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分钟可以做些什么呢?
考试通常需要六十到九十分钟,三十分钟只够做一次小型测试。
职场人士也是一样,如果是自己熟门熟路的工作,大家都清楚地知道“有三十分钟的话这个是可以做到的”、“能做到这个程度”。
读书亦然。
不妨先拿出三十分钟尝试一下,老老实实地从头开始读也好,哗啦哗啦地翻翻看也好,只读认为有趣的地方也好,只扫一眼图表也好。试试看三十分钟能读多少内容呢?
最近在看的一本日本作家齐藤英治的《王者速读法》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阅读的方法,可以用比常人快15倍的阅读速度,阅读重要的2成内容,却可以获得8成效益。
那是怎样的一种方法呢?
一 用五分钟进行预览
在“预览”这个阶段,我们首先要把握好要读的书究竟是怎样的书,有怎样的构成,其中什么最重要等事项。时间虽短,作用却重大。
我们要利用这五分钟的时间搞清楚“读这本书的目的”。也就是说,要确立战略。
1 预览封面、内封
首先确认从这些标题、封面、护封中得到对书的初步印象,就像初次见到一个人时看到他的服装、发型和表情等。
2 在目录上花些时间
一本书的大多数目录是基于作者的意图排列而成,所以一般看完目录也就大体明白一本书的主要脉络了。
3 通览标题和图表
图表、照片、插图、漫画都是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被用来强调作品的重要部分。
遇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图表可以多翻翻,觉得对自己有用的也可以贴张便条或折个角做个记号。
4 了解书的构成
“前言”和“后记”中包含了各自应有的信息,这些也可以通过预览大体翻阅一下做个了解。
5 洞悉作者的意图
一般一本书都是作者本人针对某一问题做出的结论。
我们可以通过预览大致把握作者的视点。
二 用五分钟浏览书中所有的图片
1 浏览图片的奥秘
通过浏览图片,想到“我要从这本书中学到这个关键词”,从而有意识地寻找相关的线索。
2 预估一下哪里可能比较重要
截止到目前的十分钟里应该差不多对书的整体有个把握,知道一本书哪里不重要哪里重要了。
3 追求完美是高效阅读的劲敌
这里主要是将“二八法则”运用到阅读中来。即:“用20%的时间获得80%的理解”,不需100%的精读,只要理解80%也已经足够了。
我自己做的思维导图三 剩余的二十分钟使用跳读法阅读
1 有轻有重的公平主义
运用跳读法在有价值的地方就细读,无价值的地方就跳过。
2 确认自己得到什么
把页数换算成字数,用每行字数和行数乘以页数记录一下。这样下来,速读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3 快忘记时再看看
看完一本书后,如果看到后面又忘记了前面的内容也没有关系,可以再翻看一下就ok了!
综上,用上面的方法,看完一本书只需要三十分钟。
我试过了,还真的可以完成。
你如果也想挑战一下,也可以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