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从未经历过的大时代已经来临
幸运的是,你我有幸见证历史
不幸的是,我们要亲身经历
过去能否照进现实?
有没有这样一些文字
愿意倾听社会底层的细语
为我们保留一个时代落幕前后的声音
张岱的《陶庵梦忆》
记录了很多明代的生活、消费、时尚和文化
以及世道人心
某种程度上
也刻画出了盛世衰败的轨迹
崇祯二年
距离明朝灭亡还有十五年
中秋后一日
张岱乘船从镇江前往兖州
在太阳落山之际
船正停靠江边休息
“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
露气吸之,噀天为白”
月光泼洒在江面
水汽蒸腾于半空
光与雾交缠缭绕的景象
让张岱惊喜万分
决定顺道拜访金山寺
金山寺的名气
大约源自两件事:
建炎四年,梁红玉帮老公“击鼓战金山”
见鬼四年,白娘子救老公“水漫金山”
不要惹女人生气
她们急了连少数族裔和宗教人士都敢打
根本不把“政治正确”放在眼里
金山寺两次高光时刻
皆与女人溺爱老公……(乱讲)
皆与水战有关
问题是
张岱到了金山寺已是二更时分
差不多晚上九点以后
哪一间寺庙会开这么晚?
996卷到这会儿也下班了
寺庙又不是文青书店或网红餐厅
越夜越美腻
一群人排着队打卡拍照发圈儿
证明自己来过别人渴望前往的空间
金山寺龙王堂
漆黑寂静
四处无人
月光照在林中
又与刚才江面上的景况不同
犹如残雪一般
张岱应该会想:
“月光下竟有两种美丽…...
等下我要干一票大事”
按常理
一般游客进入佛门清净之地会保持安静
夜深人静更该想到里面的僧人正在休息
不打扰是最基本的礼貌
但身为富五代的张岱不是一般游客
他决定把龙王堂变成LIVE HOUSE
来一场热闹的戏剧表演
有钱就任性
没钱才认命
身边随时跟着一批演员、乐队、服化道老师
对张岱而言是件很正常的事
金山寺见证过战场的杀伐
生命的凋零在佛陀眼中
只不过是日常代谢
人生如戏
这个安静的夜里
张岱决定让时空回到过去
重演韩世忠击退金兵的故事
戏亦如人生
戏台上的角色唤醒沉睡的历史记忆
将张岱拉进曾经战胜异族的情感抚慰里
景物依旧,人事已非
张岱记录这一次《金山夜戏》的时候
已经是一位失去国家的遗民
所有的明亮皆隐没在黑暗
所有的快乐皆埋葬于悲哀
金山寺摆戏时张岱扬眉瞬目
更显得此刻的自己没落惆怅
他在《西湖梦寻·自序》中提到: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
持问佛前,一一忏悔”
写作是对于昔日的忏悔
同时也是对此刻的救赎
“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每一个字
都是沉重的罪与罚
金山夜戏锣鼓喧天、笙歌匝地
在僧人从睡眠中被吵醒的时候
张岱应该是得意的
就像博取眼球的网红播主
挑战不可越过的法律与道德底线
换得短暂的刺激与快感
心灵的腐烂与错误
往往同时发生
因此我们始终难以察觉自己的错误
更无法阻止腐烂
张岱看见老僧半睡半醒、疑神疑鬼
想要说话却又半张着嘴巴不敢出声
只能默默看着整件事开始、高潮
等待一场闹剧的落幕
他那时一定觉得:
“我会永远坐在主席台正中间”
然而
二十年转瞬即逝
写作《西湖寻梦》的时候
张岱应该有了相反的想法
面对人生
自己也不过是像老僧一样
只能旁观,无力参与
更别提改变了
国破家亡后
张岱遁逃至深山之中
想死却死不了
想活又活不好
已经没人愿意听见他细弱的悲鸣
顺带一提
在张岱年轻时的文章里
看不到丝毫对于弱势者的同情与不舍
只是冷眼旁观
正如现在的我们一样
冷眼旁观他人的痛苦
同时冷眼旁观国家的衰亡
到了晚年
张岱活在懊悔之中
认为今日之种种
皆是过去种下的恶果
“国破家亡,避迹山居
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
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
所有的完整与美好皆被破坏殆尽
只剩下残损衰败还遗留在自己身旁
张岱活着的时候
提前为自己写下了墓志铭
将自己人格的美好与丑陋都展现在众人面前
还提出了“七不可解”的内在冲突:
贵与贱,富与贫,文与武,尊与卑
强与弱,缓与急,智与愚
这些二元对立的价值观
不停拉扯着张岱的灵魂
他始终无法找到一个解释
无法厘清外在世界与内在心灵的混乱
究竟什么才是对的
什么又是错的
他害怕死亡
更害怕在死前无法与自己和解
张岱为自己挖了一个看不见的墓穴
安葬了一具面无表情的尸体
墓穴旁
站着一群不停说着抱歉的死魂灵
细看来
都是曾经冷眼旁观的自己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