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一个特质,大概就是急于展现自己,表达自己,想让自己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急切的想让别人认同自己,觉得只有别人认同了,自己的人生才有意义,别人的目光,比自己内心的想法更重要。在这种内心欲望的驱使下,某些东西就会变质,和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离得越来越远,直到,再也看不到最初的自己。
去年运动会的时候,我们学校一个外国学生在跑步的时候晕倒,我跑过去扶他,后来他的同伴把他扶走,我回过头,一堆中国学生站在那里,无动于衷,裁判甚至禁止他们上前,当时我很愤懑,向周围的同学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甚至谴责裁判的行为,他不该阻止中国学生去扶留学生,他这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直到他们每个人都有羞愧之色,表示认同我的观点,并说以后不会再这样了,我才收起自己咄咄逼人的话语。当时的自己,让身边的人难堪。我并没有觉得那样做有什么不妥,我觉得自己是正确的,而且,得到别人的认同,成为别人眼中善良的自己,会让我内心感到快乐。
直到现在,看了柴静老师的《看见》,我才开始反省自己,我去扶了他,是一种本能,他们没有去,也是一种本能,大家都有自己对道德的思考,而我,不应该把自己的道德观念强加在别人身上,甚至站在自己的道德层面上去谴责别人,并且我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让自己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现在我似乎明白,我仅能代表自己,不管好的坏的,我所拥有的只是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看见》里面有一句话,这个世上本就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只有好的事与坏的事。不能因为一个人做了坏事就单纯的说他是坏人,也许他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每个人内心渴望的东西不同,就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每个人,用农村的一句话来说,手指头伸出来都有长短,你怎么能要求每个人都一样。
我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每次和同伴争论什么,一定要争到别人认可我才善罢甘休,不管别人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我必须听到赞同的话才肯停止。以前我一直觉得没有问题,我说的有理有据,每一句话都能找出论点,反而是别人哑口无言,所以,我有什么问题呢?
我们争论,是因为我们对同一件事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别人不再和我争论下去,是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就好,没有必要让身边的人难堪,我太晚明白这一点,也许因为这个错过了可以成为朋友的人也不自知。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急切的渴望别人认同自己。
我有一个同学,大二的时候认识的她。她很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能是受家庭的熏陶,她的观点多有点消极。我们经常会因为某些和自己无关的事争论,而且在我看来这些话题还是有点深度的,比如,公务员制度,人性的善恶之类的,往往都是两人面红耳赤的争论,争到最后还是没有一个结果就各自不说话,她犀利的话语某些时候会让我感到难堪,渐渐的我体会到当我让别人难堪的时候,他们内心的感受。自此之后我便开始收敛自己对于某件事只表达自己的看法,不会再和别人争论,非要说到别人认同。
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也有认同或不认同别人的权利,在言语上胜人一筹,内心的快感是暂时的,但性格上的犀利,言语上的咄咄逼人,会养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会因此失去身边的朋友。
闺蜜经常对我说,“你活的太激进,也太累了。”我不理解,她说,“你渴望所有人都认同你,所以你才努力,如果有一天,没有了别人的目光,你还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吗?”
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小时候,父母经常用隔壁家的小孩教育我,她们懂事,听话,学习成绩好,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同,所以我努力学习。随着年龄大一点,虽然有了自己的是非观,但是老师对优秀学生的表扬时刻都在刺激着我,我渴望成为那个被表扬的人,所以每做一件事都是为了讨老师欢心,不是因为自己想做。当我终于感觉到累的时候,我已经在别人的目光中无法自拔,我渴望成为别人眼中的那个自己,而不是自己想做的那个自己,我与心中的那个我,渐行渐远。
后来我在很多书上看到关于人性的这个弱点的解释,和我们小时候所处的环境有关。因为有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我们总是不被认同,那个被认同的人,总是别人家的小孩,其实这是一种心理阴影,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便开始尝试着改变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看书,旅行,与人交流,我意识到到自己可以以另一种姿态活着,不必羡慕别人,不必在意他们的眼光,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就会看到不一样自己,只为自己而活,与别人无关。
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云亦云,这让很多人都无法认真去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所以很多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很迷茫找不到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其实很简单,觉得前途迷茫,你只要关闭自己的听觉,只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把自己的想法剥丝抽茧,最后裸露在内心深处的那个,就是你最想做的事。不必为难,不必在意,坦诚的面对真实的自己。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不必急于展现自己,学会在漫长岁月中沉淀自己,才会收获你想要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