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雒宏军
2007年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湛提出:我们期待在基础教育领域里有愈来愈多的“我行我‘素’”的教育家。应该承认,目前我们推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都不容乐观,国家缺乏对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制度支持,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判定标准单一,家长过度关注成绩,对子女升学寄予厚望,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保守、教学方式陈旧,甚至地方政府对学校的评价也是以中考、高考成绩论英雄,这些都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行。虽说艰难,但是从学生发展需要,从国家和民族未来来说,有见识的校长应该具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积极探索校域内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这样的探索也是目前环境下成长为教育家的必经之路。校长“我行我‘素’”,需要勇气、毅力,更需要科学方法。
勇气
勇气,就是校长敢为地区先,敢于进行素质教育探索的魄力和胆识。要想完全突破现有体制的束缚,取得社会和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同,还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在一个学校之内,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教师精神生活,给学生减少作业量,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这些事情完全可以做到。“不为也,非不能也”,在甚嚣尘上的应试教育氛围中,一个校长保持独有的冷静,坚持基本的教育操守,按照科学的教育理念管理学校,这是需要勇气的。
毅力
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了共识,素质教育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除了勇气之外,更需要足够的耐心,坚持的毅力。想到理想就心动,看到困难就萎缩,不会有什么大作为。教育是基于信念的一种行动,毅力是靠教育信念支撑的,肖川教授说:“没有信念,就没有勇气和毅力不断生发的源泉,我们就无法超越横亘在通往理想之境上的无数险阻和艰难。”一个将教育理想的实现作为事业的校长,对素质教育一定充满了憧憬和期待,也会成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不断前进的动力之源。
方法
方法就是校域内实现素质教育的途径,好方法事半功倍,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一个学校的素质教育探索,大概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改进德育工作,降低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态,打好素质教育的底色;二是重视和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将自主、协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模式,将教师和学生从“成绩”中解放出来,给教师更多的创造天空,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四是改造教师生活,通过阅读丰富教师精神生活,改变教育理念,优化教育行为;五是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作活动,净化社会环境,提高家长素质,形成教育合力。这些工作都是校长可以做到的,如果做好了,就向素质教育迈近了一步。
《成才导报》2007年9月19日发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