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郦食其
郦食其(lì yì jī),战国末期魏国陈留县高阳乡人(今河南杞县)。从小喜欢读书,从少年时期就嗜好饮酒,经常混迹于酒肆之中,自称“高阳酒徒”。
公元前225年秋,秦国攻灭魏国,郦食其(lì yì jī)家贫落魄,沦为陈留门吏,但其一直以文人的傲慢不驯,混迹于市井。"吏县中贤豪不敢役,皆谓之狂生"。
陈胜、项梁的队伍经过陈留时,郦食其(lì yì jī)都觉得他们成不了气候,不愿意搭理。但对于刘邦却十分敬仰。
听说刘邦到了陈留,于是郦食其就托在刘邦队伍的一个乡人骑兵引荐。
刘邦自己不读书,也很不喜欢读书人,除非是像萧何这样会干事、能带来实效的读书人。他觉得读书人都是嘴上功夫,满嘴酸不拉几的主张,一点用都没有。
据说有一次,还趁着醉醺醺的时候,打落儒生帽子,往人家的帽子里撒尿。
这在“士”备受尊崇的时代,可谓“士可杀不可辱”。一般人可做不出这种事,但刘邦就敢这么干。
所以,当郦食其来见刘邦的时候,刘邦听侍卫说是个穿着儒生服饰的人,就很反感,态度十分怠慢。
郦食其见到刘邦后,没有倾身下拜,只是作了个揖说:“您是想帮秦国打诸侯呢,还是打算率领诸侯灭掉秦国?”
刘邦一听急了,骂道:“你个奴才相的儒生!天下苦秦久矣,诸侯们才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能说出帮助秦国攻打诸侯的话呢?“
郦食其说:“如果您想聚集民众,来推翻暴秦,怎么还用这种倨慢不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呢?”
刘邦听后喜出望外,赶紧请人上座,并摆出好酒好菜招待。一边喝酒一边听郦食其谈六国合纵连横所用的谋略这些往事,刘邦哪里听过这个?跟听说书一样越听越带劲。
刘邦听完后,意犹未尽地问:“以您之见,咱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郦食其说道:“您手头上的这万把来人,想打关中,无异于羊入虎口啊!咱们陈留可是块宝地,不仅交通四通八达,关键是城里还有很多的存粮。陈留县令和我很要好,您派我去招降吧,他要是不降,我也能当个内应。”
郦食其不负众望说动了县令,陈留不战而胜。刘邦队伍一下子就解决了此前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粮草问题大为改观。
郦食其不费一兵一卒就送了一座城给刘邦,接着还把自己弟弟郦商及其手下4千人招来归附到刘邦旗下。
从中可以看出,刘邦虽有市井之气,但颇有容人雅量,很对郦食其的胃口。又是换座,又是道歉,换做其他人,能做到吗?不服不行。
10“人畜无害”的老大爷颍川屠城
行军打仗的粮草问题解决了,刘邦开始招兵买马。
公元前207年三月,刘邦开始带着扩大的队伍转战开封,没攻下,于是“打不下就走”,继续向西进发,在曲遇遭遇了秦军杨熊部,大破之。
四月,刘邦来到了颍川,遇到了收复故土并不顺利的张良。秦国在此区域布防的势力很大,张良他们的进展很小,往往是打下来几座城,很快又被秦国夺回去。
这下刘邦看到张良了,就和韩国队伍齐心协力攻打颍川。最后,刘邦终于靠武力拿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座坚城。
接下来,这位在楚国朝廷眼中,“人畜无害”的老大爷下了一道残暴的命令:屠城。
前面说过,刘邦的人畜无害,是因为没本事攻下城池,只好“宣传”开道,赚取口碑。现在可算有祸害人的能耐了,可不得嘚瑟下?
都知道“杀降不详”,比如白起,最后自刎。屠城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情,项羽也是经常干,最后也自刎。
我们看自古以来,文官世家经常有超过百年的,鲜少见到百年的武将世家。
不要说传承了,往往都是现世报!武将难善终,祸及子孙的事情常有发生。
因为杀伐太重,不该杀的人杀太多了。
有人说,刘邦也屠城了,为什么人家还坐拥四百年江山呢?那他要是不屠城,没准儿应该是八百年江山呢?这一作,就减了一半。
秦帝国可能真应该是万岁之祚,在秦始皇的花式作死之下,二世而亡。
有句话说的就很好:人之福,无外乎德之厚;人之祸,不过于欲难填。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