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给个人带来的异化感,困惑的人追问心灵的家园在哪里。
身处现代化浪潮中的维吾尔人自然是从传统的伊斯兰中追寻答案。前文提到的《我的民族观如何形成》作者的母亲是幸运的,因为她接触到了真正的伊斯兰教,受到了好阿訇的教导,在其人生困惑痛苦时领会了伊斯兰教“忍耐”“仁慈”“顺从”的教义。
伊斯兰(al-Islam)系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
穆罕默德于公元610年受天启,在麦加创立一种全新的宗教。穆罕默德没有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也没有以发祥地的地名来命名,而是将该宗教命名为“伊斯兰”,意欲将伊斯兰教塑造为一个超越了所有个人、民族、地域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即“顺从者”、“和平者”,就是顺从真主并谋求和平的人。
在穆罕默德的倾力下,伊斯兰教不仅消灭了当时盛行于半岛的多神教,并取代了当时已在半岛流传的犹太教和基督教,将散漫的阿拉比亚人(阿拉伯半岛人)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族-阿拉伯族。穆罕默德集先知、使者、立法者、宗教领袖、裁判长、军队统帅为一身,成为阿拉伯半岛的统治者。但穆罕默德没有指明继承人,在其升天后,穆斯林围绕继承权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并分裂为两大派,逊尼派和什叶派。
两派是因继承人和重大历史事件上产生严重分歧,政治分裂而形成的。逊尼派认为穆罕默德后的四大哈里发(继承者)都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什叶派认为只有第四任哈里发阿里(穆罕默德女婿)及其后裔为穆罕默德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前三任哈里发是篡位者。两派虽然教义并无太大区别,但却视同水火,自分裂后一直争斗不息,延续至今。
长期以来,伊斯兰世界的广大地区,除伊朗于十六世纪奉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外,逊尼派伊斯兰教占据统治地位。在有些地区,虽然什叶派人数占多数(如伊拉克、巴林等地),但掌权者通常是有权有势的逊尼派人。
在奉逊尼派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中,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是必须一提的,前者是世界伊斯兰联盟的倡导国,圣城麦加也位于其境内,石油富国后致力于向全世界传播伊斯兰教,资助各地兴建清真寺;后者是伊斯兰的后起之秀,是现代泛伊斯兰主义活动的核心国家,也是中亚泛突厥主义的核心国家。
在中国,很少以逊尼派、什叶派区分穆斯林的。因为中国的什叶派人数极少,主要是新疆的塔吉克族,塔吉克族是中国唯一说伊朗语的族群。维吾尔人乃至整个中国的穆斯林绝大多数都是逊尼派。
中国的伊斯兰教中分老教和新教,而且分的很清楚。
自一千年前伊斯兰传入中国,主流教派是逊尼派,教法学派是哈乃斐派。十二世纪中叶后,中亚苏非派教团进入中国,出现了一些新的教派,就把原来的教派称为老教,也叫“格底目”,格底目至今仍然是中国穆斯林的多数派,可以说最初的老教就是“格底目”,格底目这个词也就是古老的意思。再往后来,只要出现新的教派,就把以前所有的教派都称作老教。不同的地区所称老教新教极有可能不一样,也许某地的老教是他地的新教,必须深入了解才能搞清楚。可见,中国新教老教之分是因苏非教团出现而出现的。
苏非派,又称苏非神秘主义,是伊斯兰历史上比较特别的一个宗派。
苏非来源于阿拉伯文sufi,意指“穿羊毛衣的人”。最初的伊斯兰教神秘主义修行者穿这种衣服,表示自身“俭朴”,这身打扮便于他们席地而卧,很适应经常到处流浪的旅行生活。后来人们将伊斯兰教内的神秘主义者称为“苏非”。清贫、坚忍、敬畏、苦行、禁欲……这是世人眼中的苏非。在苏非眼中,金钱微不足道,他们轻视世俗生活,珍重个人的信仰。
苏非神秘主义并不是凭空而现的,它的出现既是宗教的神秘性使然,更是因为《古兰经》存在的大量隐义。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书,其中存在两类经文,一类是明确的,即经文释义清晰明了,信徒易于理解。一类是不明确的,指那些经文意义含混和难以解释的。一般认为,第二类经文是神秘主义产生的基础。关于这两类经文,《古兰经》说:“他降示你这部经典,其中有许多明确的节文,是全经的基本;还有别的许多隐微的节文。”比如《古兰经》第二章的一开头就出现三个意思含混的字词“阿里普,俩模,密默”,在古兰经全部一百一十四章中有二十八章的章首都是这样。还有一些经文,解释起来就神秘。例如:“我比他的命脉还近于他。”“任何人也不配与真主对话,除非启示,或从帷幕的后面,或派一个使者,奉他的命令而启示他所欲启示的。”
这些都是苏非产生的基础。苏非派出现后,仍然是将真主独一奉为信仰的最基本支柱,《古兰经》说真主创造人和万物,以及万物和人复归真主,“他初次创造你们,你们只被召归于他”,“真主将召集我们,他是唯一的归宿”,苏非从事神秘精神修行修行的目标是复归真主,可见绝大多数苏非都是正统教义的信仰者。他们有别于传统派别的是有别常人的修行方式,敬畏,坚忍,虔诚,沉思,克己和忏悔,还有苏非将真主语言(《古兰经》),真主使者穆罕默德的语言(圣训),圣徒的举止言行和苏非个人的内心经验(直觉),苏非导师的奇迹等作为信仰。
苏非主义神秘的精神修炼,大量解释《古兰经》隐义,直接对传统的教法形成挑战,故长期并不为伊斯兰世界统治者所接受,一度还被斥为异端邪说,受到迫害,直到大神秘主义者安萨里出现。
安萨里,1058年生,波斯人,伊斯兰教大哲学家、权威教义学家,曾在诸多宗教学校任教,在社会上和宗教界拥有权威的地位,享有崇高的威望。他著作了大量神秘主义著作,他认为,遵循教法和从事神秘的精神修炼两者并不矛盾,真正的苏非生活是以教法为基础的,遵循教法是达到更高虔修阶段的必由之路,苏非不同的精神修炼阶段,不是异端,是与履行教法规定的宗教功课相一致的。
在对待《古兰经》经文的隐义解释方面,安萨里认为对经文内在的隐义进行解释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不能取代外在的教法,不能取代经文的表义。安萨里使伊斯兰教的正统信仰接纳神秘主义。苏菲派思想逐渐为逊尼派相容,成为官方信仰达五、六百年之久。
正因为此,人们往往以为苏非派思想隶属于伊斯兰的逊尼派,而与什叶派不相容。其实,苏非派思想是超越逊尼派和什叶派之上的,由苏非神秘主义者组成的各类派别,不同于伊斯兰教内部的其他宗教派别,不是某一教派的分支或宗派。苏非派是伊斯兰这颗大树上长出的一种神秘之花,曾经长遍各个枝桠。这朵神秘之花强调教主的神圣与绝对,这是苏非派与其他派别的一个显著的差异。
伊斯兰教的其他派别普遍重视伊玛目(Imam,教长)的作用。本文开篇的大毛拉阿吉是艾提尕尔清真寺的伊玛目。伊玛目主持穆斯林日常的宗教生活,在世俗生活中,则起着精神表率的作用。伊玛目与一般穆斯林的关系,只是领拜人和一般信徒的关系,只具有精神指导作用。他的讲道,宣教对教徒只是一种规劝,不是命令。
自八世纪苏非出现后,长期以来苏非只是持神秘主义主张的虔信者个人的宗教活动,即使出现了聚众修行的团体,但是团体既无组织的核心成员,也无组织纲领。
大约在十一世纪到十二世纪中叶,苏非的宗教活动形式发生了变化,从无组织的形式演变为有组织的教团,教团建立了各种关乎宗教活动,世俗生活的规章,教徒之间形成了教阶制(教主+苏非+门人+信众)。
教团以精神导师及教主为宗教生活的中心,以导师从事精神修炼的道堂为活动的基地。教团实行宗教导师制,要求信徒笃信精神导师,信徒对他们应绝对顺从和忠诚,他的“口唤”就是命令,应绝对执行,不能有任何的违拗和反抗。门徒应该像“洗尸人手中的尸体”一样,任由导师摆布,即使是国王也不例外。
苏非对导师的无限敬仰、无限崇拜,就对导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导师的“道统”、甚至血缘,成为苏非信仰的一部分。所以当血统高贵的“和卓”一旦声称自己为苏非,往往成为教团首领和精神导师。
和卓(khwaja),亦称火者、霍加、和加等,意为显贵、主人。和卓一般是伊斯兰教贵族,声称穆罕默德是自己的祖先,自己既是圣裔又是显贵。
公元十世纪,伊斯兰教在中亚迅速传播,在这之前,中亚流行的是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波斯的拜火教等。可是,中亚的人们在皈依伊斯兰教后,却以他们特有的热忱全身心投入伊斯兰信仰,其中,追随苏非派者尤为多。凭借高贵的出身和地位,中亚的和卓们也纷纷成为苏非主义教团的导师和首领。(未完待续)
过往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