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的时候,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2019年12月前实现收入过万。没想到还没过完3月,我的目标就提前实现了,兴奋伴随着激动。
不过这种感觉很快就被冲淡了,尤其是在我4月参加过赛男姐的财富读书会之后,在我接触到一些月收入6位数的人之后。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好像鸡舍里早睡早起下蛋勤的母鸡,误入高大上的丹顶鹤群。
除了感慨一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连在群里冒泡的勇气都没有。
之后,我咬咬牙又设定了更高的目标,关于写作、阅读、影响力和收入。
然而更高目标下是疲惫、焦虑、惶恐的我自己。
我调整了三四个月,慢慢理清了问题的源头,实现目标的突破点在于个人品牌建立。
可是怎么做,我还缺哪些资源,还需要提高什么能力……关于分步骤的计划,我几乎一无所知。
所以上周末,我叨扰了鱼哥2天,累积通话超过2个多小时。按照他899元/小时的咨询标准计算,这通咨询电话价值1800+元。
这么值钱的好东西,我也不能独享。
我希望以下5点也能造福于你~
01. 所谓时间“不够用”,不过是你“不会用”。
8月以来,我新接手了好多任务,其中还有一些我特别在意的,比如刚通过原创不久的头条号。
面对不同类型的工作,我总是感到时间不够用,或者说是精力不够用。
我所谓的“不够用”,倒不是任务清单里落下了一大堆,只不过我花心思做了A,分给B的时间和精力就相对较少。事情做是做了,但总觉得自己没用心,结果未达期待。
我跟鱼哥抱怨这件事的时候,他直接回复:“你来扬州一天,我盯着你干活,帮你算算每件事需要多长时间,重新给你做To do list!”
真狠,高中老师都没这么狠……
但他这句话让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工作模式,意识到很多工作本身花的时间并不多,真正消耗我的是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切换。
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一天要做的事情可能包括写稿子、排版公众号、剪辑视频、管理社群、准备分享稿……
不同类型的工作需要使用不同的能力,写作需要构思框架,排版需要审美能力,剪视频需要不断重复掐秒,管理社群需要社交能力,准备分享稿需要综合能力。
尽管我对各项能力的把控还不错,但却没有适应频繁切换的过程。比如泡完社群再去准备分享稿,我就需要很长时间来平稳情绪,摸索心流的状态。
但这些事都必须做,我该怎么办呢?
大道至简,那就是通过刻意练习来让自己适应。
而刻意练习的第一步,就是掌握每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第二步,是固定常规工作的时间段,让大脑适应这样的节奏。
02. 找牛人取经,特指在困扰你的领域里牛的人取经。
我们常常对牛人莫名崇拜,认为对方在方方面面都很厉害。实际上,术业有专攻,牛人只不过在自己熟悉的1~3个领域里比较厉害,在其他方面都是小白。
是的,小白。
哪怕他说的头头是道,实战起来,也是小白。
比如我在个人成长领域的写作方面还算专业,但你问我言情小说怎么写,我大脑基本上是空白的。
所以,请教别人的时候,别只看到对方响当当的名号,还得看看他的专业。
深深困恼你的那个问题,对方真的专业吗?他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
再进一步讲,请教别人的时候也要动动脑子,别把自己的问题转嫁到他人身上。不要上来就是一句“我最近很迷茫”,然后等着对方给你剖析真相。
取经之前除了要找到对的人,还要搞清楚困扰你的根源是什么,你想到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对自己的认知越精准,你取经的成果就越显著,如果是付费咨询,钱也不算白花。
03. 在社群里扩大影响力,除了活跃,还有创造价值。
最近微信里的社群太多了,超过百人的学习型社群至少有20个,其中高质量的也不下5个。
过去我一直有个癖好,就是自己参与度不高的社群,我会主动退掉,尽可能降低干扰,让自己处在一个信息不超负荷的社交环境中。
可是如今受限于工作性质,很多群又不可能退掉。再加上现在在做自媒体,还是要去不同的群里刷刷存在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联接一些潜在的合作资源。
看着那些几小时内就能输出来上千条聊天记录的群聊,我深感焦虑。
保持高频率活跃实在是太消耗时间了,难道就没有其他扩大影响力的方法吗?
有。
鱼哥告诉我,另一种扩大影响力的方式,简言之就是“话不在多,在精。”
用通俗一点的文字解释,就是利用我的优势,为他人创造价值。
比如行动营里的打卡方式是清单体写作,这件事我在行,但是很多写作零基础的小白却不可避免会遇到问题,例如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写出彩。
这时候,我就可以利用我的优势,在群里帮助大家解答写作方面的困惑。这么多消耗的时间不会太多,但也能扩大我的影响力,甚至比长时间低价值的浸泡更有影响力。
04. 欠缺资源的时候,就不要排斥任何合作机会。
最近我接触了一些陌生领域的合作机会,坦白讲,我的心里很忐忑,担心不能产出较高的价值,最后就变成了不过脑子的重复劳动。
对待这样的合作机会,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坚持还是放弃。
既觉得这或许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又担心自己做不出成绩,反倒浪费了很多时间。
鱼哥怼我,“这还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如果你能把时间统筹好,就不会这么困扰了。”
废话,如果我的时间够用,当然要抓住一切机会啊。
接着他又一语中的,“你现在最缺的就是资源,而资源这东西,鬼知道它会从哪里冒出来。既然如此,不如抓住你现在够得到的一切,多在大咖面前刷刷脸。”
这段话听起来不太靠谱对不对,有一点赌运气的感觉。但是有时候运气就像刮刮乐彩票,你真得不知道哪一张会中奖,只好花点力气把它们全都刮开看看。
再仔细想想,爱迪生改良灯丝尝试了1600多种材料,这个过程不也是再赌吗?
既然欠缺资源,就别排斥任何合作机会,挨个试一遍,搞不好哪个就成了。
05. 别找太厉害的人对标,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玩法。
昨天我揭了自己的短,跟鱼哥坦言:“讲实话,虽然你经常夸我写得好,最近很多人都说我写作能力强,但我自己真不这么觉得。在我眼里,能过关的文章总共就那么一两篇,其他的都像残次品。”
我没有谦虚,这是真话。
为了证实“我写的不好”这件事,我还列举了粥左罗等一票写作大咖。
说到最后,就连我自己都搞不清楚,我对自己究竟是要求太高,或者根本就是性格太自卑。
“姑娘,你不是写不好,你是没有牛X的经历,没接触过太多牛X的人。”写作人吐槽最为致命。
然而鱼哥又说,“关键是这些点都不是你一直埋头写作能练出来的,你要做出更多的成绩,才能会有更高层次的眼光。想要做到这些,你就得把眼前的资源盘活。”
大咖有大咖的盈利模式,刚上路的人也有自己的优势。
找牛人对标没毛病,但如果这使得你把标准定得太高,以至于限制了自己,就不如暂时放弃这种让你自卑的比对,先把自己这个层次的玩法学会,再一步一步进阶。
迷茫的时候找对牛人聊一聊,真得比自己瞎琢磨十天半个月更有效。
如果你也遇到了一些有关于个人成长的问题,可以找我聊聊,或许我能开导你。
记住前文说的,找到自己困惑的根源,再去跟别人讨教。
网友评论