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全面信息化融合课堂教学已有一段时间了,在每周科组例会上,都会和组内小伙伴们交流授课使用心得,在使用麻吉星方面,有几位老师提出了不知道要怎么进行小组讨论。
其中一位老师在教学反思中是这样写的,她认为“另一方面,比较费学生的时间,不是每一堂都是公开课,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全神贯注的听好每一节课,一到活动讨论时间,部分学生就像是放松时间一样,根本讨论不出来东西,所谓的讨论就变成了流于形式,浪费时间并没有意义”。
整体来看,这位老师的苦恼,主要是两点:1.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集中精力,参与到课堂学习中;2.小组讨论无效化。这两个问题似乎在每位老师的课堂都曾出现过,因为小组讨论的无效,所以为了避免浪费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会选择砍掉学生的活动,由老师代劳。
但是,小组活动真的浪费了时间吗?
这位老师的苦恼看似是两个问题,但实质上如果开展高质量小组活动,自然能做到每一位同学都高度集中,参于到课堂学习中来,所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叶圣陶先生提出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思想,自主学习能力和参与合作能力作为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素质,一经获得终身受用。课堂上学生小组活动,恰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在讨论中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认识,还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判断意识等等,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平时教学特别是逻辑性很强的数学教学中,我们都要重视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小组讨论高效开展呢?已经有很多学者做了相关的研究并给出了教学策略,我也想根据自己近期两堂课中的二次投票结果,从数据的角度分析,谈一谈的我的一点想法:
问题A和问题B的二次投票结果这是我近期两节数学一轮复习课里二次投票环节里的数据,这两个问题都是我相应课堂上要突破的难点,我觉得非常经典。可以看到,在问题A里,二次投票正确率反而降低了,选E(不会)的人数增多。问题B里,和第一次投票对比,正确率大大提高,同时,选C(没有思路)的人数减少。这两次二次投票之前,我都让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为什么差别会如此之大呢?让我们继续从数据的角度来分析,这两个问题在进行二次投票之前,我都进行了哪些教学活动。
问题A:1.给学生3分钟时间做三道题,问题A为第三题;2.逐题投票,前两题较简单,不进行讲解,对问题A进行第一次投票;3.查看小组作答结果,给1分半时间,进行小组讨论;4.时间结束进行二次投票。
问题B:1.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进行问题B的第二问解答;2.进行第一次投票;3.查看小组作答结果,给三分钟时间,要求没做完的同学继续做,做完的同学与不会的同学结对,进行交流。同时,根据小组答题情况,把第1小组的一位解题正确的同学调到第5小组进行讨论;4.时间结束进行二次投票。
两个问题的环节都是:独立思考——投票反馈——小组交流——二次投票。但为什么结果差别如此之大呢?对比分析,在问题A里有这样几个点是我没处理好的:1.独立思考时间不够,虽然是选择题但问题A思维难度较大,我给的时间比较少,学生缺少深度思考;2.讨论时间过少,学生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交流,讲解思路的同学也没有充分时间进行清晰讲解,导致原本懵懂的同学更加糊涂;3.教师前置知识点教学讲解时,不够清晰。
上述的三个点,是从数据表层来分析的,进一步深度分析,数据还回答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教学环节设计,在问题B的教学中,效果显著,而在问题A里就“不灵”了呢?答案呼之欲出,是学情!
在问题A的课堂教学前,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我是没有进行学情诊断的,直接从复习知识点开始,因此在所有知识点的复习方面,我没有侧重点,全部“一视同仁”,这也导致了在学生掌握较好的地方,我浪费了时间,在学生薄弱的环节,我时间又分配不够,学生们做练习的时候出现了困难。同时,也是因为对学情掌握的不足,在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环节,我所给的时间安排都是不合理的,所以,出现了小组讨论交流的无效。
因此,想要做好小组讨论活动,我认为有两个点是必不可少的:1.要有精确的学情诊断,根据学生的已有水平,搭建脚手架,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2.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让每一位同学带着想法参与到讨论中,讨论时间要充分。
诚然,不是每一堂课都是公开课,不可能都会有同行来听课,但同时公开课也不是一场秀,而是与同行们交流学习的好机会。以往课堂教学中,很多细节授课教师是观察不到的,需要同行们听课观察,通过交流去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而现在,有了数据的支持,我可以做我自己每一堂课的旁观者,也可以分享课堂数据,去随时随地的进行教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