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尴尬的关系,莫过于中年夫妻关系。
夫妻到了中年,该做的事儿都已经做过了,已经没啥新鲜感和好感了。可是,由于他们有了孩子,又不敢轻言离婚,生怕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继续相爱,做不到,因为已经过了“谈情说爱”的年龄了。双方都相处多年,憋了一肚子气了,凑合着过日子,也比较艰难。
既不爱,也不情愿离婚的中年夫妻,就等于走到了一个迷宫当中。往前走,见不到出路,往后走,见不到来路,只能原地待着,不知道路在何方。
如何相处,成为了中年夫妻的一大难题。按照小情侣、年轻夫妻的相处方式,只是让本来就不好的关系,雪上加霜。如此,就需要有其他的相处方式。
1、尽量保持距离,各方都留有余地。
身为妻子的你,越是靠近丈夫,越是觉得他不好,还想到他平时的所作所为,那你就会越想越生气。
情绪化的你,就容易跟另一半闹出家庭大战,你不给他余地,他也不给你余地,搞得双方的关系特别僵。
问题,就出在了“靠近”这一点上。本来同床共枕多年,关系就特别亲密,有些许矛盾,还过分靠近,岂不是火上浇油了吗?
当你越是喜欢放大另一半缺点的时候,越需要与之保持合适的距离,尽量不要靠近。留点余地给别人,别人才会留点余地给你。
从人性心理的角度来说,越是靠近的双方,越会放大对方的缺点,而不会看到对方的优点。这,就是中年夫妻矛盾难以缓解的根源。
人与人靠得太近,就是一场劫难。离得远一点,才有可能相互珍惜。
2、论迹不论心,尽量不要有各种偏见。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人心的偏见,就像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
何谓偏见?别人做了这件事,你就认为,他绝对不怀好意,而没有就事论事。按照偏见来给别人定性,这就是人性的缺陷。
所谓“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意思是,要看别人做了什么,而不要揣测别人有什么样的内心。总是论心,这世上的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
夫妻相处也是如此,要有“论迹不论心”的智慧。另一半有什么样的内心,不重要,另一半做了什么,是否对家庭好,才是最重要的。
想了什么,内心有什么变化,这是人之自由。而做了什么,才能反映出这个人最为真实的一面。切勿将自己的想法、标准,强加到别人的身上。
中年夫妻矛盾重重,不好相处,就是因为“偏见”太多,不是丈夫对妻子有偏见,就是妻子对丈夫有偏见,终究让家庭不得安宁。
3、尽量保持经济上的独立、自主。
有一个案例。王先生和陈女士已经结婚多年了,在生了孩子后,陈女士就一直在家带娃,也没有去工作,日常的收入花销全靠丈夫给予。
夫妻俩到了中年,孩子读中学了,陈女士也从全职妈妈的处境中解脱出来了。不过,她面临一个问题,多年未去工作,如今也很难找工作了。
由于没工作,也没有钱,所以丈夫跟她经常吵架,不是王先生责备陈女士不赚钱,就是陈女士抱怨王先生赚得少,不够家庭的花销。
这就是所谓的“贫贱夫妻百事哀”。一个三口之家,只靠一个人去养活,另一半没有经济上的实力,那闹出矛盾就是大概率的事。
没感情,所闹出的矛盾,还不算大。没有钱,双方都没有经济上的独自,那矛盾闹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不论是丈夫,还是妻子,都要保持经济上的独立、自主,才能提高自己的底气,过好往后余生。
4、少点干预对方,多点关心自己。
有婚恋研究者提出过一个观点:相互干预,而没有给对方私人空间,这是男女矛盾、夫妻矛盾的根源之一。
相互干预,就是说我干预你的一举一动,你也干预我的生活。严重一点,双方还会相互控制,相互束缚。
试想,本性向往自由的人类,又怎么可能希望被人干预,被人束缚呢?这就导致,你越是干预另一半的生活,另一半越是跟你对着干。
夫妻关系,说到底,就是一场契约。契约中的双方,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都有各自追求理想、生活的权利,而不该受到另一半的控制。
他人,不希望被人控制。你我,也不希望被另一半控制。既然不希望被控制,那就只能各退一步,各自留点私人的空间。
如果不信邪,非要干预另一半的生活,我想,另一半的反抗,所导致的婚姻矛盾和悲剧,就不可避免了。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