黑暗中寻找光亮。

         《换子疑云》这不影片讲述的是洛杉矶的一位母亲克里斯汀·克林斯寻找自己丢失的儿子沃尔特的艰辛历程。影片以“母寻子”为主要线索,贯穿着对任性沦陷的批判,对正义的呼唤和对政府官员执政腐败的批判,人性背后的沦陷反思,黑暗势力的无尽压抑,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单身女性的坚强、偏执,偏执到让我们心疼。

       影片塑造了克里斯汀·克林斯不畏邪恶、充满正义的人物形象。影片暗灰色的色调暗示着主人公坎坷的命运,她的一生或许就只能在思念中度过了。纵使万般无助,她在警局队长的强行逼迫下,依然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亲生儿子,没有低头去默许别人强加给她的一切,在精神病医院医生的威逼利诱下,她坚定的眼神透露出她对黑暗势力的憎恨,即使在医院里受尽非人的折磨,她也没有区服,就是不肯在纸上签字,这样看来,比起在医院中沉默,无动于衷的其他“病人”,克里斯汀的隐忍、坚定地信念,深深地感染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这是这种正义感的传递,让她获得了更多的支持,让她在痛苦中感受到了无穷无尽的希望、支撑她走下去的希望。

     影片反应了政府职员腐败、滥用职权的内涵。警察是给人们无私奉献、解决困难的,这部影片中的警察却成了人民利益的侵害者,满嘴谎言的人。在警察采访克林斯太太和警察帮她找到的那个儿子时,警察为了自己的名誉和利益,说出了“洛杉矶警署的不懈努力”这样的话,极度的讽刺了警察们的虚伪和无情,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他们亵渎,媒体下的掩饰隐藏了他们丑陋的面目,只会做表面功夫的警察局,就像是精神病医院的医生所说的“如果是警察把你送过来的,一定有正当的理由”,这并不是权力至高无上的赞美,而是人性泯灭的丑化、讽刺。

     影片中闪回的运用展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桑福德·克拉克被警察莱斯特带到警局之后,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板凳上,在他看到旁边的一个孩子在打尺子时,脑海里浮现了自己杀人的场面,这种画面的闪回,展现了克拉克内心的恐惧,也预示着这份恐惧背后会有着更大故事,这个杀人场面的出现,使影片的气氛瞬间变得沉重、压抑,也引发了观众的想象和联想,使得克拉克像警察说出真相时不那么唐突,让观众再次想起那个场面,使之于闪回的场面前后呼应,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抒情音乐的运用也渲染了气氛,深化了影片的主题。克里斯汀从法院出来,坐公车回家的路上,路过沃尔特的学校时想起了抒情、柔和的音乐渲染了悲伤地气氛,所谓触景生情就是如此,看到学校里的孩子尽情的玩耍,却找不到自己孩子的下落,每天都是她送孩子上学、放学,如今少了一个人的陪伴她变得不习惯,车窗外的那个世界,曾经只是咫尺之遥,如今却已相隔甚远,这种抒情的旋律、舒缓的音乐表现了克里斯汀对儿子的思念,这种略显无助却又伟大的母爱和这位无私奉献的母亲,让观众揪心不已。

     在影片的最后,克里斯汀说:“我获得了新的东西——希望。”突然地变故让她的命运变得跌宕起伏,费劲千辛万苦的周折却让她离家人越来越远,现实的残酷没有让她折服,渺茫的希望中她却看到了奇迹的光点,在恶势力面前曾是卑微的她变得高大,她的正义和伟大拯救了整个陷在沼滩中的社会,因为爱,让她变得坚强;因为爱,才有了更多的希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换子疑云》,不换的是情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ue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