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8五分钟阅读(差点就捧不起来书)(晚十点半)
边界望乡
边界望乡(洛夫)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象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洛夫:古典诗意的当代转化(孙绍振《文学性演讲录》P257)
先记录我喜欢的几个部分: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最后的一把冷雾,照应开头“雾正升起”。落马洲尽管已经是香港离大陆最近的地方,可大陆迷迷蒙蒙,想看,看不清楚。
中间的“血脉贲张”最后却只得一掌冷雾,什么都得不到,更别提回去。
结尾很冷。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奇崛。一湾海峡挡不住翅膀的自由。
我正在望远镜里急寻,忽然视线被打断,内心也被打断。
白鹭乍飞,大惊,飞至深圳,更惊,旋即折回,我却不能这样自由来去,除了惊还有对自己的可怜吧。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远山居然能飞,且还来撞我,奇。
画面感极强。
望远镜看东西是这样,拿起来调焦距,调着调着突然看到了目标。更别提是那日思夜想的家乡远山,突然撞进了眼睛里,没想到能看到的,就这么看到了。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虽在冷雾中,可我看大陆正看得内心激动,余光中,你怎么问我冷不冷。
你才冷呢!看到日思夜想的故乡,你怎能无动于衷?
孙绍振分析要点摘录:
“杜鹃啼血”:不如归去,是古典的诗意(西厢记)。洛夫写“咯血”,现代医学术语。感情的痛变成了生理的病。咯血与病了,病了呼应。
鹧鸪蹄声:行不得也,哥哥。与不如归去呼应。鹧鸪却以火发音,这样粗旷的语言与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古典优雅情调是有点冲突的。
火、血脉贲张,是现代诗歌甚至是浪漫主义的常见意象。与古典的呼应链接是潜隐的不同,洛夫话语的当代性是在语言的表层的。
冷还是不冷,日常语言,散文意味,潜隐链断裂。但从章法上讲,是一种反差,一种张力,益发突出了“内伤”隐痛之深,不足为外人道也。
余光中倾向于审美情感,洛夫倾向于审智。审智比起审美来,更富于才智的挑战性,更需要超越和颠覆现成话语的才能。这种挑战,不仅是对内心,而且是对语言。
洛夫的语言成分是丰富的,古典诗语的现代转化,现代诗语与古典诗意在潜在层次中的密合,现代日常口语和古典诗歌语言、现代诗歌语言在表层语义反差和呼应中的统一。其反差之大,其密合之严,都为现代汉诗开拓了一片崭新的想象的天地。
洛夫想象和联想的途径太曲折了,我们这里所举的还是比较明朗的,如果读他的《石室之死亡》,那是名副其实的晦涩,可能你们绝大多数读了会觉得一头雾水。不是瞧不起你们,事实如此。
读后感
看完孙爷爷的赏析,感觉自己只读懂了字面意思——乡愁。几处喜欢的部分都是表达乡愁,而且是直白表达的,带了些横冲直撞的妙意。
孙爷爷分析的则是语言、意象内涵的前后勾连,在现代诗歌上的特殊。
我要再读读。
这首诗我很喜欢。没看分析就很喜欢了。
23:4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