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孟子第三十二课(告子章句上第一~四节+孟子与告子辩论人性)

孟子第三十二课(告子章句上第一~四节+孟子与告子辩论人性)

作者: alice1984 | 来源:发表于2018-09-07 09:17 被阅读0次

9.5学习了孟子第三十二课(告子章句上第一~四节+孟子与告子辩论人性),原文如下:

告子章句上·第一节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袂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章句上·第三节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告子章句上·第四节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艾婷的分享如下:

闻 一.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时,在齐国遇到告子,孟子其时四十多岁,中年人; 而告子已是七十多岁古稀之年的老人。相差三十多岁的中年孟子与老年告子展开了一场关于"人性"的激烈辩论。孟子语言犀利,观点鲜明,思维也敏捷; 告子观点固执,语言沉稳,但最终也是孟子更胜一筹。之前孟子学生也有过辩论相关的话题,其实孟子不好辩,是不得已而辩之。 二.也有说孟子雄辩告子因为倚仗年轻,非也。孟子说过天下有三种人值得尊敬:尊爵(尊敬朝廷封爵位的人),尊齿(齿代表年龄,尊敬老人),尊德(尊敬有德行的人);他是提倡尊敬老人和长者的。孟子本身活到84岁,孔子活到73岁,六祖慧能大师活了76岁,释迦牟尼活佛活了79岁,他们在人生晚年时学生问问题,对答如流,思维很清晰,将来的事情都能说得很清楚。 三.什么人年纪大了思维不清晰呢?答案是只有一种人:不修行的人。所有修行的人到了最后,欲望越来越清,思维越来越明,心越来越定,思路非常清晰。当时孟子周游列国刚去齐国,是刚出道,告子在诸侯国已是老腊肉,很老道。两人悟到的智慧和深度是不同的,这是告子辩论处于下风的唯一原因。告子没有留下著作,相传他是墨子的学生,有学者在墨子的学说里找到告子的只言片语,墨子比孔子年轻,和曾子年纪相当,告子在墨子门下修行也没有很优秀。 四.孟子对于告子的言论,最早出现在公孙丑(上)孟子修行法要,讲到"不动心"时,公孙丑把告子的"不动心"和孟子比较,告子的不动心"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 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 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告子与孟子最核心的区别在于,孟子有一股圣贤之志引导所有的气往最本源的心上去走。告子的不动心:认为命运已安排好,不可改变,认命,定命论,命已定,于是心不动,心未到达,气也不要乱动。孟子认为圣贤志和浩然正气相结合往圣贤的本源去走,于是他的心是不动的,非常明确的圣贤志去引导气往心的方向走(最本源的内心去走)。告子认为命运已然安排好,而孟子认为人人皆可成尧舜。逆来顺受这种所谓的认命,是失去了对于人性根本的认识,告子认为命是定的,定命论,怎样努力也没用。随波逐流的不动心和矢志不渝奋力游到对岸的不动心都是不动心,但是一样吗? 五."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 义,外也,非内也。",告子说饮食男女,是人的天性。仁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 义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在的。尊敬年纪大的人是因他年纪大,因为是自己的弟弟而不是别人的弟弟才爱他,尊敬并不是内心的尊敬,爱不爱是由自己的内心决定......; 而孟子表明是因为内心首先有一颗尊敬人之心(内心本来就有一颗尊长的义心)。打个比方,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一片地方开满鲜花,芬芳,美丽,赏心悦目,此时你是因为花的美丽鲜香才喜欢花?还是本来你就有一颗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心才喜欢花?内心有着向善的性,看见美的花才会喜欢。告子所说的外,外在的概念输入进来,是父亲,是长兄,是弟弟,才有尊敬和爱,种"义"是外在强加于他的。而孟子认为内在本来就有对父母的"孝",对兄长的"敬",对弟弟的"友",才会对他们孝敬尊敬友爱,仁义在内不在外,如果把义当成外在的,那么所有五伦关系五常徳都是外在强加、外在的束缚,而内在是本源处的。 六.告子的思维核心对于"性"的认知讲的是人性,孟子对性的认知达到性的来源,天命之谓性,与天地相通合乎道,天性。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人的本性可以使其善良也可以使其不善。而孟子认为人性是心的力量和心结合起来,变成了心力,人心的力量可以为善为恶,人的方向如流水,水的方向确实不分东西,但水的性是分上下的,水只会往下走不会往上走;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即使成水蒸汽变成云,云腾至雨,露结为霜,水最后还是会向下,这就是水的性。 七.告子所认为的性是一种力量,是人性里处于中间层面,没有看到人是能够成圣贤与天相合的天性,他只看到人与生俱来的人性,无分善恶,食色性也,成为坚定走圣贤路很难,沉迷食色中无所谓。而孟子看到人的属性是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力量是确实可以为善为恶,力量可以任何地方可以用 ,比如电是能量,这个能量绝对不去主动伤害谁,只有让它伤害才会有伤害,自己去伤害 ,是自我伤害。孟子说:"人之于禽兽,别者,稀也。",食色是人的性,难道就不是禽兽的性吗?牛猪马羊狗......它们也想吃好住好,人和动物的区别是很少很少的,而人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人有觉悟,人会觉悟自己和成圣贤,动物不会,永远不会。

 修 孟子与告子辩论,实际是与真理的辩论。 让我们不做浮萍,游向彼岸而不动心; 知命改变,不要知命认命,不要只看人的俗性,走向人的天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第三十二课(告子章句上第一~四节+孟子与告子辩论人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uq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