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大阪
时间转到公元2018年1月21日清晨,滑雪的孩子们一早叮叮咣咣折腾走了,隐居的俩人才得以酣睡,这几天因为不跟大部队一起行动,每每被动拖到最后洗澡,2点睡觉已是常态,想想国内才1点,又不觉得睡得很晚,时差这东西感觉像历史,都是被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怎么对自己有利就怎么说。
当地时间10点钟,踏出房门,哦,有个错拿移动充电器的小插曲,也是个有故事的“蝴蝶”充电宝了。
离开大阪最后一顿,近铁站旁边早餐定食,豆腐口感不太好、汤也太咸,不是很爽歪啊,进站前迎着朝阳留下大阪最后一景,
这是陈sir的早餐临离开大阪,为了避免换乘买票搞不清楚的困境,还是买了icoca卡,还是无脑换乘更适合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穿梭,先进站再看怎么走,总归坐的到终点不是?换乘也不麻烦不是?本着这一中心思想,我终于买到了出国前就心心念念的小卡卡,这下就有了一次性票根+公交卡两种纪念了。突然决定以后去任何一个城市都办一张当地的公交卡作纪念吧。
初见京都
这两天走得太累、睡得太少,在京桥站换到去京都的列车上不久有了座位我就开启疯狂补觉模式,睡得那叫一个爽,旅途、会场、课堂依然是三大补觉胜地,迷迷糊糊间前面好像站了个65岁左右的大爷,想起legal high第一集让座的情节,日本也是崇尚给老弱病残让座的咯,又觉得好累好困站不起来啦,继续秒睡。貌似是坐准急?反正时间不短,第二家民宿离京都五条站比较近,出站之后过了一条浅浅的宽宽的河,后来才知道此河叫鸭川,也算京都的母亲河吧我猜,几条地铁线路就顺着鸭川这么一条二条……七条九条的数着,清水寺、伏见稻荷、四条购物街都被鸭川穿起,无数京都儿女都被她孕育,嗯,肯定是母亲河。
第一个感觉是京都的房子比大阪还要矮,木头外饰的房子居多。我们这次住的地方更像是经纪公司搞的大量民宿之一,更标准化、楼下门禁、楼上房门的自动化程度更高,也没有大阪那家留言簿一样的东西,放钥匙的密码锁就挂在一楼立体自行车库的架子上,旁边还挂着好几个一样的锁,房东貌似并没有告诉我们哪个密码锁里藏着我们的房门钥匙,运气好到一试就成,谁让就在车库入口最靠近路的那把锁呢。
三人登堂入室、放好行李,准备去赶据说一月一度的集市,本来计划了坐公交、租自行车两种方案,然分别因为智商和可租借时长的原因未能如愿,用最短的时间达成共识,走着去。沿途风景不错,首先是门口的小路有着半米不到的自行车道很是亮眼,对骑车技术的要求甚高,后来才发觉有很多不足5米宽的小路切割开一个个小街区,比大阪还要窄小。
初见东本愿寺
一路向南经过一座还比较有名的寺庙——东本愿寺,人少已然是国内游最奢侈的要求了,而这里寺庙就是它本来的模样,安静而肃穆、宏大而精致,工作人员不多,没有游客纷至沓来、大声喧哗,只有信徒和偶尔经过的人前来拜谒瞻仰,人不多、说话声几乎没有,心情也跟着变得平静,真是难得。门口没有售票处和出入闸机,敞开大门随便出入,当中一座宝殿,左右两侧有偏殿作服务和咨询用,院子里的地面就是白色的碎石,光脚踩可能会扎伤脚的那种,不知是什么传统。主殿的前方左右两侧各垂吊一根木柱,笔直地上撑屋檐边缘,乍一看以为是承重结构,其实不然,往下看竟分为对称的四股,逐渐外翻翘起,落在底部方形墩柱的四角上,呈向下开花的造型,显然底部的花瓣是撑不住上部的花茎的,只能算是一种装饰特点了。
脱鞋进殿,跟国内的大雄宝殿也类似,因为不允许拍照,现在的记忆也不太清晰了,主殿左侧是一个长廊,有实物展示讲述前人修建东本愿寺的历史,雪天运木头发生雪崩伤亡无数、用女人头发拧成绳子等,有一块小黑板标着接下来一周寺里的活动安排,活动挺多。离开寺庙,继续向南,专门找小路走,安静又干净,虽然处处相似,可又有让人惊喜的小心思,很适宜,内心总产生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寺院附近大都是佛教用品店,但奇怪的是都没有特别招摇的招牌,如果不仔细看会以为是居住地,也看不到店员,不知道他们到底要不要招徕生意,大概来者自来吧,有需求自然会进来,不用多费唇舌,就是对像我们这种只想猎猎奇的游客就不太友好。
赶大集
穿过京都站附近长长的铁道桥下的地道,终于快到目的地了,看样子是一座寺庙的停车场改造成的临时集市,旁边的香火炉依然不停,看来我们真的走运了,体验到了不那么秩序井然、现代气息浓厚的日本、而更像我们小镇大集的日本乡下生活了。伏见稻荷大……集,铜锣烧、卷饼、章鱼小丸子,午饭就这么吃饱了。好几个地方都看到台北夜市小笼包,两度拦下陈sir不要吃,即使在伏见稻荷大社遇到一位在我们镜头前搞怪的摊主大叔。除了各种现做的美食,还有手工艺品(手镯、耳坠、木版画)、自制酱菜(腌物)等出售,当真是本地人贸易交流的集市。哦,终于找到了极其简易的垃圾桶,当然是卖家自备。
某种烧 软软甜甜的铜锣烧 大集盛景1 大集盛景2 大集盛景3 藏马工房(其实就一大叔手绘木版画,熟能生巧的活例子)逛到腰酸、脚底疼,幸亏列车上补过觉,不然真心撑不住了。从庙门出去,踏上归程,期间讨论了日本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并找到京都站附近的友都八喜,于是想去逛逛,本着不走回头路、选小路走的原则,直奔而去;路上还遭遇猫咪,同行的大哥作为资深猫奴,随手放出音乐勾引猫咪,惹得玻璃门内的猫一时无着,哈哈而去。到了京都站,大哥请我们在酒吧坐了会儿,吃点小食、喝点小酒,总算可以歇一下,酒吧进门一位帅哥服务员用中文问我们几位,感觉很亲切,后来得知刚在上海培训过几个月,在听到中文的瞬间非常惊喜,以为背后会是“中国留学生成功打入本地时尚生活圈”的故事。进去友都八喜寻找switch,不出意外也是断货,仨人实在太累决定回住处睡上一觉。
荞麦特色
19:00,醒了,睡得太舒服。。刚才mommy问我出去玩累不累?我想了下,哪里会累哦,睡到自然醒,不担心工作,不考虑省钱,吃好的喝好的,每天就大街上逛吃逛吃逛买,嘿,我们不是旅游去了,是度假去的。
晚饭吃什么?这是一个问题。醒来翻翻手机,点评说附近有几家荞麦面,是京都的特色食品,就俩人,晚上又不宜吃太多,面也是不错的选择,跟着送移动电源的伙伴来到地铁站附近,这里有麦当劳、但是我们选择了荞麦面。没想到居然是冷面,面太硬,味道不美,配的菜不够新鲜,还配了冰淇淋!哦,冰淇淋是这顿饭的最大亮点了,那根小饼干脆脆的,挺好吃的。服务员态度依然没的说,在我们愤然要结账离开的时候,对方很着急地跟我们沟通还有冰淇淋没上,于是得出结论京都口音的英文确实没大阪好辨认。两份面收了我们4000多日元,提供这么不好吃的食物还这么好的态度,陈童鞋很愤恨,甩下“可怕的民族”结账走人了。感觉上当了,感觉还真不如去吃麦当劳了,没吃麦当劳、吃了荞麦面也成了我们这次日本之行的遗憾之一。
冰淇淋最好吃京都的免税店远没有大阪的多,在路边零星分布,商品也不够全,大阪的时候郭夫人告诉我京都免税店比大阪便宜些,后悔在大阪都买的差不多了(当然是在怕超重的前提下也没敢买多),总是担心后面碰不到买不到了,还是初来乍到,对城市、商场的分布不了解,现在回头一想,是了,除非是当地独有,不然旅游城市不可能让你买不到通用商品。这也是上海生活经验吧,上海的免税店还是很稀缺的,只在市中心几个商圈见过。还是要走出去,很多细节上的体验是无法通过听人讲就能体会到的,更何况很难有机会听到很细节的故事。
吃完晚饭八点多吧,沿着主路一路东行,晚上的空气也不觉冷冽,街上人不多,街边的小店基本都打烊了,只有familymart的招牌灯亮的刺眼,惬意闲适,聊旅行感受,“陈锦沧”的想法也是这时候冒出来的,写下这三个字突然感觉像是某种仓鼠的学名……这条街的路灯是放在地面上的,小小的一只,做成灯塔的形状。越过鸭川,再往东走,主路上有一个高架出入口,不知道是不是道路比较宽、还是车辆比较少,虽然高架出入口纵贯主路,但一点都不违和、不醒目,可能跟没有夸张的声屏障也有很大关系吧。不像我们的市政设施,恨不得在马路上筑起一座高墙,招摇得很,从不肯静静地发挥服务功能。
群里二老板招呼人夜游清水寺,于是也去碰碰运气,竟然在路口被大部队赶上了,十人夜游京都城,走到一处寺庙大门的所在,黑灯瞎火闭门中,晚上就走到这里吧,第二天才知道是这个入口里面是个怎么样的所在。十一点,回住处泡了个美美的热水澡,这样,告别了在日本的第四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