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登九峰楼寄张祜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二
上面的七律是诗人小杜牧之写给我的。
我就是张祜,老家清河的。因为托祖上的福,我家在乡里颇有盛名,时人都习惯唤我叫张公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这是我写的《宫词》。后来的《唐诗三百首》里面,有我这首五绝。也算是薄有诗名。我极讨厌写应举考试的文章。
长庆年间我去了杭州读书。闲暇时游西湖,灵隐寺,真得劲。当时诗王白乐天在杭州当刺史。我也老大不小了,总不能还当啃老族不长进呀,于是就想应一下乡贡考试。我想请老前辈白乐天帮我推荐一下。老白出了两道题目,《长剑倚天外赋》和《余霞散成绮诗》。当时江浙才子徐凝亦同场。考试结果是徐凝第一,于是他作了白老前辈的乡贡首荐。我即无心再仕而辞,浪迹江南。
大唐元和年后,我遇上了我人生的一位贵人令狐楚大人。他曾经把我举荐给当朝。我有诗作有一千九百首,令狐大人选了三百首呈给天子,想看看能不能靠我的诗名让皇上给我的诗文加V。听说皇上找来朝中宠臣元稹元微子问话关于我的情况。元微子是当时和白乐天齐名的诗坛大V,二人的粉丝遍布天下。后来便没有后来了。无所谓啦。

三
当什么狗屁官呢,我喜欢旅游,特别喜欢去名山名寺名刹里面闲逛。我在扬州流浪的时候,深深被这个繁华的古城吸引住了。这里的杨柳和芍药风姿绮丽,最负盛名。我的诗《纵游淮南》就这样写出: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后来去金陵,走镇江口,夜宿古渡口,思乡念家,隔岸瓜洲,于是就在渡口的石崖壁上题上了一首七绝: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谁想这首也录入了后世人编的《唐诗三百首》里。心里也挺小骄傲的。明朝吴承恩有小说《西游记》,里面有位神仙叫菩提老祖的,他住的地方叫“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他这仙府的名怕是从我这诗里化来的。
嘿嘿,什么诗王诗魔。什么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我最看不惯白乐天这些人。还说什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晚年老白白香山也很达贵呀,也算位尊的权臣了;还逢人便说“我现在吃素信佛了”,嘿嘿,家里养那么多小妾侍女家妓,还换一批又一批。

四
真感谢牧之兄对我的赏识。会昌五年秋,我从丹阳的居所应牧之兄之约去安徽池州游玩。当时牧之任池州刺史,混的还不错。牧之出郭三十里为我接风洗尘。我们两人遍游池州名胜如九华山,九峰楼等等。
牧之非常同情元微子白乐天对我的挤兑压抑,我回丹阳后不久他就给我寄过来了《登九峰楼寄张祜》。是的,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我也感慨万千,世间知音稀,可我还是有知音的。星夜寂廖,青灯幽思,我捉笔答牧之:
孤城高柳晓鸣鸦,风帘半钩清露华。九峰聚翠宿危槛,一夜孤光悬冷沙。出岸远晖帆欲落,入谿寒影雁差斜。杜陵归去春应早,莫厌青山谢脁家。
这便是《和杜使君九峰楼见寄》。
小杜的诗风拗峭俊迈,多为后人称颂,在这首他的诗里对我的慰藉,推崇,怎不叫人垂涕感动!

五
一天晚上正在睡觉,突然间感觉屁股被刀砍了几下,疼痛难忍,猛地醒了过来:天亮了!只见老婆啮牙裂嘴的还准备再拧我的臀,“咋啦咋啦老婆”,“还叫你揪我头发念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把我头发揪里疼,天天念什么狗屁唐诗呀,快吃完早饭上班去。”
哎妈呀,问世间情为何物,只道是一物降一物。上班挣钱也可当紧。梦里我是诗人张公子张祜。醒来去上班的是网友白马笑西风。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