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世界观(一)
文/林海
三观哲学问先贤,智慧玄门智慧天。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是源泉。
老子不仅崇尚自然,而且道法自然。他的哲学思想,都来自大自然的启发,大自然的魅力就在于,万物无论有生命的,无生命的;共生共存,而作为孕育万物的大自然,其伟大之处在于,既不偏不倚,从不偏爱或者排斥哪个,更无欲无求,从不居功自傲,要求任何形式的回报,这就是一种无为。
老子主张无为的思想,很多人只看到了无为的表象,并没有理解无为背后的深意,所以觉得无为就是不作为,就是放任。哪里懂得老子无为思想的真谛?
大自然无为,因为它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但是不要忘了,是它孕育了万物,是它给万物生存的环境。老子从大自然中体会到道,道是变化的,道是无穷的奥妙,由此悟出:所有的事物都是有两极的,有的对面就是无,大的对面就是小,得的对面就是失,生的对面就是死,实的对面就是虚,具体到有为无为也是这样,为的对面就是无为。所以,老子无为,不是完全的不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每个人观察世界的方法都不一样,这就是我们讲的世界观。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一样。老子的世界观是互生互存,相互转换的,所以才有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有了有所为,有了有所不为。
【七绝】道德经的世界观(一)
文/林海
三观哲学问先贤,
智慧玄门智慧天。
道德经书知道德,
有无万物是源泉。
平水韵一先
道德经的世界观(二)
文/林海
虚空山谷白云飘,智慧玄门智慧骄。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互相调。
无为首先要虚空,想法太多就没有办法做到无为,所以要想进步,先要放空自己。山谷因为虚空才能引起回声,才能彰显两侧山峰的伟岸,也才有山谷里自然万物神奇的变化,所以说山谷虚空,但并不是空无一物。道,就像山谷一样,既虚空又变化无穷,这就是谷神。不存在就无所谓消失,不拥有就无所谓失去,所以,老子曰:谷神不死。
大自然就像母亲,孕育万物,大自然就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十月怀胎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在古人看来是典型的无中生有,充满了玄机与奥妙。而大自然孕育万物就如同人类的孕育过程,充满了神奇又不为人知,正因为人类无法了解,才更突显出神秘与深奥。大自然孕育万物的功能是无限的,它会永远存在下去,绵延不绝、生生不息。老子曰: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就是自然规律,是万物生长的内在动力和逻辑,看似虚无缥缈,神秘莫测,不可捉摸,好像不存在一样,却又充盈于整个宇宙,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衍生万物又是实实在在的,生动鲜活的。万物生生灭灭,无中生有,有又变无,无所谓开始,无所谓结束。
道,世间万物受惠于此却不自知,看似无为实则有为,这就是道的根本。
【七绝】道德经的世界观(二)
文/林海
虚空山谷白云飘,
智慧玄门智慧骄。
道德经书知道德,
有无万物互相调。
平水韵二萧
道德经的黎民百姓(一)
文/林海
黎民百姓本同胞,智慧玄门智慧教。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共船艄。
道德经曰:以百姓心为心。民之难治,以其智多。黎民百姓,现在已经是并列通用了,但是它们在刚出现的时候,却是对立的两个阶层。
当初炎帝被蚩尤所逐逃到涿鹿,求助于轩辕黄帝,并结成部落大联盟共同攻打蚩尤。联盟成员虽并非人人有姓,但作为一个部落联盟,百姓也就比较可观了。古人好举成数,以百而言多,故称这种军事大联盟为百姓。而将战败被俘的九黎人,则称作黎民,以与百姓区别。当时的百姓与如今的百姓绝不相同,而是有一定社会性地位的贵族总称。
而黎民,简称民,则是奴隶。他们没有家室,也无姓氏。他们甚至可以被奴隶主作用人牲,杀死以祭神或殉葬。古时,鬲为炊器,又为葬礼中用的陪葬器皿,故黎民也被称作人鬲。
百姓,也有犯法而沦为奴隶,而奴隶中的黎民,也会有因立功而改变地位成为百姓。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和黎民的差别越来越小,终至将黎民与百姓联在一起,统作人民的一种称谓。
【七绝】道德经的黎民百姓(一)
文/林海
黎民百姓本同胞,
智慧玄门智慧教。
道德经书知道德,
有无万物共船艄。
平水韵三肴
道德经的黎民百姓(二)
文/林海
黎民百姓似囚牢,智慧玄门智慧高。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向何逃。
在战国之前,只有贵族有姓,因此称之为百姓。
平民无姓,有土有官爵者才有姓。遂以百姓作贵族的通称。春秋后半期,宗族逐渐破坏,百姓逐渐失去贵族的意义,社会地位与庶民相似。
老子所处的春秋年代,刚好是民与百姓的融合期,所以二者很有通用的可能。但是道德经是写给百姓,也就是君主贵族们看的,而民,只是庶民黎民,是被治理的对象,所以,执而杀之,使民无知无欲,我无为而民自化,等等。
【七绝】道德经的黎民百姓(二)
文/林海
黎民百姓似囚牢,
智慧玄门智慧高。
道德经书知道德,
有无万物向何逃。
平水韵四豪
道德经的有无之间
文/林海
言传意会妙如花,智慧玄门智慧加。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问谁夸。
人类完成直立行走之后,开始有了思想。有了思想就想说出来,于是就有了语言。思想是无限的,语言是有限的,很多说出来的话和心里想的,还是有差别的,这就是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说的,但是说出来的道,和原本的道就已经不一样了。
道是什么?道,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道,一旦说出来,原本无形的就变成了有形,同时就已经成了过去式,所以,道是可以说的,但是说出来的道,就已经不是原本的道了。
名字是什么?符号或者叫概念而已。同样,世间万物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只是人类为了彼此之间的表达和沟通,所以要起个名字,可以说出来的那些名,都是有具体特指的,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名。所以,老子曰: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有和无,世界原本是无,是因为人类看到才有的,是因为给它们起名才有的。世界万物,不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所具有的奥妙,由于人类的视野和能力所限,虽然我们不断有所发现,但是我们看到的永远不是全部,所以,老子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在这有无之间,才能看得到世界的奥妙和一点端倪,世界之大,变化之奇妙,归根结底都在这有和无之间。老子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道至简,在老子眼里,世界就这么简单,有无而已。有无,就是一切奥妙的源头。
【七绝】道德经的有无之间
文/林海
言传意会妙如花,
智慧玄门智慧加。
道德经书知道德,
有无万物问谁夸。
平水韵六麻
道德经的挫其锐
文/林海
保持虚静妙多多,智慧玄门智慧河。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共扬歌。
人,如果总是饱食终日,就会吃什么也不香;总是充满心智,就会难以接纳新鲜事物和不同意见。如果欲望外溢,可能就会冲毁人性的堤坝,那后果更不得了。只有保持虚静的状态,道的状态,才能装进更多的东西。
老子讲的道,道是什么?老子的道,宏观,抽象,富于变化,是指世界本原的东西。在老子看来,道,它是虚空的,因为虚空,所以可以容纳万物;因为虚空,所以深邃如渊,一般人难以看清全部。它就是世间万物生发的源头,因此: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如此深邃宽广,怎样才能认识道?怎样才能回归道呢?我们看问题时往往因为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心态不同,因此也会带有不同的观点,这样就难以看清问题的本质。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虚空,虚静,没有观点,也就没有纷争。
难道就不能有自己的观点?不是不能有观点,是不要有过于偏颇的观点,更不要用过激的方式,这就是老子说的锐。做人,如果锋芒外露,就像装着一把匕首,不仅伤到别人,而且伤到自己,所以要挫其锐,要去掉锋芒,变得平和,才能解其纷。溪河里的鹅卵石,原本棱角分明,经过水的冲刷,没有了棱角,这才能生存下来。挫其锐,就是去掉不必要的棱角。
【七绝】道德经的挫其锐
文/林海
保持虚静妙多多,
智慧玄门智慧河。
道德经书知道德,
有无万物共扬歌。
平水韵五歌
道德经的和其光
文/林海
归于尘土挫其光,智慧玄门智慧藏。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共欢堂。
当你站在有光线的地方,越是光照强烈,影子也就越分明,虽然优点越突出,但是缺点也就越彰显。所以老子说要和其光,把自己的照度调到与别人一样,无论多有钱、多有权,在道的面前,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来于尘土,归于尘土,这就是老子说的同其尘。
道德经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是要忘记自己,回归自然,回归本真,也就回归了道。我们看到,越是有修养的人,越是低调,越是无欲无求。而这种低调的生活才更自然,更随性。真正有道的人,虽然同于普通人,不表现自己的能力,不滥用自己的权势,但是,由于已经得到道的精髓,其高尚的品质没有杂质,其光华最终也难以隐藏,所以,湛兮似若存。
道,无处不在,无论你是否能够感觉到,它就在那里。它是怎么来的?它是何时来的?似乎谁也不知道。象,表象。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表象的根源,就是象帝。虽然我们不知道“道”是谁创造的,但是我们知道,道,是所有表象的源头,在有表象之前就已经有了道,这就是老子说的: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七绝】道德经的和其光
文/林海
归于尘土挫其光,
智慧玄门智慧藏。
道德经书知道德,
有无万物共欢堂。
平水韵七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