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家的宝贝报了小托班,刚上了两天课。
她说上课的前一天晚上,自己想得失眠。娃第一天上课时,她在门口看了一个小时的课室监控录像才回家。中午接娃回家,看见娃走出来时瞬间泪如雨下。
第二天重复第一天的心情。
我原本以为带了三年娃,终于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她的心情一定是轻飘飘的,鸡血也是满满的。但是忽略了一颗作为母亲牵绊的心——分离的焦虑。
果真是从孩子一离开母亲的子宫出生时,每一位母亲都在学习分离。
2
好友秋秋第一次到外省出差一周,与两岁的儿子第一次分离那么长时间,心情很不好。想到千里之外的儿子就心乱如麻。虽然平时上班时间都是奶奶带的他。
这种分离的焦虑是作为母亲天生自带的。而随着分离的时间和次数渐渐多了,焦虑的情绪就会慢慢变淡变浅。
第二次与儿子分离是因为婆婆要和朋友去旅游,带着儿子。秋秋一个人住在家里好几天。她已经没有了之前的那么焦躁不安,因为她在视频里看到了一个和在家里一样开心快乐的儿子,甚至更开心的他。
离了自己,他也能过得很好。她开始觉得自己没空带他出去见世面,有婆婆代劳真也很不错。
渐渐地,秋秋偶尔还会主动约会朋友,利用小周末一起去旅行。
她说,我现在出门的心情真的是好好多了。再也没有第一次出门的心情那么糟糕了。
隔着屏幕,我都能够感受到她掩盖不住的喜悦。
3
我知道,以前她那么焦虑,也有一部分心里是面对儿子对自己的不那么需要所引起的焦虑。
很多时候,被孩子需要,只是当妈自己的内心需要,被他需要,会更加证明母亲的重要性,提升存在感。
然而,孩子与妈妈的关系虽然紧密相连,但终究是独立的个体,存在着,自由着。除了母婴关系,二者不宜分开。
作为妈妈,始终要学习的就是如何与孩子平和而自然地分离。除了要认识到孩子的存在都是独立而自由的,妈妈需要用爱关注他们;也要认识到妈妈的存在,对孩子而言,本就是无人可替代的存在,并不需要用孩子的“需要”来证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