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会孩子乐观的技能,使孩子能够享有乐观的人生。
先来看这样一个场景,小明因为一次数学考试没考好,放学回家就沮丧地说,“我永远学不好数学了,我每次都考不好,我是我们班最笨的人!”作为父母,你会怎么做呢?有的父母可能会安慰孩子,“老爸老妈数学细胞就少,看来你也不是学数学的料”。还有的父母可能会埋怨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啊,真是烂泥扶不上墙!”瞧瞧,父母的这些解释,也是消极的,很容易加重孩子的悲观情绪,让孩子更加绝望,干脆放弃努力。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化解孩子的悲观想法,鼓励孩子继续努力下去呢?
塞利格曼在心理学一个最重要的发现是,关于习得性无助的理论。习得性无助,简单点说就是通过事情失败的经历,获得了一种不管怎么做都不会成功的无助感。开头我们假设的场景里,父母的表现就很可能造成孩子的习得性无助。如果你总在一件事上遭遇失败,就可能放弃对这件事的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其实并不是你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它会让你形成一种悲观的解释风格,但凡遇到坏事,你就会用这种消极的思维分析这件事的原因,认为都是自己的错,然后把后果想像成永久的不良影响,会全方位影响你的生活。悲观的解释风格,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带上的一个枷锁,会让人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而且,这种解释风格是在童年时期发展出来的,如果不去管它,就持续一辈子。
这种悲观的思维方式,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包括在之后发展成为抑郁症的可能。还有,悲观的孩子对生活不会那么热爱,因为他们很难建立成就感,没有信心面对挑战。这一定是作为父母不愿意看到的。
我们详细介绍了学习乐观的 ABCDE 疗法,也就是通过了解自己对不好的事的看法,意识到自己这样想的后果,然后反驳自己的消极看法,自己跟自己辩护,找到有力证据驳倒自己,然后用激发鼓励自己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解决方案。家长们在自己掌握了乐观的技巧之后,就可以在言传身教之中,传递给孩子一种正面的思考方式。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看,家长在培养孩子乐观的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做法。第一个就是,把自信直接附加在孩子身上。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掌控行为“,掌控行为,俗称控制力。比如孩子学会说话走路、学着自己穿衣服穿鞋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努力学会的技能,从而获得对各种事情的控制力。可以说,孩子从出生起,就在学习掌控行为。掌控行为是学龄前儿童形成乐观心态的关键。这种掌控行为的建立,可以帮他们建立起面对困难不退缩的习惯。到孩子五六岁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思考因果关系了,他们对为什么失败为什么成功,发展了一套理论,同时也发展了一套如何将失败转为成功的理论,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孩子将来能否乐观的基础。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汤姆是个六岁的小男孩,但是他已经形成了一套悲观的理论。因为他觉得自己做什么事都不如姐姐。有一天汤姆跟姐姐玩搭积木,姐姐在搭一艘火箭。汤姆在模仿姐姐,姐姐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但汤姆却无法搭成火箭,因为姐姐的动作太快了,汤姆赶不上她。汤姆越来越焦躁不安。每一次将积木推倒重新开始游戏,他就很生气。后来他把积木扔向姐姐。汤姆的父亲看到了,就来安慰他,夸汤姆做得好,是最优秀的火箭制造家。但是汤姆还是很沮丧,说姐姐什么都比他强,他做的火箭翅膀老是掉下来,他讨厌搭积木,他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汤姆的父亲实在不愿意看到儿子难过,就亲自上阵,帮助汤姆做了一个很漂亮的火箭。
好了,对话结束了,你觉得,汤姆父亲的做法有什么问题吗?他的做法已经比我们开头讲的例子中,父母的做法好很多了,但他依然犯了个错误,就是他试图将自尊直接附加到孩子身上。这个做法是错误的,实际上,这会起反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父亲说的每一件事几乎都不是真的。汤姆也知道,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赶上姐姐。父亲应该说实话,他可以向汤姆解释,当汤姆像姐姐那样长到9岁的时候,他做的东西就会更结实。他还可以向汤姆解释,当姐姐6岁的时候,做的东西跟汤姆是一样的。然后,为了让汤姆高兴,父亲直接替汤姆做了个他自己做不到的东西。父亲传递出来的信息是,当事情发展到不符合自己希望的时候,你就得放弃让别人来解救你。这实际上反而是在教汤姆无助。失败本身不可怕,让孩子习惯性无助才可怕。
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就提出过关于自尊的两个概念,“感觉满意”和“表现满意”,感觉满意指的是认为自己有权利高兴和享受努力之后的成果。表现满意指的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日常挑战。詹姆斯提出,没有任何方法可以绕过表现满意,直接获得感觉满意。说白了就是,当一个小孩没有获得掌控能力的时候,将自尊直接加在他身上,反而会降低他的自尊。只有掌控挑战,克服挫折,才能获得自尊和愉悦感。所以,汤姆的父亲就是将因果关系颠倒了,试图直接将信心加到孩子身上。家长需要的不是鼓励孩子感觉满意,而应该教他们表现满意的方法,使孩子获得掌控的能力。
杰西在帮助孩子获得掌控能力方面,就做得很好。有一次,她发现他一岁的小儿子经常爬到沙发后面的角落,尽管她试图堵住那个通道,但小男孩还是会使出吃奶的劲,卖力地钻进那个角落,每次爬进去他都会高兴的欢呼,似乎在宣称那是他的领地。后来,杰西慢慢发现,儿子喜欢攀爬的挑战,打这之后,杰西就再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阻止孩子的探索,她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给孩子制造新的挑战,比如用旧箱子和枕头盖一座城堡,把木偶藏在城堡里,让孩子去找,当孩子找到之后都会兴奋地拍手欢呼,杰西会分享孩子探险后的骄傲。通过这种做法,杰西帮助儿子得到掌控感,还会不断地为她的儿子创造获得掌控的新机会。
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一个观点,把自信直接附加到孩子身上,这是家长经常犯的错误,这并不能让孩子学习到乐观,反而会起反作用。掌控行为是学龄前儿童形成乐观心态的关键。家长需要的不是鼓励孩子感觉满意,而应该教他们表现满意的方法,使孩子获得掌控的能力。
第二部分
下面我们来看看,家长们可能会犯的第二个错误,不恰当地指责孩子。塞利格曼说,“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讲的话,还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以,帮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你自己先获得拒绝悲观的技能。”孩子听成人如何批评他们的同时,也在吸取这种批评的方式。比如,如果你今天批评孩子懒惰,而不是批评他不够努力,那么孩子不仅会相信他是懒惰的,还会相信,他的失败是来自永久的,不可改变的原因。这样,孩子就会从你的身上,习得了悲观的解释风格。所以,当你在批评孩子,甚至在孩子面前批评自己的时候,都要非常注意措辞,不要用永久性的、个人化的、普遍性的原因归罪孩子。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个例子。
莉莉是个10岁的小姑娘,有一天她的妈妈带着她和3岁的弟弟去动物园,在车上,莉莉不停地跟弟弟捣蛋,她告诉弟弟爸爸是她一个人的,说弟弟真正的爸爸是只猩猩,还吓唬弟弟,说如果他犯了错误,动物园的狮子就会咬掉他的头。莉莉很少这样捣蛋,她的妈妈非常不高兴。这位妈妈是如何批评莉莉的呢?她是这样说的:莉莉,不准再捉弄弟弟了,你今天是怎么了?你一向都是个好姐姐。你教弟弟玩游戏,还跟他分享玩具,可是今天你对他一点都不友好。动物园对年龄小的孩子可能是个可怕的地方,你这样吓他对他一点也没好处,你知道我是不喜欢这种行为的。莉莉,我要你向弟弟道歉,如果你今天再捉弄他,晚饭后就不准到外面去玩,知道了没有?
这位妈妈的批评方式很理想,我们来分析她为什么正确。首先,她指出莉莉一向是个好姐姐,今天的不良行为是暂时的,还用实际的例子也就是莉莉会跟弟弟分享玩具,来说明她的问题不是普遍性的,这会帮助莉莉维护自尊心和对之前良好表现的自豪感。同时,她告诉莉莉,必须向弟弟道歉,并且如果继续捣蛋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这位妈妈也没有把原因归罪到莉莉的个性上,而是指出莉莉如何做才是正确的行为,避免了莉莉给自己打上顽皮小孩的标签。
试想,如果这位妈妈批评莉莉总是破坏妈妈的计划,用普遍性、永久性、个人化的原因解释孩子的行为,莉莉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总是捣蛋做错事,也会对自己自暴自弃,否定自己,觉得妈妈不想要她了。这对孩子性格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还要注意,在你生气时,你向身边的人做出什么样的解释,也会影响孩子。比如,车子被刮到了,你可以解释,因为那个不讲理的家伙硬要挤过来,老爸大声关门是因为他的心情不好,找不到工作是因为经济不景气。这些解释,都是把不好的事情发生的原因,限定在特定的因素里,而不是永久性的原因,或者都是自己的错,这就是一种乐观的解释风格。你本身的解释风格显露无遗,而孩子也正仔细聆听着。他学习到的不只是你解释中的特定内容,还有你的普遍解释风格,并且将你的风格变成他自己的。
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二个观点,在你批评孩子或者当孩子的面批评自己时,必须十分谨慎,因为你在塑造孩子的解释风格。当父母不自觉地用永久性、普遍性、个人化的信息批评时,孩子就开始获取了自己的悲观模式。当父母责怪特定的和可以变化的原因时,孩子就开始习得乐观。所以,当你发现孩子犯错时,要着重于特定和暂时性的原因,避免责怪孩子的个性和能力。
第三部分
刚才我们说了父母在培养孩子乐观心态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两个错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教孩子习得乐观的具体方法。
我们之前讲了乐观的 ABCDE 疗法,这套方法同样适用于孩子,但是,孩子并不能像大人那样能够理解抽象思维。那么要怎样让孩子明白乐观与悲观的思维方式呢?这第一步,就是教孩子捕捉思维。什么叫捕捉思维呢?这个意思是说,当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你身上之后,第一时间出现在你脑子里的念头是什么,需要你去把它找出来,比如你对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的解释,或者你自己的感受等等。想要让孩子理解这个不是很容易,你可以给她讲讲侦探福尔摩斯和糊尔摩斯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个小镇,有个7岁的小女孩,每天骑着红色脚踏车上学。有一天放学,她发现自己的脚踏车不见了。“我的脚踏车呢?”小女孩哇哇地大哭起来。这时,一个戴大帽子的,穿着很奇怪的人走到她面前,对她说,“不要害怕,我就是大名鼎鼎的侦探糊尔摩斯,我是来为你服务的。”小女孩说,“我从来没听过糊尔摩斯,我只听说过大名鼎鼎的侦探福尔摩斯。”糊尔摩斯气急败坏的说,“为什么每个人都把我跟那个混账家伙搞混呢?反正,我知道谁偷了你的车,就是那个恐怖危险的丹尼!”
“哇!”小女孩叫道,“你怎么那么快就知道小偷是谁呢?”糊尔摩斯说,“这没什么了不起的,他就是我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个名字,所以一定是他。”说完,他转过身,差点儿绊倒自己,消失了。这时,福尔摩斯出现了,他脱下披风,扶正帽子说,“我不同意那个笨蛋糊尔摩斯说的。真正的侦探不会只凭着脑子里的第一个名字就下结论。我会列出一张嫌疑犯的名单然后寻找证据来捉贼。我现在就去寻找线索。”
到了晚上,福尔摩斯又现身了,同时带来了他的结论,他说,“首先,我猜想是危险的丹尼,但当我搜集证据时,我发现丹尼今天因为逃课受罚不能出来,所以不可能是他。然后我想也许是狡猾的史蒂夫,但当我搜集证据时,发现放学后他直接去了游戏厅,也不可能是他。后来,我在你停车的地方,发现了坏贝蒂的发带,然后我去了坏贝蒂家,她妈妈告诉我,贝蒂骑着一辆崭新的红色脚踏车出去了,说是因为她表现好,学校给她的奖品。最后,我终于找到她,正骑着你的脚踏车,吓唬比她小的小孩呢。”小女孩高兴地拍手,“你真是比那个糊尔摩斯聪明好几倍!”
给孩子讲完这个故事后,问问孩子,如果自己的脚踏车被偷了的话,是愿意请哪个侦探来帮忙呢?要孩子描述,为什么福尔摩斯的方法更好。让孩子意识到,福尔摩斯之所以能够成功破案,因为他列了一张犯罪人的名单,并且寻找到证据,根据证据判断谁是小偷。相反,糊尔摩斯只是相信脑子里的第一个念头。通过这个故事,孩子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我们都会偶尔像糊尔摩斯一样,当坏事发生时,我们时常相信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想法,而没有花时间仔细判断,这个想法对不对。
你要教给孩子,在他感觉最难过的时候,指认出闪过脑海里的那些想法。这些想法不太容易被感知到,因为在事情发生后,怎么想就像是个自动的行为,你不会注意到自己在想什么,还会认为自己的想法天然是对的。但如果有人冤枉了你,把一件不是你做的错事安在你头上,你会立马跳出来反驳。这就是第一步,捕捉思维,教导孩子不要相信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
接下来的第二步,你就可以教他反驳自己了。先给孩子讲一讲小学生强尼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孩子可以学会反驳的方法。故事是这样的:强尼的同学们周末相约去海边露营,由布莱恩的爸爸开车带他们去,而且要在海边住一晚。强尼很兴奋,也很想跟同学们一起去玩。但当他跟妈妈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强尼的妈妈显得很犹豫,一个是担心布莱恩的爸爸开车不靠谱,第二是担心海边没有电话,如果出现什么状况联系不到强尼会很担心。最后,强尼的妈妈还是不同意让他去露营。这样强尼非常生气,他想:我真恨她!她像女巫一样,总是这样对我,从来都不让我开心去玩,她让我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
故事讲到这里,可以停下来一会,问问孩子,强尼这时候的想法是更像糊尔摩斯呢?还是像福尔摩斯呢?为什么呢?孩子可能会说,强尼的做法更像糊涂的糊尔摩斯。引导孩子去思考,真正的大侦探福尔摩斯,是不会因为脑子里的第一个念头,就使自己生气的,他会去寻找证据。
接下来,再接着把故事讲完,看看故事中的强尼是如何找证据的呢?强尼想,妈妈是不是真的从来没有让自己开心去玩呢?并不是,因为上星期她还让我去大冒险游乐场,而且她也让我一个人去看电影。噢,还有,她通常都让我请朋友来家里一起玩电动游戏,我想她的确有让我玩一些有趣的活动。你看,讲到这里要提醒孩子,之前强尼说妈妈从来不让他开心去玩这个想法并不对。
接着,看看妈妈不让自己去露营的理由,成不成立呢?强尼回忆起来,布莱恩的爸爸的确有不良的开车记录,他经常闯红灯,脾气还很暴躁,有好几次差点撞到路边的行人。想到这里,强尼觉得,妈妈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妈妈还担心,海边没有电话联系不方便,去年自己在踢球的时候扭到脚,就没有及时打电话到家里,害得妈妈很晚才知道。好了,想到这里,强尼找到了充分的理由,说明自己之前对妈妈的理解是错的,妈妈并没有故意跟自己作对。虽然他还是很失望,但是他不恨妈妈了,因为他明白妈妈的理由是对的,这让他的心情好了很多。最后,强尼提议,让爸爸妈妈带自己去海边玩,并且邀请几个好朋友一起去,这次妈妈同意了。
故事到这就讲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要让孩子知道,强尼的做法成功地反驳了自己,改变了自己的悲观想法。接下来就可以让孩子试着来反驳他自己的悲观想法了。
请孩子回忆一下,他生活中的一件不好的事,比如,同学们对她指指点点;上课走神了正好老师又在提问她;本来跟朋友约好了去看电影,但朋友临时取消了约会,说要去邻居家打游戏。让孩子把这件事写下来,再写上当时出现这个情况之后,孩子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后来又是怎么做的。这个过程就是在帮助孩子识别他自己的 ABC 模式。
举个例子,孩子记录的不好的事A,可能是一次英语考试只得了70分,他对自己的解释B可能是,“我很笨”或者“我永远也学不好了”“完蛋了,我将来考不上大学了”。而他的做法C可能是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好,到这里,你就要告诉孩子,这些写下来的话,都是关于那件不好的事,它为什么会发生的主观看法。
然后,再让孩子写出,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同时再想想,还有没有对这个问题的其他乐观的解释,可以有很多个不同的解释,也写下来。
比如,孩子找到的反驳证据可能是,“我平时很用功学习英语,每天我会花一个小时复习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做练习题,我还曾经拿过90分呢,这说明我并不笨。”这时候再引导他,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释?可能他会继续想,“嗯,这次考试没考好,可能因为我没有充分准备,前两天我花太多时间在打游戏上了,有些单词和短语我没有下功夫背下来,所以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很吃力。其实一次考试,并不能代表我一辈子就完了,这似乎太夸张了一点,我才刚刚上小学,离大学还远着呢,现在用功还来得及。”
等孩子把这些反驳的证据都写下来之后,你就可以引导她,对比一下,这些新的解释跟之前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想法会让自己放弃努力,哪一种想法会让自己更加努力。
到此,你已经带孩子完成了反驳这个技巧的学习,试着多做练习,每个星期可以尝试三次,每次练习20分钟,再遇到相似的事情,及时跟孩子一起记录,写下不好的事、想法和做法,然后让孩子找到证据去反驳自己。通过这个过程,孩子就会明白,把坏事想象成灾难,会使自己失去努力的尝试,变得抑郁失望,而积极乐观的思考方式,会让人更加努力。
下面,我们来看看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教孩子主动化解灾难。可以说,学习乐观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更积极地行动,引导不好的事情向着好的方面发展。所以,当孩子学会了反驳,你还要引导他思考,接下来要怎么做,才能化解不愉快的事。
你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来读玛丽的故事,事情是这样的:玛丽向她最好的朋友凯伦借了一条很漂亮的裙子,去参加一个生日派对。派对上,大家都说这条裙子很好看。但是,不知怎么搞的,玛丽回家后发现,裙子的袖子和胸前沾满了奶油,花了很大力气也没有洗掉。玛丽非常害怕告诉凯伦,她觉得凯伦一定会非常生气。玛丽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这个时候,孩子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办好,那么你可以告诉孩子,当他在不好的事情发生后,需要想到三件事。首先他应该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其次再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好情况是什么”;最后,像福尔摩斯一样,再问自己“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什么”。想完这三种可能性之后,他就可以为每一种可能性制订反攻计划。
比如,让孩子想想,玛丽可能面对的最坏情况是什么?大概凯伦会非常生气,告诉玛丽不要再做她的好朋友了。那么可以做哪一件事来防止最坏情况发生?孩子可能会说,“玛丽可以用零花钱买一件一模一样的裙子还给凯伦”。
接下来让孩子想想,可能发生的最好情况是什么?大概凯伦一点也不生气。那么,可以做哪一件事来促使最好情况发生呢?孩子可能会说,向凯伦说对不起,然后可以送她一件自己最喜欢的裙子。
最后,再让孩子想想,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什么?大概凯伦会有些生气,会有一阵子不和玛丽讲话。如果最可能发生的情况发生了,问问孩子会如何应付?孩子可能会说,可以向凯伦道歉,然后对她非常好,经常和她一起玩。
这就是最后一步,化解灾难的思考方式。让孩子思考,能防止最坏情形发生的一个做法,能促使最好情况发生的做法,和能应付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的做法。
说到这,我来总结一下,教给孩子乐观的思考方式的几个步骤:第一步,用侦探福尔摩斯和糊尔摩斯的故事,教导孩子不要相信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第二步,帮助孩子识别自己的ABC模式,把不好的事、自己的想法和后来的做法记录下来。告诉他这些想法并不代表实际情况,然后,再让孩子写出,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和其他乐观的解释。等孩子把这些反驳的证据都写下来之后,引导她,对比新的解释跟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想法会让自己放弃努力,哪一种想法会让自己更加努力,从而学会反驳自己。第三步,化解灾难,告诉孩子,在不好的事发生以后,根据最坏的情况、最好的情况和最可能发生的情况,分别制定反攻计划,计划防止最坏情形发生的一个做法,能促使最好情况发生的做法,和能应付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的做法。从而把问题解决。
总结
今天我们讲了如何培养孩子的乐观思维,教会孩子乐观的技能,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首先,有两个错误是父母经常会犯的,第一个是把自信直接附加到孩子身上,但这并不能让孩子学习到乐观,反而会起反作用。家长需要的不是鼓励孩子感觉满意,而应该教他们表现满意的方法,使孩子获得掌控的能力。
第二个错误是,用永久性、普遍性、个人化的解释风格批评孩子,这会使孩子习得悲观模式。当你发现孩子犯错时,要着重于特定和暂时性的原因,避免责怪孩子的个性和能力。然后如何通过三个步骤,教会孩子乐观的方法,第一步,教导孩子不要相信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第二步通过记录识别自己的 ABC 模式,然后反驳自己,找出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第三步,化解灾难,根据最坏的情况、最好的情况和最可能发生的情况,分别制定反攻计划。
当孩子把这套反驳自己的技巧学会,并能够熟练运用之后,就会形成一种自动的思考方式。这会对他一生的成长,都有极大帮助。因为他可以在思想妨碍做事的时候,就立即反击,比如正在考试的时候,在台上演讲的时候,邀请别人约会的时候,他都会把不利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就像获得了一种对悲观的免疫力,用乐观作为武器,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想想看,当你说“我儿子继承了我的乐观”时,你会有多骄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