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翻了翻自己的简书记录,才发现自己已经将近注册两年了。
2018年开始,突然隐隐约约开始有想写点东西的想法。
为什么会有写东西的想法呢?
我一直觉得,人和文字之间有这样一种关系,人类就像一个木桶,而每个人每天看到的文字就像水一样,看多少字,就往自己这个桶里装多少水。成体系的看字,装进自己桶里的当然就是成块的冰坨子,想把体系里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还需要一个溶化的过程;每天看YY小说的,看标题党类文字的,装进自己桶里的自然就是液体水了。当然,一定会有桶里又有水又有冰的时候,此时就要注意自己桶的容积了,容积大,装的水多冰也多,容积小,水就会和浮冰一起从桶里掉出去。而当桶里只装冰不装水的时候,如果挥发量不大,溶化量很多,就会出现装冰不溢、化水要溢的情况,此时,这个水桶就会想把化掉的水用东西装起来,再去冻成冰。
有了想法,首先需要有水,或者冰。我买了一些我比较偏爱的文学种类的书,手机里也下载点看书软件,规定自己每天、每周的阅读量。水和冰就慢慢的开始了积累。
自己的桶装水,不管是冻成冰块还是冰片,总归是需要一个冰箱或是一个冰柜做制冷设备。我从网上开始搜索。2018年时候,公众号还比较火热,注册公众号做写手还是比较红火的产业。但是我想把自己的文字和自己的生活分的稍微远一点,这种条件下,可选的项目就不太多。在这样的小范围内,我一眼挑中了简书。这样一个名字简单、图标简洁的软件,正适合我的个性和想写东西的出发点。
注册成功,然后这个软件就留在我的手机里,沉静的躺在那里,躺了一年多。直到今年夏天,我把我这段时间写的随笔之类都上传到简书,才算是我和这个软件再续了前缘。
一切失而复得,一切兜兜转转,一切罗曼蒂克,可能才是时光之河流动的真谛。
有位老先生说过一句话:但是总有人把自己的写作欲望当成写作天赋。深以为然,作为一个凡人,总是想着写字要挣钱,出书要成名也是正常,只不过,凭此信念写字,笔杆子上就会压上好大一个秤砣,坠着人写字会抖;以此发愿笔耕,那笔之犁、纸之田大概也会愈大愈硬吧。原因很简单,心里惦记的东西多了,动作自然会变形。其实,行世间万事皆可用一句话来概括,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2020年重阳节于25楼餐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