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完的这个暑假,我一个人去日本京都旅行。
虽说之前就很喜欢京都,但这趟旅程,还是被一些东西深深震撼到了。
1、超强的模仿能力和保留能力
去京都之前,是知道那里有很多古寺庙的,但是去了之后才知道,居然有那么多,让我想起我国古代的诗词“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每坐几站公交车,就能看到一个大大的寺庙,而每走几百米,就能看到一个小小的神龛。寺庙各式各样,神奇的如稻荷神社,成百上千的大红门柱曲折蜿蜒在山上延伸出一条道路,一直抵达山上供人祭拜的鸟龛;宏伟的如金阁寺,在水上建起四层金光闪闪的庙宇;清丽如银阁寺,与松柏庭园交相辉映,让人想到雪后初霁的宁静;壮美如清水寺,高耸入云的寺庙旁是群山环绕。神龛也是很可爱,有的挂满纸灯笼,有的旁边摆放着小动物的雕塑,供奉的好多都像是《夏目友人帐》里的神兽,又呆萌又严肃。
但是整个京都城,都是完全模仿唐朝时候的长安建设的。很多的寺庙,也都是模仿我们的古寺。对比而言,我们国家经历了文革与自然灾害,遗留下来的寺庙少之又少。反而是京都,靠着强大的模仿能力建设,同时又尽其所能地进行保存。因此,现在我们国家并不多见的古迹,在那里却能随处可见。
这给我一个很大的启示。原来的我,不论工作中的创意,还是写文章的内容,抑或生活中其他要准备的方方面面,都要完全是自己思考出来的才行,所以每次准备,都是一个人苦思冥想,即使是搜集了别人同主题的内容,也不甘心在模仿的基础上改进,而是一定要完全创造出新意,搞得跟发明创造似的,所以效率极低,而且留给自己事前练习的时间自然也很少。而现在,我发现在输入的基础上去输出,反而是一个好的循环。也就是先看看前人在某方面都做过哪些研究,出过什么内容,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去吸收和创新。我最近都试着以这个思路去做事,发现不但准备内容的效率更高了,而且因为留给自己练习的时间更长了,效果反倒比原来好了太多。
清水寺2、匠人匠心
日本盛产匠人,尤其是在京都这样的古都,随处可见几个世代传承下来的老店。有一天,我在午后的小街上骑着自行车溜达,发现一个卖和果子的小店,叫日出和果子本店,本店的意思就是老店。走进去,屋里招待客户的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妇,里面卖的食品,一个个地摆放在精美的盘子里,个个精致,种类多样的和果子,有红豆的、绿豆的、黑豆的,有粉色的、青团色的、乳白色的,有圆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各个小巧,但一看就是用心的手工,让人不舍得咬下。还有羊羹,我记得这种食物是我四五岁以前能吃到的,切成一条一条的,吃起来甜甜的,糯糯的,但是如果不是在日本再吃到,我都已经忘了它的存在。我买下两个和果子和一块羊羹品尝,老妇人把它们轻轻放到小碟子里,又倒了一杯冰水泡的绿茶给我,作为饮食时的搭配,她温柔地向我打了招呼,之后就施施然回里屋吃饭去了。
宁静的夏日午后,宁静的街道,宁静的老店,宁静的老妇人,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内心沉淀。
我们现在的生活,大家为了赚更多钱,为了更高的地位,为了所追求的一切,变成了快点、再快点的节奏,我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跟着时代大浪向前,却再找不到时间专注地将手头在做的事情打磨好,再没有耐心等待那些期待遇见品质的心灵与自己的作品相遇。而在京都,我又看到了这样踏实的日常与内心的笃定。也只有这种宁静劳作的工匠精神,才能在浮躁的现代社会带给我们内心的踏实和真诚吧。
3、温柔也是一种力量
之前只知道东方美这个词,却并没有多大的感受和触动,也可能北方人普遍豪爽,到了日本,却真真实实地有了体会。日本人,不论男女老少,说话都是温温柔柔的,声音都是细细小小的,尾音都是轻轻拖长的,通过言语间的温柔,也似乎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温和宁静呢。
细细想来,温柔其实也是一种力量。有人觉得必须要用嗓门、肌肉、力量来面对大千世界的大千面孔,才能应对自如,才不至于吃亏。但是首先,强者的温柔绝不等同于懦弱,而是温和而坚定,因此温柔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具有的一种特质,你只有被温柔对待过,才知道怎样不卑不亢地待人。其次,大多数的事,好好说话,都是能沟通好的,反而是强势的人,经常会遇见更强势的对手,这样让彼此的戾气越来越重,反而是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这样看来,温柔是不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呢?
日本旅行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但有很多东西在我心里发酵。对于我,每次旅行,并不只看看风景,更重要的,每次旅行都像是擦亮我心底水晶球的一个侧面一样,让我遇见尘封的未知的自己。看到另一种文化的值得学习的地方,点亮自己心里和它呼应的一面,让生活更加缤纷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