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拉开我们距离的到底是什么?

拉开我们距离的到底是什么?

作者: 柚子的农舍 | 来源:发表于2018-05-08 22:32 被阅读14次

    晨冰总说我是个没有毅力的人,从我一些小习惯可以看出我是个不能干大事的人,不会有什么成就,我承认,也在试着改变。

    比如说这个周末计划好看书复习,但是大部分时间用来刷手机、看剧。我曾经无数次对自己说过要利用躺着刷微信的时间、看剧的时间用来学习和锻炼,结果没有做到。

    从小被夸勤奋,悟性好。只有自己知道,我并不勤奋。我总是试图偷懒,逃避。中学的时候,我每天都定制了学习计划,但是没有一天完成过,因此学业一般。在工作上,也对自己不够狠,只求过得去,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

    这些年拉开我们距离的到底是什么呢?我的悟性并不差,高中数学月考的时候偶尔可以考到150的满分。当然离不开自己对这门学科的喜欢,还有常年累积的做题的严谨和细心。

    我的母亲总是说“命也,一切都是命”。在她心目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不存在的,一切都归结于命。

    古人说30而立,也就是说30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可以看出这个人有多大成就。我们现代人寿命增长,30岁后的成就依然很大,但也能在这个时候从阶段性分出个高低。我觉得同龄人之间,拉开距离的无外乎下面三个因素。

    理想,说的俗点就是目标。

    我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我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这是很多中国家庭,特别是穷苦家庭孩子的通病。父母一味要求子女听话,让自己省点心。我的读书时代就是这样只知道读死书、读书死,从而实现父母的寄托考上大学。至于上大学干什么,将来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他们从来没有告诉我。我只知道,我爸爸本来可以考上大学的,因为贪玩,高中一气之下跑回家种田了。这成了他一生的遗憾,因此将他的遗愿寄托在我身上。

    高中如愿考上省重点,当时我就膨胀了。因为我知道,省重点意味着半只脚已经步入了大学的校门。当时我只听过两所高校,一所是北大、一所是非北大。北大,我自然是考不上。至于什么985、211,之类的也是后来毕业后才知道的。于是,整个高中都没有全力以赴,最后考了个三线城市的二本。

    毕业后,我的目标是啥?理想在哪里?我不知道,大学四年,循规蹈矩的过着,看看闲书、追青春偶像剧成为日常。毕业后,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报答父母。挣钱让他们在家里建个漂亮的房子,不再在外奔波。靠的是省吃俭用,素面朝天,为父母华丽的房子做了点资助。

    接下来是相亲,结婚生子,为自己小家过上温饱的日子,做着普通的办公室职员工作,也算是为自己近十年来的生活有了喘息之气。于是想停下来,回顾下自己的人生,找回自己遗失的理想。我想还不晚,苏轼的父亲苏洵四十岁才开始做文章,最后成为大家。

    有了理想和目标之后呢?当然是为之付出的行动。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平之辈。为什么被人甩得越来越远,那是因为有人每天都在努力,一点一点的积累,到了一定量,他就爆发了。别人在学习、看书、谈业务的时候,你却在打王者荣耀、刷手机。有一个朋友,为了学好英语出国游学,每天在地铁上、路上都在学英语,早上提前一个小时起床练习口语。我们多数人只看到别人所获得的成就,却看不到别人的付出。

    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是一句口号。我一次又一次打脸,总是松懈。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金钱。

    当一个人连吃饭都吃不饱的时候,他的愿望只有一个就是吃上饱饭。就像上大学时候的我,最大的愿望是每天可以吃一个苹果和一杯酸奶。金钱决定你的人脉和眼界,有钱可以上好的中学,好的大学。就算不能上好的大学,也可以出国镀个金。我现在也是因为有了一点点积蓄,才在这里胡乱写一通。有钱有资本,你的选择面就更广。比如就业,如果你没钱只能老老实实去打工,但如果你有资本,你可以选择在家睡大觉,也可以选择创业,去打工只是出于爱好。

    众里寻他千百度,只要行动,任何时候都不晚。以小文劝勉自己追随内心,坚持自己的爱好,生活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拉开我们距离的到底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fu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