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念念观自在国学与传统文化哲思
看看这位二十七岁就开悟的禅师,在端午节是怎样说法开示的?

看看这位二十七岁就开悟的禅师,在端午节是怎样说法开示的?

作者: 念念观自在 | 来源:发表于2019-06-06 08:28 被阅读7次

皆仁法师

一眨眼,又到端午了,为了顺应世情,免不了要写一写关于端午的故事。

今年我们要说的,是一位二十七岁就开悟的大禅师——无异元来禅师的故事。

元来禅师,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年,在他十六岁那年到南京游历时,曾在瓦棺寺中听讲《法华经》。他一听之下,心中如同掀起了惊涛骇浪一般,顿生出家之念,于是就径直到五台山通禅师座下剃度出家了。

在通禅师门下,他精勤修习天台止观法门,达五年之久,然后受了具足戒。

后来,他在曹洞宗的慧经禅师门下参学,刻苦用功,远超同辈,就算是精进用功到身形憔悴,几乎形销骨立,也不肯有片刻的懈怠。

在他二十七岁那年,终于豁然大悟,慧经禅师验证之后,印可了他,他升任首座,并且赠他付法偈。

他得法后,还跟随广心禅师学习菩萨戒,后来在博山的能仁寺弘法,门下弟子多达千余人。

根据《无异元来禅师广录》中记载:

有一次,他在端阳节(端午节)上堂说法时,说道:“正值端阳,城中处处泛着雄黄酒的气味,而乡里中都响起款乃之歌(皆仁注:款乃,湖中节歌声)。人们说世间尘俗的境界纷纷纭纭,但是在老僧眼中看来,这正是处处都在说法的时候。

以艾叶为征旗,足以横扫九十六种外道;以菖蒲为利剑,足以尽碎五十蕴魔之军。

古人说这些境界在学人眼中看来,足以闻声悟道,见色明心,但是依老僧看来,这都是瞎折腾。

诸位兄弟,每天寺中钟鼓铿锵,这就是声,那什么是道?如今漫山石榴显红,柳树垂绿,这就是色,哪个又唤作心?

如果在这些声色之中能够得到明悟,那就正好可以买草鞋行脚,踏遍四方了。但是如果日日在此境界中没有得到入处,那就须要心生恐惧了。

你别看在尘境之中游戏,龙舟飘绿水,锦旗夺矶亭,看似潇洒,但是在生死关头,又岂容你有半分思量的余地?只要你有丝毫的延迟懈怠,那就有丧身失命之险了。

修行之人,需要不顾身命、精勤用功才能有窥破境界的时机。大家善自珍重!”

元来禅师以身作则,自己是这样做的,也是如此教导门下弟子的。大家读了禅师的开示,心中是否有所感悟?

祝大家端午吉祥!

相关文章

  • 看看这位二十七岁就开悟的禅师,在端午节是怎样说法开示的?

    皆仁法师 一眨眼,又到端午了,为了顺应世情,免不了要写一写关于端午的故事。 今年我们要说的,是一位二十七岁就开悟的...

  • 禅的微光4

    有人问禅师:“没有开悟的时候,是怎样生活?” 禅师答:“吃饭睡觉。” “那如今开悟后呢?” 禅师答:“仍旧还是吃饭...

  • 南师讲什么是开悟的人

    人人动辄谈开悟,所谓的开悟,究竟如何?标准是什么?最平实的说法,是永明寿禅师在宗镜录中提到的,包括了禅宗的见地、修...

  • 一说就错

    智通禅师在归宗禅师处参禅时,有一天晚上巡堂,大叫:“我开悟了!我开悟了!” 大众听了吓一跳,第二天上堂,归宗禅师集...

  • 禅师开悟的诗句

    禅与中国古典诗歌 在禅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的诗文作品中其实就不乏禅心禅意。《庄子》中的庖丁解牛、轮扁运斤不仅让我们...

  • 临在当下

    从前有一个故事,一位小和尚问一位得道的禅师,说:开悟前与开悟后有什么区别? 禅师说,开悟前,砍柴,担水,开悟后,砍...

  • 在分享交流中修行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禅?什么是修行?” 禅师答:“吃饭穿衣,砍柴运水。” 此人仍不解:“这些人人都会。” 禅师开示...

  • 每日阅读摘要2021-09-14

    一位学僧问禅师:“师父,以我的资质,开悟需要多久?”禅师说:“十年。”学僧又问:“如果我加倍苦修呢?”禅师说:“二...

  • 唐诗中的哲理

    谈谈你对《上堂开示颂》(唐•黄櫱禅师)这首诗蕴含的哲理的感受。 《上堂开示颂》 唐•黄櫱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

  • 活在当下

    禅诗有云:"开悟之前,砍柴挑水;开悟之后,砍柴挑水。" 故事就是一个禅师开悟前是挑水砍柴煮饭。开悟之后还是挑水砍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看这位二十七岁就开悟的禅师,在端午节是怎样说法开示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xd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