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学习后期的童鞋在接触调色的时候,多半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没有预先调色的思路,总是东调调、西调调,接着陷入以下的恶性循环模式:
嗯,这样感觉不错;呀,转成这样的效果好像更好!
投身了无数次调色“实验”后,等待着优秀的成果:运气差的话,基本惨不忍睹,自己都看不下去;运气好的话,调出了大神级的色调,发布到社交网站上博取爆赞。高兴之余时,收到了仰慕者这样的消息:
大神,求调色教程!!!(仰慕的表情)
于是乎,故作高冷:独门秘方,恕不外传。(此时你心里估计是一万只草泥马奔过~)
为了避免这些“惨案”的发生,非常有必要学习相关的色彩搭配原则。色彩搭配原则虽然不是100%的金科玉律,但对于理解色彩、学习调色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 色相自然 |
色相自然,即调色时应当依据自然现象真实存在的色彩。举个简单的栗子,人脸的肤色是白里透红的(黑人除外),我们不能把脸调成绿色的(电影《变相怪杰》除外),这是违背大自然现象的。
以下图为例,泸沽湖大落水码头的女神山景色,拍摄的时候大概是下午4点左右,日落还没有到来,天空还是保持蓝色的基调。而粉紫色的颜色只有在日落前出现,我们在术语上称为“维纳斯带”,故应当尊重当时的情景选择合适的色相。
| 适量的色相 |
无论是主色还是配色,色相都不宜过多,过多的色相会扰乱画面,造成无序、杂乱、冲突的画面。
夜晚灯红酒绿,繁华的夜市是一座城市兴盛的表现。但拍摄夜景照片会发现:整体色相居多,扰乱了整体秩序。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香港夜景。
如果我们统一下色相,将照片调整成黑金调,会发现画面整体得到了统一。相比起上图中花花绿绿的香港夜景,下图明显更能够突出低调的奢华感。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香港夜景。
| 色相搭配 |
色相搭配多半是很多童鞋最头痛的事,优秀的设计师、调色师都会将自己的调色秘籍转成“色卡”的形式。但多半情况下,我们也不能硬套这些法则,但如果仔细查看这些色卡间的秘密,无外乎以下几种搭配法则。
色卡
但在此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个新的色彩模式,RYB色环,即“红、黄、蓝”。RYB源于美术,用于颜料调色。颜料调色属于减色模型,精确的讲:美术三原色应该是CMY模型,但是艺术家们通过观察大自然的现象,结合人对色彩的心里感受,总结出了一套新的RYB色环,用于艺术创作。
自然界红色(日出日落)和蓝色(蓝天)是常见的,而品红色和红色、青色和蓝色是相邻色,故CMY演变成了RYB用于艺术调色。
学过设计、画画的童鞋应该知道,以下色环也称作十二色环,一共有12种颜色。其中“红、黄、蓝”是三原色,红黄蓝两两叠加,形成了“橙、绿、紫”三种二次色,三原色与二次色两两叠加得到如下“红橙、黄绿”等颜色。
如果依次类推,色彩间不断地叠加,12色环就变成24色环,24色环变成48色环。随着色相数量不断增加,相邻色过渡会非常细腻、自然,互补色也出现了多种组合,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色相搭配的几种案例。
关于RGB和RYB的区别:
RGB是光的三原色,适用于后期操作,属于科学色环;RYB是大自然的三原色,用于艺术调色,属于艺术色环。
说到底:科学和艺术相结合才是最优秀的作品。
1
· 相邻色 ·
相邻色系,整体画面色彩过渡会非常自然细腻。在色环上,我们把30°间的色彩称为相邻色。
如下图,我在重庆武隆县“地缝”景区的一张自拍,深邃的洞穴里长满各种青苔,喝着远处的喀斯特地貌上的植被。后期采用相似色的色彩搭配,黄色、黄绿色、绿色三种相邻色让画面过渡细腻、融洽。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武隆“地缝”。2
· 互补色 ·
当两种色彩夹角为180°时,我们把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互补色搭配,能够很好地突出画面的主体。
如下图,敦煌鸣沙山下与猎户座星座的浪漫邂逅,后期强化蓝紫色和黄橙色这对互补色,将星空的深邃、浪漫表现出来的同时,也提炼出黄沙的质感。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邂逅猎户座。
3
· 分离补色 ·
分离补色,其实是互补色的一个分支,把一对互补色其中一组颜色再次拆分成两个相邻色。
下面这张图,绿色和黄色的墙壁,对应着门后红橙色的大理门,形成了良好的分离补色搭配关系。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大理。
4
· 冷暖色 ·
冷暖色,归结于人们的日常感知,人们在阴影的地方会感觉发凉发冷,在有阳光的地方感受到温暖。于是乎,艺术家将RYB色环分成了冷暖色系,用于艺术创作中去。
如下图,在窗边拍摄的一杯茶,伴随着暖暖的阳光洒进来,后期高光处加入暖色系橙色,阴影处(右下角)的墙壁我加入冷色系绿色,冷暖对比下,给人一种午后悠闲的慢时光感受。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午后。
依据画面色彩数量划分,会出现以下四种色系。
1
· 同色系 ·
同色系,即画面只有一种颜色作为主基调。同色系的照片出彩的秘籍在于本身丰富的影调,去呈现照片中的层次和对比。
如下图,我在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拍摄的一张照片(注意不是黑白照哦~),后期以极低饱和度的蓝色作为画面色调,给照片增加了庄严、肃穆的氛围。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肃穆。
同色系非常常见,因为极端情况就是黑白灰照片。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以梦为马。
2
· 二分色系 ·
二分色系指色环中相隔的两种颜色组合在一起构成画面色调。
下图在是通往西藏纳木错圣湖路上的群山,云彩、雪的金黄和天空、山峰阴影的蓝色构成了画面的色调。典型的日照金山案例多半是二分色系。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流金岁月。3
· 三分色系 ·
三分色系的将三等分的颜色组合在一起,这样的色彩能够极大地丰富画面的色调。
如下图,通往大理火车上的风景,天空的蓝色、稻田的绿色、窗台的棕红色,三种色彩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色调。
Tips:后期处理时需注意,自然界中的色系会扩展为邻近的颜色,以红色来说,可能会拓展为深红、浅红等,此时三分色系的概念会变得相对模糊。
Wilson_金龙 / 摄 iPhone 6。列车往事。
4
· 四分色系 ·
四分色系是由两组互补色色系构成的。
下图武功山傍晚云海和日落交汇的一幕,画面中,蓝色的天空和金黄色的云层形成一组互补色,翠绿的山峦和染红的云海形成另一组互补色,四分色系大大的丰富了画面的色调。
Wilson_金龙 / 摄 iPhone 6。交汇。
| 明度和饱和度 |
前面讲的都是关于色相的内容,现在来谈谈色彩的另外两个属性:明度、饱和度。
高明度的色彩基调,照片画面会显得清新、明快,给人向上的感觉。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牵手。
宫崎骏每一部暖系作品都少不了高明度的色彩处理。
宫崎骏作品《千与千寻》
低明度的色彩基调,通常也配合低饱和度,这样的照片画面显得深沉、压抑、严肃等。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天路。
饱和度是很多初学者学习后期的一个误区,基本上调色上来就增加画面的饱和度,造成整体画面十分花哨、杂乱。相较之下,低饱和度的作品反而更加耐看,极端的情况就是黑白照片。
饱和度和明度给人的感觉是相对的,让一个物体看起来更鲜艳,不一定要增加其饱和度和明度,还可以通过降低周边环境的饱和度和明度。
下图是我在泸沽湖女神山上拍摄的一张照片,后期保留原片拍摄时远处的雾化效果,降低蓝天的饱和度,不仅增加了照片中的层次,还很好地突出泸沽湖如天堂般的仙境圣景。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泸沽湖。
通常情况下,高饱和度的色彩氛围,应当减少画面中的色相。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沧海桑田。
整体低饱和度的作品,可以适量增加色相为照片添加趣味。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湖边。
| 主色与配色 |
主色和配色是构成画面色调的两个因素,其中主色调指的是画面中占大面积色彩的色彩倾向。
主色调通常以两种色彩居多,既不单调,也不冲突。单色调作为主色调,多半需要构图和硬调去完善画面;三种颜色以上的主色调,需要摄影师极强的功力去权衡画面的稳重,达到最佳效果。
如下图,在武功山云海抓拍的一幕,画面整体主色调为两个:红橙色和墨绿色,被照亮的云海层次分明,与众人相比起来,显得云海之庞大壮观,犹如众神之巅。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众神之巅。
“主”字虽然占据画面中的主导作用,但也可能是衬托主体的配角。相反,少量的色彩可能会给画面带来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下图,画面的主色调是阴影处大面积的暗蓝色,但金黄色的配色却点缀了这张照片的主体——日照金山。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日照金山。
| 色彩中的情感表现 |
在长期的自然感知下,人们逐渐产生了色彩的倾向性。看到橙色,就会想到暖暖的太阳,辛勤的劳作,稍纵即逝的日落……橙色也因此代言了“温暖、阳光、积极、向上”的名词。
正因为如此,色彩多了一门学问:色彩心理学。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代言的“品牌”。
1、红色:热情、活泼、激情、喜庆
2、橙色:阳光、温暖、快乐、甜蜜
3、蓝色:轻快、自由、安静、忧郁、深邃
4、绿色:清新、希望、安全、平静、舒适
5、紫色:神秘、高贵、浪漫、梦幻
6、黑色:深沉、庄重、沉虑、稳重
7、灰色:高雅、简素、简朴
8、白色:明快、无瑕、冰雪、圣洁
9、粉色:温馨、娇嫩、青春、明快、甜美、华丽、典雅
10、黄色:活泼、尊贵、优雅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色彩的倾向去表达作品的情感。
如下图,湖中长出的一颗桃树,引发了无数的游客慕名而来,虽然外界喧嚣荏苒,但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期为了强化宁静、舒适、圣洁的桃花,特地加入绿色作为背景色调,给人宁静、安逸的氛围;白色给人无暇、圣洁的美好,于是提高桃花树亮度、降低饱和度,使桃花颜色贴近白色,以彰显圣洁之美。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十里桃花。
| 艺术化调色 |
最后我们来聊聊颇受争议的艺术化调色。
艺术化调色分很多种,但这里就谈论两种:艺术派调色和电影级调色。
1
· 艺术派调色 ·
艺术派,野性的调色。通常会出现一些颜色失控、高饱和色彩等等,因此让人捉摸不透,造成了似乎高饱和、胡乱涂鸦就是一种艺术的假象。
但根据色彩心理倾向来解释,就会变得相对简单。因为艺术派调色多数是对色彩的一种把控度,而艺术家则是通过加强、弱化或失控某种色彩来表达情感。
以著名的梵高作品《星夜》为例:
梵高《星夜》
油画中的主色调蓝色代表不开心、阴沉的感觉。很粗的笔触代表忧愁。画中景象是一个望出窗外的景象。画中的树是柏树,但画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云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纹理像涡状星系,并伴随众多星点,而月亮则是以昏黄的月蚀形式出现。整幅画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线条绘画,表现出一种宁静;但与上部粗犷弯曲的线条却产生强烈的对比,在这种高度夸张变形和强烈视觉对比中体现出了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摘自http://www.lingganjia.com/view/100136.htm
可见,色彩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
Lab就是一种实现艺术派调色的方法,我们在《想调出电影级色调?!先从色彩知识学起~》一文里面提到,这里就不再复述了。
下图就是通过Lab调色得到的成片,调这张片子的时候,看着亭子和远处的高楼大厦,给我一种穿越感。城市化在不断地扩大,历史的遗迹慢慢地退出了舞台,夕阳西下,仍不失当时的辉煌雄风。为了更进一步的表达这种情感,加强色彩力度,以表达对盛世时代的缅怀。
Wilson_金龙 / 摄 Canon 70D。梦醒时分。
Tips:尝试去感受下一些颜色的失控,对于画面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拓宽一些新的调色观念。
2
· 电影级调色 ·
电影级调色其实也不是基于上面提到的“色相自然”这一点来说的,调色的手法多半是为了渲染当时场景的氛围,为主体服务的。
但十分支持从电影里学习调色内容,对于调色是一个大帮助。(篇幅有限,我们日后将通过一些经典的电影调色进行分析和学习~)
《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电影剧照
简单的电影调色方法:将Raw转换成Log格式,再导入3D LUT来实现电影级调色效果。(详细内容参考下面视频《李涛说后期之电影色调》)
当初看《藏地密码》的时候,冥河地下海章节,卓木强巴带着队员们寻找传说中的“香巴拉”王国,过程十分惊险曲折。为了致敬这部神作,我通过后期合成了这张照片,同时采用电影调色手法,塑造现场的惊险动魄。
Wilson_金龙 / 合成。《藏地密码》冥河地下海想象图。| 总结 |
1.自然界中颜色情况十分复杂、混乱,而色彩法则是帮助我们通过后期去除或统一一些杂色,从而使画面颜色更加和谐。
2.色彩倾向性能够渲染氛围,加强情感表现力,但终究要为主体服务。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