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汉语会意兼形声字。《说文》: 居也, 从宀,豭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后人借为室家之家。古时生产力低下, 古人家中多圈养猪。有解释说, "家" 就是房子里养了肥猪, 有了肥猪男人就不用外出狩猎了, 而猪心态平和与世无爭, 所以有了家就有了安定平和的生活。不论此说法是否真切, 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确都有过曾经给你安定生活的家, 也在一生中苦苦追求过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安乐窝。
当你还是一个胎儿的时候, 你的家在妈妈的肚子里, 那个家温暖舒适让你睡足了十个月。你虽嘴不能张但饿不倒, 足不挨地能走四方。而当你在"哇"的哭声中来到了这个世界后, 爸妈建立的家为你的岁月静好遮挡了所有的霜风雪雨。他们为你的奶粉米饭长日辛勤工作, 为你的发烧感冒彻夜守候不眠; 热夏摇扇催你早入梦乡, 寒冬掖被保你夜不冻醒。一日三歺, 四季衣裳, 让你衣食无忧; 早晚督学, 言传身教, 使你羽毛日丰。在这个家里你得以被呵护、抚养长大成人。
当有一天你的翅膀长硬可以飞了, 你会离巢去寻找和建立属于你自己的新家。它或许离你的老家不远, 也许远在万里之遥。为了这个新家, 你寻寻觅觅,南来北往, 为的是找到一个如意的人生伴侣与一处合意的栖身之地。为那个如意的人, 你会付出青春的热情、壮年的不惑以至暮年的倦恋。而为了合意的居处, 有人为孩子孟母三迁, 有人为生活远走他乡, 还有人为梦想飘落天涯。当你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之后, 你会感受到这个家带给你的甜蜜和幸福, 饿了有丰富的美味可歺,累了有坚实的臂膀倚靠。但你也会体验到为了这个家付出的辛劳与遭受的无奈, 加不完的班, 做不完的家务, 付不完的账以及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
“家”, 传统上在社会学里是指一个包括父母及子女的生育单位,它是社会最小的细胞, 所以有人认为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但时代变迁, 当今社会同性婚姻与独身主义盛行, 家的定义也己有所不同。而从更广泛的文化和思想意义上来说,它也许有着更丰富的内涵, 所以也有人认为家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灵魂之所。"吾心安处, 是吾家" 所说便是如此。
杨绛在ㄍ我们仨》一书里, 回忆了她与钱钟书及女儿一家人几十年里走过的风风雨雨。书的结尾写道: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是的, 我们这一辈子生活过的家终将会一一失去, 故乡那个曾经养育你长大和留给你永久记忆的的老家会随着父母的离去而失去, 而你穷尽一生追求的安乐窝或许会因离异中途破碎或者因人病老离去最终而消失。我们每一个人都活着来到这个世界, 但没有人能活着离开这个世界, 人生归途最终的家又在哪里呢?
记得曾经读过一篇文章, 文中记叙了本地主流社会的一个葬礼。追思会上牧师念了一封逝者写给家人好友的信, 翻译过来大意是:
"我至爱的家人好友,
来自上帝的信使, 告知我在天堂的家已经就绪, 是时候搬入了。我虽然舍不得与你们相处的日子, 但我也对那里的家充满了期待。
我的新家没有地址, 没有电话也没有互联网, 我不能直接与你们联系。如果你们有好消息或心声要告诉我, 请告诉上帝, 她会一一转告给我。
永远爱你们的..."。
也许那个"家"才是人生灵魂最终的家。
----2019年6月7日多伦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