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天空之城悅己临摹与创作
【心畫】人間詞話·卷下<86>·清·王國維

【心畫】人間詞話·卷下<86>·清·王國維

作者: 半暇 | 来源:发表于2019-06-12 05:22 被阅读33次

半暇·得半日清閑,抵十年塵夢

【臨硯】

【原文】

稼軒《賀新郎》詞:“柳暗淩波路。送春歸猛風暴雨,壹番新綠。”①又《定風波》詞:“從此酒酣明月夜。耳熱。”②“綠”、“熱”二字,皆作上去用。與韓玉③《東浦詞·賀新郎》以“玉”、“曲”葉“註”、“女”④,《蔔算子》以“夜”、“謝”葉“食”、“月”⑤,已開北曲四聲通押之祖。

【註釋】

①“柳暗”三句:出自南宋詞人辛棄疾《賀新郎》:“柳暗淩波路。送春歸猛風暴雨,壹番新綠。千裏瀟湘葡萄漲,人解扁舟欲去。又檣燕留人相語。艇子飛來生塵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波似箭,催鳴櫓。黃陵祠下山無數。聽湘娥、泠泠曲罷,為誰情苦。行到東吳春已暮。正江闊潮平穩渡。望金雀觚棱翔舞。前度劉郎今重到,問玄都千樹花存否。愁為倩,麽弦訴。”

②“從此”二句:出自南宋詞人辛棄疾《定風波·自和》:“金印累累佩陸離。河梁更賦斷腸詩。莫擁旌旗真個去。何處。玉堂元自要論思。且約風流三學士。同醉。春風看試幾槍旗。從此酒酣明月夜。耳熱。那邊應是說儂時。”

③韓玉:字溫甫,本金國人,南宋詞人。與辛棄疾等多有唱和,其生活年代應相近。著有《東浦詞》壹卷。

④以“玉”、“曲”葉“註”、“女”:參見南宋詞人韓玉《賀新郎·詠水仙》:“綽約人如玉。試新妝嬌黃半綠,漢宮勻註。倚傍小欄閑凝佇,翠帶風前似舞。記洛浦當年儔侶。羅襪生塵香冉冉,料征鴻微步淩波女。驚夢斷,楚江曲。春工若見應為主。忍教都、閑亭笛管,冷風淒雨。待把此花都折取,和淚連香寄與。須信到離情如許。煙水茫茫斜照裏,是騷人九辨招魂處。千古恨,與誰語。”

⑤以“夜”、“謝”葉“食”、“月”:參見南宋詞人韓玉《蔔算子》:“楊柳綠成陰,初過寒食節。門掩金鋪獨自眠,哪更逢寒夜。強起立東風,慘慘梨花謝。何事王孫不早歸,寂寞秋千月。”按照韻腳,“食”應作“節”。

【譯文】

辛棄疾《賀新郎》詞:“柳暗淩波路。送春歸猛風暴雨,壹番新綠。”又,《定風波》詞:“從此酒酣明月夜,耳熱。”“綠”、“熱”二字,皆作上聲去聲用,與韓玉《東浦詞·賀新郎》以“玉”、“曲”葉韻“註”、“女”,《蔔算子》以“夜”、“謝”葉韻“食”、“月”,已經開創了北曲四聲通押的先例。

【評析】

此則以若幹宋詞之例,說明詞律之寬。四聲通押是元代散曲的慣例,由於散曲多承宋詞而來,所以這種四聲通押也可以在宋詞中找到例證。王國維列舉了辛棄疾《賀新郎》、《定風波》,韓玉《賀新郎》、《蔔算子》等例,具體說明了四聲通押的情況。辛棄疾、韓玉之詞乃是屬於入聲與上、去通押,因為辛棄疾詞中的“綠”、“熱”,韓玉詞中的“玉”、“曲”、“節”、“月”等字,都屬入聲。而北曲中“入派三聲”已是通例。其實後來王國維在為敦煌發現的《雲謠集》而寫的跋文中,也再次強調了詞律本寬的事實。王國維當是以此來說明詞與曲在文體嬗變中的若幹承傳痕跡。不過,僅憑這些例子,還不足以完全說明宋詞的詞律之寬,宋人明辨四聲之例與王國維所舉四聲通押之例相比,仍是占著絕大的比例。

註:以上均轉載自易文言網。

半暇·悦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畫】人間詞話·卷下<86>·清·王國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iq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