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早上共读《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之心得

早上共读《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之心得

作者: 持之以恒读书ba | 来源:发表于2023-08-03 09:12 被阅读0次

20230804《奶蜜盐》一定要多向孩子表达爱意③p48

周五共读:

言语表达主要指的是父母应该把对孩子的喜爱与鼓励说出来。传统的中国父母普遍都不善于表达爱,最多也就是在孩子成绩取得明显进步时,给予一些言语上的肯定。好在今天的父母在这方面做得越来越好了。

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父母认为自己每天都有向孩子表达爱意,但孩子却并没有感受到这种爱。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父母没有去真正地倾听、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和需求!

美好的早晨从共读开始。今天早上,我作为共读参与人之一的朗读者出现在屏幕的前方,参加这样的共读,我是为了学习方法而来。具体参加某一天的朗读,我是为了督促自己深度参加共读。可以说,我是带着一定的“功利”来到了这里,令自己没有想到的是,朗读带给自己的不仅仅是这些“功利”的目的,其实,我收获了更多更多。

读书,不仅仅是在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读着读着,我们会遇到更多优秀的人。读着读着,我们会越来越喜欢上读书。这是我今天早上最深的感悟。

今天早上我朗读的内容是《目标早确立,学习动力足》的前半部分内容(P40—43)。我将自己读书的感悟书写如下:

1.共读,不仅仅是为了读书,更多的是互相学习。

早上,当我分享了自己读书感受时,很多家长朋友在留言区写出了自己的感悟,如:敏儿家长说:“学习是一生的事情”;武家长说:“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罗先生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吼出来的”;蒲公英家长说:“以身示范,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陈乐军家长说:“学习和进修不仅仅是教师该做的,是每一位父母、每个人都该做的”;XJ家长说:“榜样的力量影响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谢玉群家长说:“思想改变带动行为改变”“输出倒逼输入”“孩子需要父母的自信满满回应”;刘宇萍家长说:“读书在读自己”……

我将对自己触动深的这些话语一一摘录在我的笔记本上,内心里汹涌澎湃,无以言表。深深地感慨,原来,共读,不仅仅是为了读书,更多的是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我们成为彼此生命的一束光,互相照亮,互相搀扶前行。

2.共读,是在书中读自己。

刘老师说:“一个人做事有了明确的目标,把目标当作动力,再加上积极的心态,自然就不会觉得累,而成了一种享受,他要做的事情也就没有理由不成功了!”刘老师在书中举例了制定目标与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告诉我们,成功只属于那些及早确立目标的人的。读到这里,我依然感慨万千。

我的心里隐隐约约常有小目标,但是只是想想而已,然而我从来没有为任何目标写过什么具体的计划,更没有去落实过任何的目标。对照一下,我是一个多么“盲目”的一个人。我不敢承诺我将一定要怎么做,但是我要一定学着李岩老师这样来做,先找来一个笔记本,写下自己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力争完成。

就像美丽老师所说,我们不可能将刘老师提到的所有的理念都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或者是几个方面,循序渐进地、一点一滴地践行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是这样的。只要我们将学到的这些理论知识一个点一个点地来落实,日积月累,这些点一个一个地联结起来,慢慢地,就将变成我们的底层思维,变成我们自己的厚实地基。

称莲老师刚才在群里说:“今早听大家读这几篇,我一直在回想小若成长的过程,也结合一直以来遇到的孩子们,我觉得还是要回到‘生命教育’上来。虽然我们谈论的是学习,功夫却需要下在学习之外。孩子和她自己的生命意义建立联结,也和其他的生命建立联结,好像才可以“心安理得”地去到应该做的事情上去。如果我们只在学习上下功夫,而忽略了孩子的生命层面存在感的建立,无疑是舍本逐末。”

读着刘老师的话语,我的心里浮现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几个字,我们常常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典型现象里,无法自拔。来到这里,看似我们开启了家庭教育的学习之旅,实质上,我们是在读中读到了自己,找到了自己,检查着自己,反思着自己,总结着自己,提升着自己。

3.共读,遇见了优秀的人,一次次警醒着我们自己。

今天早上分享中,我被美丽老师的分享深深触动。她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她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优秀的家长,更是一位最闪亮的分享者。她说小若老师就是称莲老师的家庭教育优秀成果之“作品”,这样的作品来源于称莲老师的长期主义,长期目标,才有了这样的成果。鉴于此,她告诉我们,改变就是践行,只有学习加改变,将理论践行在生活中,循序渐进地、一点一滴地去践行,才可能发生改变。

是啊,在这之前,我算是学习了一点儿理论,但是我自己明显感觉到理论与我的实践活动仿佛是两条平行线,几乎是互不相交。似乎,读书就是高大上的事情,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似乎理论知识就是水中花,镜中月一样,只是一种美好的意向而已。然而,通过今天的聆听,那一刻,我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其实,读书学习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我发现,读着读着,我们由读懂开始,到深深地感悟,再到教育行为的改变,真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多久我不知道,但是只要我们坚持读下去,读着读着,坚持不再叫做坚持,而是变成了一种享受。

外面淅淅沥沥下着雨,体感很舒服,很清凉。此刻,我的内心亦如此。原来美好,不在于我们的物质上拥有了什么,或者是物质上拥有了多少,而在于,在生命的路上遇见了优秀的人,遇见了更好的自己,走在了自渡的路上。

相关文章

  •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2

    #海底两万里#【伙伴共读第165天】 今晚读刘称莲著《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第二、三章。 了解自己,...

  •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3

    #海底两万里#【伙伴共读第166天】 今晚读刘称莲著《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第四、五两章。 读到书中...

  •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1

    #海底两万里#【伙伴共读第164天】 今晚读刘称莲著《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第一章。希望学习做一个称职的家长...

  • 说“我爱你”

    我最近参加儿子学校组织的“共读共享”学习营。本周任务是读《陪孩子走过青春期》这本书后写阅读心得,并且对孩子说:“我...

  • 陪孩子成长的三要素

    最近有幸一口气看完刘称莲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仿佛重走了自...

  • 读《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昨天晚上网上买的书《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回来了,学生从快递站帮我取回来,我拆封,抚摸,看封面,查纸质,很是满意。 ...

  • 读《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摘记

    持续分享第624天2019--4-26周五 一位老师不仅要教知识,还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孩子的自信心被激发起来,...

  • 读《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有感

    因小孩在小学读书,前几天读了《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被刘称莲老师育子经验感动,父母深沉的爱转化成教养的智慧,书中每一...

  •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读感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的作者刘称莲是从事十几年中学教师工作,后来从事家庭教育工作多年,积累了非常多经验,给迷茫的、...

  • 放手的爱,进退有度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读书会第八场 今天是《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读书会的最后一场,妈妈们都说时间过得可真快,竟然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早上共读《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之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qm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