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就是教我们如何满足需求,获得富足快乐的人生。
——尼尔·基什特尼[英]
01 经济学是什么
经济学是对社会以及在社会中生存的人如何使用资源的研究(如何利用稀缺资源满足需求,人类在历史上如何通过耕作、工厂劳动以及囤积来努力解决稀缺性的问题),也帮助人们生存并保持健康、接受教育(如何避免稀缺性所导致的最糟糕的影响),理解人们如何满足需求,获得富足快乐的人生以及为什么有些人生活得不幸福。
最开始思考经济问题的人是古希腊人,经济学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字根是房屋和法律,意思是一家人如何利用手头的资源。而今天学校里学的经济学是一个新生事物,伴随资本主义的出现而出现的,大部分内容是有关资本家的事情:购买、出售和价格。
02 经济学如何看待资源
经济学有一个特殊的看待资源的方式,就是稀缺性。总数有限,然而人类的的欲望无穷无尽。还有机会成本。稀缺性和机会成本揭示了一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我们需要在医院和火车站之间、大型购物中心和足球场之间作出选择。
03 成为经济学家需要什么
英国经济学家艾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微观经济学创始人)曾经说过,经济学家需要“冷静的头脑,善良的心地”,要像科学家那样描述世界,但同时对周遭人类的悲惨命运(比如弱势群体)抱有同情,并努力做出一些改变。为了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善良的心地,经济学家还需要自我批判的眼光、超越自身局限的视野以及训练有素的观察世界方法。
04 2022年的中国经济腾挪的理论基础
《建议》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经济学历史上素来有供给学派和需求学派。
供给学派代表人,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命名的“萨伊定律(Say’s Law)”, 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是对萨伊定律最常见的表达形式。萨伊定律主要说明,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但是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中,人们仍旧有需求,需要靴子、帽子和车,生产他们的工人和工厂也随处可见,但是人们的需求和经济生产之间的联系被切断。而传统经济学观点认为,经济会从衰退中自寻出路,并回到充分就业的状态。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著名的凯恩斯主义,政府需要干预经济,需要创造需求。如果经济处于衰退之中,工厂和工人闲置,政府就要增加开支和减税,以此促进经济需求,让企业增产和增加雇员。
2022年,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近期多发,中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使出的手法招数即是凯恩斯主义。财政加大支出,新增3.65万亿元专项债额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6.71万亿元、比上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减税降费发力,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正在各地落实,预计全年退税减税规模约达2.5万亿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