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诗词中国古体诗词闲话古诗词
征诗令:我心中的端午情怀,我眼中的民族力量

征诗令:我心中的端午情怀,我眼中的民族力量

作者: 诗词轩 | 来源:发表于2018-06-15 09:43 被阅读120次

    再过三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一边吃着香糯美味的粽子,一边听长辈讲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儿女,又将这一传统一一复述给孩子。在此期间,我们以共同的信仰,演绎着各自的精彩。

    今天,诗词轩诚邀大家以诗词歌赋的文学方式,将自己的端午情怀讲给大家听。请大家以跟帖回复的方式,在本文文末留下您的诗词、诗歌等体裁的作品。

    端午节当天,我们再整理刊发作品,一起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在动笔前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端午节各自传说、习俗、诗词吧。

    端午习俗

    五月初五,端午节

    赛龙舟,

    食粽子,

    配香囊,

    涂雄黄药酒。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迎接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端午的习俗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之季度,从这一天必不可少的祛病防疫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从春秋战国至今,端午节已在民间传承两千多年。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包粽子、划龙船是普遍习俗。

    粽子的来历

    粽子又称“角黍”、“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爱国诗人屈原。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当然也有其他的说法,地方不同,传闻的也就不同 

    赛龙舟的来历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端午诗选

    1

    五月五日

    作者: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2

    乙卯重五诗

    作者: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3

    和端午

    作者: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4

    已酉端午

    作者: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5

    午日观竞渡

    作者: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6

    午日处州禁竞渡

    作者: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7

    端午

    作者: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8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作者: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9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作者: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词选

    10

    澡兰香·淮安重午

    作者: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11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作者: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12

    贺新郎·端午

    作者: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13

    南乡子·端午

    作者: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14

    减字木兰花·竞渡

    作者: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5

    浣溪沙·端午

    作者: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6

    小重山·端午

    作者: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荐读

    ☞ 名家教你写诗词(24集视频讲义)

    ☞诗词写作指导文章300篇

    诗词轩

    诗词爱好者的乐园

    来,一起留言,赋诗探讨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星辰大海游然客:端午咏屈原
        屈放三千心未折
        平居一二问漫生
        书篇佩玉行孤影
        颂桔吟兰吐片声
        叩宇添愁尤意苦
        趋流洁白更身清
        端阳竞渡声声震
        正则忠魂渐渐萦

      本文标题:征诗令:我心中的端午情怀,我眼中的民族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jp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