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白玉蟾诗词(高清完整版)
【道情】白玉蟾祖师词
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
常世人间笑哈哈,周游四海你为啥,
苦终受尽修正道,不染人间桃李花。
常世人间笑哈哈,争名夺利你为啥,
不如回头悟大道,无忧无虑神仙家。
清静无为是吾家,不染凡尘道根扎,
访求名师修正道,蟠桃会上赴龙华。
白玉蟾祖师的道情的确是不染红尘,别具一大气象。
上次提到了灵魂的问题,比如在基督教,认为灵魂中的灵是先天带来的,故而说:“人是万物之灵。”
而在中国,我们更常常把这种内在的存在称作“真”。故而有修真之说。这个“真”是如此的重要,在庄子一书中,还用了不龟手之药的譬喻:或以封(侯),或不免于洴澼絖(洗衣服),则所用之异也。
如何保持这个“真”?这也实在是被研究了数千年的问题。
《黄帝内经》的开篇便是《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看起来很详细,很easy,但是仔细的观察后,发现首先,你要先知“道”。突然感觉这在末法时代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什么人特别喜欢婴儿,小猫,小狗,云彩,花瓣???
因为这些都是真实中的不真实,在这个庸俗的世界中,他们保留住了真。可惜的是,这些不过一瞬。
当我们扪心自问,我是谁?马上就会发现,那些定义了我的东西,并不是真的“我”。
我是医生,我是市长,我是百万富翁,我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我是谁的伴侣,我是谁的父母。
这些东西将我们套入了一个个固定模式中。无时无刻不在带着面具,和领导说话和下属说话自然完全不同,哪怕回家,和妻子说话与父母说话自然也是不一样。在《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一书中,作者给出了这个模式的精确定义:角色扮演,我们乐此不疲的扮演着各种角色而不自知。
如果你玩过网络游戏,特别是如魔兽世界这种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社会同游戏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游戏中用杀怪升级,现实中用读书从小学辛辛苦苦读到大学。
这之间已然拉开差距,譬如操作好的(智商高),善于交友的(情商高)自然更受队伍的欢迎。
等到大学毕业了,勉强算是满级,若是牛逼点的人,在大学里就会考取各种证书(装备),
若是职业(专业)选得好,譬如治疗直接满级就被抢走带下大型团队副本,直接紫装(大公司,高工资)。而那些装备不好的,或者职业不太好的同学,只好辛辛苦苦,先从小副本打起,混个蓝绿(小公司,低收入)。
我们在社会的拍卖行拍卖物品(才能),用以换取可怜的金钱,从其他人手里换到自己的所需。
而现实比游戏更逊的地方在于,你永远无法一个人生存。其中最糟糕的部分则是,游戏中的角色累了可以下线,而现实中的人累了,却无法下线。
无怪乎叔本华说:我们受苦,不是因为被宣判死亡,而是因为被宣判活下去。
故而,所有的宗教,最后都指向同一个问题:怎么摆脱痛苦?
换个问法,也即:如何找到生命中的本真?
无论儒释道都说,此真人人本具,作恶少不了一点,行善增不得一分,他就在那里静静的等你来发现。只因众生被区区肉体迷惑,心安理得的纵情狂欢.并且把这真囚禁在小小的躯体中。
那么,究竟如何找到这真呢?
三家又说:把假的拿掉便是。
由此,佛家叫人思索苦集灭道四圣谛,了解世上实在没有一件是真正快乐的。譬如吃美食,一开始一份,两份,你吃的很高兴,到了10份,20份?若是真正的快乐,必然不会因为时间,地点,数量的改变而改变。
而道家,则直接告诫我们生命无常:“此生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生。”
譬如《悟真篇》开篇两首便是当头棒喝
其一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贪名利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其二
人生虽有百年期,夭寿穷通莫预知。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己眠尸。
妻财抛下非君有,罪业将行难自欺。大药不求争得遇,遇之不炼是愚痴。
而儒家,孔子删定诗经,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者,难道不是天真的状态吗?
又譬如:良知良能。《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而后把这句话发扬光大的,最有名的自然是阳明的四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然而,毕竟这个是否真的是孔子的原意,很难判断,毕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却也不在重要。
到了宋代以后,已是从我注六经变成了六经注我,到底此时,已可以称为阳明的儒学了。
若以一个字来总结:
佛家强调“无”,“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最终达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道家强调“虚”。“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儒家强调“仁”,孔子专门表扬颜回: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而一以贯之者,忠恕而已,若是没有“真”,又如何对所有人都能忠恕呢?
而孟子则强调从寡欲中寻找:“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这些理论,毕竟玄妙,所起的作用,大部分是首先改变你的视角,所谓,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故而,想要解脱的第一步,必然是要多读善书多思考。
当你阅读书籍,积极思考,并在某个章节,某句箴言,进入一种深思的状态时。你会发现,就像千年暗室微微打开了一道门缝。虽然不足以看清外在的世界,却足够感动你自己,乃至于利用这得之不易的光明,来慢慢找到打开暗室的方法。
“由来富贵原是梦,未有神仙不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